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疗效观察

2020-03-28 07:30张慧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皮疹

张慧丽

川崎病是由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儿科病症,其可导致机体出现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且常伴发急性皮疹、发热等典型症状,其中心血管病变尤为多见。川崎病给患儿心血管系统带来损伤,且该损伤具终生性,进而易引起患儿成年后出现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近年来川崎病于临床中关注度日益上升[1,2]。本研究选取本院川崎病患儿116 例,分组研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6 月~2018 年6 月川崎病患儿116 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8 例。参照组男31 例,女27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3.69±1.32)岁;病程0.5~5 年,平均病程(2.65±1.06)年。试验组男32 例,女26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3.72±1.29)岁;病程0.5~5 年,平均病程(2.71±0.96)年。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心脏彩超、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川崎病者;②患儿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持续发热时间>5 d 者;④颈部淋巴结肿大显著者;⑤患儿眼结膜、口腔黏膜明显充血、红肿者;⑥临床资料齐全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先天性免疫缺陷者;②治疗依从性差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阿司匹林溶肠片50 mg/(kg·d),口服,3 次/d,15 d后调整剂量为5 mg/(kg·d)。丙种球蛋白400 mg/(kg·d)+50 ml 注射用水,20 滴/min 静脉滴注,20 min 后患儿无异常反应,可放快滴速且≤3 ml/min,2 次/d,持续用药1 个月。

1.3.2 试验组 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治疗。阿司匹林溶肠片使用方法同参照组。丙种球蛋白2 g/(kg·d),使用方法同参照组,持续用药1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②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空腹抽取静脉血6 ml,采取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TNF-α、IL-6 水平。③观察对比两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黏膜充血红肿、发热等症状缓解,皮疹面积减少≥50%;有效:患儿黏膜充血红肿、发热等症状缓解,30%≤皮疹面积减少<50%;无效:与显效、有效标准不符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8、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试验组IL-8、TNF-α、IL-6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与参照组治疗1 个月后比较,aP<0.05

表3 两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体温异常上升、免疫功能异常、整体性血管炎等。当前其详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于婴幼儿中具较高发生率,有学者研究资料表明小儿川崎病发病原因与中性粒细胞存在高度相关性[3,4]。中性粒细胞于小儿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可见异常增多,且明显高出正常水平,其可导致患儿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引发血管损伤。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抗感染等治疗小儿川崎病。

阿司匹林溶肠片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可拮抗血小板聚集,发挥抗凝血功能,有助于降低血栓发生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作用快速、药效稳定[5]。丙种球蛋白属于机体血清中重要的免疫球蛋白,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常用药物,其可平衡机体免疫能力,通过抑制血液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受体活性,进而实现抑制血管表面组织产生变态免疫反应目的。有学者研究资料表明,丙种球蛋白可中和、缓解微生物毒素作用,抑制血管免疫反应,阻断细胞分泌毒素因子,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变态免疫反应[6]。但丙种球蛋白单独使用抗炎效果欠佳,通常临床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小儿川崎病,以实现抗炎、改善机体血供,促进血管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产生病变治疗目的。另有学者研究资料表明,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使用有助于协同作用,增进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而阿司匹林可抑制血栓素A2等合成反应,丙种球蛋白可有效抑制血管表面组织变态免疫反应,两者联合治疗小儿川崎病,可避免或很大程度上缓解机体冠脉组织损伤等不良情况发生[7]。

本研究评估结果提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川崎病患儿,疗效显著。川崎病急性发病期,血液中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活化异,大量释放IL-6、IL-8、TNF-α 等炎症因子,这些免疫活性物质、炎症因子相互作用,引发内皮细胞收缩、舒张功能障碍,重者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坏死,破坏内皮天然屏障功用。可促进患儿症状消失,改善患儿血清状况。

综上所述,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川崎病患儿,可促进患儿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消失及炎性指标改善,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皮疹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