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2020-03-28 07:29梁嘉艳骆志红蒋俊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年龄段发育

梁嘉艳 骆志红 蒋俊琪

学龄前是儿童发育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学龄前儿童年龄范围为3~7 岁,因此这个阶段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对儿童未来的身体健康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2]。异常的营养状况,如营养过剩或者营养缺乏等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肥胖、营养不良、贫血、发育迟缓和超重等情况,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正常发育。超重的儿童还会降低其行动能力,对于思想发育的儿童还会影响其情绪,渐渐产生悲观、抑郁和自卑的心理,对儿童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营养并非单独存在,其存在于丰富多样的食物中,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于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期非常关键。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学龄前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大大减少,随之出现超重和肥胖情况。基于此,本文选取在本院接受体检的60 例学龄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营养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7 月 在本院接受体检的60 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35 例,女25 例;年龄最小3 岁,最大7 岁,平均年龄(5.71±1.22)岁;其中3~岁15 例、4~岁15 例、5~岁15 例、6~7 岁15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为学龄前儿童;②检查资料和一般资料完好无缺;③儿童以及家长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由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所批准。

1.2.2 排除标准 ①无父母或者监护人的儿童;②患有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儿童;③精神障碍且不能进行顺畅沟通的儿童;④代谢性疾病儿童;⑤佝偻病、心血管疾病儿童。

1.3 方法 ①身高与体重的检测:采用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身高、体重仪器进行检测,在测量身高时要指导儿童保持直立的姿势,将其鞋袜、帽子等衣物脱掉,测量出的身高值和体重值分别精确到0.1 cm 和0.1 kg;②饮食调查:通过分析儿童食堂每日各类食物的总消耗量并进行详细的记录,明确儿童的例数和调查的天数,用总消耗量除以例数和天数,则计算出每例儿童每天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3,4];③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所有儿童进行血液的采集,统一规定采集无名指,并采用专门的测定方法对每例儿童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是否出现贫血等营养不良的现象。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等情况。分析不同生长发育情况的儿童身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对儿童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贫血的诊断标准为HB<110 g/L,营养状况:以儿童身高标准体重作为基线值,>20%为肥胖,>50%为超重,>16%~20%为正常,<16%为消瘦[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 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 不同性别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n(%)]

表2 不同性别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n(%)]

2.3 不同生长发育情况下儿童的身高分析 正常营养状况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7.31±3.58)cm,肥胖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5.22±3.29)cm,超重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4.75±3.04)cm,消瘦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4.67±3.09)cm;肥胖、超重和消瘦儿童的平均身高均明显低于正常营养状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引发学龄前儿童不良发育状况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儿童身体因素等有关,随着我国居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大量的摄入导致儿童肥胖和超重等不良发育状况发生几率升高。根据我国大量临床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约有高达2.70%的学龄前儿童出现肥胖的现象[6]。同时还有不少儿童出现体重偏低的现象,因此家长应该予以重视,为孩子制定可续营养的饮食计划,平衡学龄前儿童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主要包括钙元素、铁和锌等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各种脂肪酸和氨基酸、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其次还要保证摄入食物营养元素的充足,儿童每日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应该符合其身体的需求[7-10]。

本次研究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营养状况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儿童营养的摄入没有达到标准的话则会引发低体重、贫血和发育迟缓等现象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从而使身高等指标达不到正常标准[11-16]。其次家长营养知识的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家长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搜集相关书籍和观看膳食搭配的视频来提高自身的水平。最后儿童挑食等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其身体的发育。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肥胖、超重、消瘦以及正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营养状况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7.31±3.58)cm,肥胖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5.22±3.29)cm,超重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4.75±3.04)cm,消瘦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04.67±3.09)cm;肥胖、超重和消瘦儿童的身高均明显低于正常营养状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重视,加强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和支持。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年龄段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