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

2020-03-28 07:30岳伟王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罗哌疼痛感卡因

岳伟 王伟

分娩是正常女性人生中必经的生理过程,分娩疼痛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疼痛非常剧烈,因此,许多产妇会因为害怕疼痛,对生产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加上周边环境刺激,导致子宫收缩或者宫颈口扩张,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会阴与软产道下部受挤压扩展增加疼痛感,引发精神衰竭,对产妇的休息产生严重影响,增加分娩痛苦,对此,临床经常会采用催眠法、穴位刺激法、音乐镇痛法、麻药注射法以及硬膜外麻醉法等方式进行镇痛,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1,2]。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均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麻醉药物,罗哌卡因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钠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阻断人体的神经兴奋和传导,其药物浓度决定了对人类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其中浓度达到0.2%发挥的感觉神经阻滞效果最佳,但是对于运动神经则几乎无任何阻滞作用;舒芬太尼则是一种高效阿片类镇痛药物,该药物可以选择性的将产妇的痛觉传导阻断,而使且运动神经不受到任何影响,用于产妇的分娩镇痛中效果十分理想[3,4]。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并将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60 例,将实施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30 例设为A 组,将实施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30 例设为B 组。A 组年龄21~38 岁,平均年龄(27.19±5.62)岁;体重54~79 kg,平均体重(67.29±5.64)kg;其中19 例为初产妇,11 例为经产妇。B 组年龄22~39 岁,平均年龄(28.25±6.04)岁;体重53~78 kg,平均体重(66.31±5.02)kg;其中16 例为初产妇,14 例为经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者身体健康,无病史,且孕周、体重以及胎儿情况正常;本次研究已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产妇及家属均已签字同意。

1.2 方法 全部入选产妇均于宫口开到2 cm 时送入术室,开展术前准备工作,对产妇开展麻醉手术,先开放静脉通道,取林格氏液注入,并给予常规的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取产妇左侧体位,于其L3~4腰椎间隙实施腰椎穿刺,产妇开始分娩后需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与疼痛情况,穿刺完成后,A 组取2%利多卡因3 ml 注入,后从头端穿过硬膜外导管大约3.5 cm,如注射后无异常,再经由导管取0.125%的盐酸罗哌卡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66)与0.5 g/ml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10 ml 注入,药物注射后严密观察产妇的情况,无异常后再次给药。B 组产妇则于硬膜外进行穿刺,确认脑脊液流出之后取舒芬太尼5 μg 以缓慢速度注入,由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约4 cm,之后取0.08%的盐酸罗哌卡因与0.4 g/ml 的舒芬太尼100 ml 经导管注入,6 ml/次,持续15 min,产妇宫口全开时停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VAS 评分法对两组产妇麻醉前、镇痛中、宫口开全时、会阴侧切时以及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进行评定,最高分10 分,得分越高表明产妇的疼痛程度越高。②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见效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 评分。分娩后采用Apgar 评分法评定新生儿情况,满意10 分,0~3 分中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8~10 分为无窒息。③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VAS 评分比较 麻醉前,两组产妇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镇痛中、宫口开全时、会阴侧切时、切口缝合时的VAS 评分均低于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镇痛见效时间、总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B 组产妇的镇痛见效时间(62.18±9.05)min、总产程时间(466.32±87.12)min 均短于A 组的(203.15±22.14)、(501.88±100.08)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B 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33%,低于A 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A 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产妇的镇痛见效时间、总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产妇的镇痛见效时间、总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注:与A 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分娩是女性生产必经的过程,分娩时产妇的子宫体会收缩,宫颈口、会阴部以及骨盆则会逐步扩张,这种现象的发生过程会引发非常剧烈的疼痛感,此外,分娩过程中胎头会对产妇的盆底产生强力压迫与频繁宫缩,均会使得产妇在产程中疼痛程度增加,此时,产妇的机体会大量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这种物质极容易导致产程时间延长,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等发生风险,因此,寻找一种可有效降低产妇产程中的疼痛感,促进产妇分娩顺利的镇痛方案,是改善产妇妊娠结局的关键,更是当前产科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5,6]。

分娩镇痛的主要目是为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同时缓解其对分娩的恐惧与产后疲倦,让产妇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当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其在宫口开全时,因为做好了足够准备,积攒了足够体力而有更多的力量完成分娩,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当前临床产科比较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案为硬膜外麻醉及腰硬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痛疼痛感,而且还能更好的保留盆底肌末梢神经对于胎儿头部的感觉,有效促进产妇分娩的顺利开展[7,8]。而腰硬联合麻醉方案的麻醉速度更快,同时还带有极强的阻滞效果,可以降低全脊椎麻醉方案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确保母婴双方的安全。而分娩过程中合理运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则可以让产妇随意的开展活动,使其腹肌收缩与子宫收缩均维持正常状态,让产妇的疼痛感得以有效缓解,进而精神得到完全的放松,不会再出现全身翻滚扭动的情况,让产妇可以更好的正确用力,使得宫口开放难度降低,进而更快的完成分娩。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双方的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罗哌疼痛感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