CT 能谱成像在术前评估胃癌患者病理类型的临床价值

2020-03-28 07:29孙国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质黏液腺癌

孙国鹏

胃癌为临床发病率较高恶性肿瘤疾病,影像检查在对肿瘤分期明确及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医师对胃癌病理类型关注度较低,术前对组织病理学评估与预后、术式和综合评估相关[1]。所以,在对胃癌分期关注同时,需对有效评估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本研究围绕CT 能谱成像在术前评估胃癌患者病理类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希望对胃癌病理类型准确评估,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93 例胃癌患者。纳入标准[2]:①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②同意检测项目且临床资料完善患者;③进行CT 检查前,没有进行靶向或放化疗治疗患者;④耐受手术,肝肾、心肺功能正常患者;⑤病灶显示清楚,CT 图像中胃腔充盈良好患者;⑥年龄≥48 岁,良好依从性和配合检查患者。排除标准[3]:①不能耐受手术和病灶远处转移患者;②不能达到测量和诊断要求,较差图像质量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对对比剂不耐受,或CT 扫描禁忌证患者。患者中,男48 例,女45 例;年龄48~68 岁,平均年龄(58.1±3.4)岁;术后病理诊断:胃非黏液癌68 例,其中低分化腺癌34 例、高分化腺癌4 例、中分化腺癌30 例;胃黏液癌25 例,其中黏液腺癌9 例、印戒细胞癌16 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前3 d 禁止使用重金属药物,禁食禁饮8~12 h。检查前30 min 饮水1000 ml 左右,上床检查后再次服用200 ml。应用扫描仪(型号:GE Discovery CT750 HD)对患者扫描,旋转时间0.7 s,X 线管转速为56 mm/周,管电压140、80 kVp 瞬时(0.5 ms)切换,自动电流最高600 mA,螺距1.375。应用一次屏气螺旋对自膈顶部至双肾下极水平进行扫描。首先行常规平扫,之后应用GSI 模式进行扫描增强。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对碘佛醇(320 mgI/ml)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0 ml/kg,注射流率为2.0~2.5 ml/s,分别在注射28、55、120 s 后对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3 期增强图像获取。应用标准算法对图像重建为单光子图像,层间距和层厚均为1.25 mm。

1.2.2 图像分析 将3 期增强扫描薄层单能量图像向GE AW4.4 工作站导入,应用GSI Viewer 分析软件分析和观察。选择较好图像质量肿瘤最大层面对感兴趣区(ROI)勾画,水基图上和碘基图上病灶ROI 内相应水、碘浓度自动生成。同时,对ROI 勾划,对腹主动脉碘浓度测量,将其作为参照物,之后对各期病灶碘浓度增强后,将标准碘浓度定义为同期腹主动脉碘浓度比值。对病灶共进行3 次测量,对平均值选取,在测量过程中应对因气-液平面交界而产生伪影、坏死和钙化部位避开,并保证在3 期测量时ROI 为止、大小和形状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比较胃非黏液癌与胃黏液癌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的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②分析比较黏液腺癌与印绒细胞癌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的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③分析比较中高分化与低分化腺癌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的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非黏液癌与胃黏液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胃黏液癌患者静脉期、实质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均低于胃非黏液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非黏液癌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水浓度和动脉期碘浓度比、碘浓度与胃黏液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黏液腺癌与印绒细胞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黏液腺癌患者静脉期、实质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均低于印绒细胞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腺癌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水浓度和动脉期碘浓度比、碘浓度与印绒细胞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中高分化与低分化腺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中高分化腺癌患者静脉期、实质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均低于低分化腺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分化腺癌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水浓度和动脉期碘浓度比、碘浓度与低分化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胃非黏液癌与胃黏液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表1 胃非黏液癌与胃黏液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注:与胃非黏液癌比较,aP<0.05

表2 黏液腺癌与印绒细胞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表2 黏液腺癌与印绒细胞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注:与印绒细胞癌比较,aP<0.05

表3 中高分化与低分化腺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表3 中高分化与低分化腺癌患者水浓度、碘浓度、碘浓度比比较()

注:与低分化腺癌比较,aP<0.05

3 讨论

在对不同组织类型肿瘤分级和肿瘤类型评价方面,CT 能谱成像具有较广阔前景[4]。该研究选用水-碘-基物质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胃黏液癌患者静脉期、实质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均低于胃非黏液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非黏液癌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水浓度和动脉期碘浓度比、碘浓度与胃黏液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产生主要原因为肿瘤血管疏密紧密和肿瘤是否富含黏液成分。通过对胃黏液癌不同亚型分析表明,尽管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均为胃黏液癌,但与黏液腺癌比较,增强印戒细胞癌后获取的碘浓度更高[5]。

胃非黏液癌患者中分化程度不同具有不同碘浓度,且碘浓度会随分化程度降低不断升高[6,7]。黏液腺癌患者静脉期、实质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均低于印绒细胞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腺癌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水浓度和动脉期碘浓度比、碘浓度与印绒细胞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分化腺癌患者静脉期、实质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均低于低分化腺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分化腺癌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水浓度和动脉期碘浓度比、碘浓度与低分化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癌分化程度不同,会引起微血管密度和血供不同,使得碘基图对增强后碘浓度测量出现差异,且具有较差分化。曾有研究证实,肿瘤血管密度与CT 增强强化程度呈正相关性,与CT 的强化值比较而言,碘浓度可进行量化反映,对真实碘浓度进行客观准确反映[8]。上述特点均可对对比剂注射后胃癌不同病理类型反映,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组织血供与胃癌不同病理类型碘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9,10]。

综上所述,CT 能谱成像在胃癌患者术前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胃癌病理类型不同,碘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CT 能谱成像可对胃癌病理类型有效评估,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指导,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所以,在胃癌患者病理类型评估中,CT 能谱成像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实质黏液腺癌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