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对于合理应用高血压药物的促进作用分析

2020-03-28 07:30王淑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频度本院处方

王淑霞

目前,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同时,各类降压药也不断涌入患者的视野之中,在降压药物使用中,药物类型不适宜、药物剂量不适宜、药物联合使用不适宜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随之不断增多,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高血压不合理用药的比例达到了40%左右[1]。本院领导始终强调药物的合理应用,严格遵循卫生部相关规定,设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对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干预,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2]。在此,本文对本院处方点评对于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抽取本院2017 年1 月1 日~2018 年12 月31 日的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并对其中高血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疗程、年度消耗量、年度消耗金额等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前十位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所得数据信息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 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高血压药物类别及其变化趋势 与2017 年比较,2018 年本院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在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均有所增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则有所降低。2017 年年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见表1。2018 年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见表2。

表2 2018 年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

2.2 用药频度前十变化情况 2017 年本院高血压用药前十的药物分别为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尼莫地平、赖诺普利、盐酸贝那普利、氢氯噻嗪、酒石酸美托洛尔;2018 年本院高血压用药前十的药物分别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坎地沙坦酯、马来酸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尼莫地平、氢氯噻嗪、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贝那普利。其中,依旧保持用药频度前十的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尼莫地平、氢氯噻嗪、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贝那普利。2017~2018 年赖诺普利的用药频度明显下降,坎地沙坦酯的用药频度明显上升。

2.3 联合用药情况 2017 年本院单用药物例数为4709 例,占比为44.1%;二联用药例数为4471 例,占比为41.9%;三联用药例数为1170 例,占比为11.0%;四联用药例数为320 例,占比为3.0%。2018 年本院单用药物例数为5228 例,占比为42.2%;二联用药例数为5434 例,占比为43.9%;三联用药例数为1556 例,占比为12.6%;四联用药例数为158 例,占比为1.3%。2017 年单用药物占比最高,2018 年二联用药物使用占比最高,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为主要的用药手段,三联用药占比升高,四联用药占比下降。

3 讨论

从本次统计数据来看,钙离子拮抗剂在使用频度以及销售金额方面均居于首位,较为常见的几种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及缓释剂、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在不同类型的高血压中均能发挥较为理想的疗效[3]。钙离子拮抗剂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但也有加剧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率的增长,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4]。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则是新型钙离子拮抗剂,具有半衰期长、降压效果优异等特点,在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上要胜过硝苯地平及尼莫地平,因此该药物的销量正逐年增长,可以视为一个较为积极的信号[5]。自2017 年以来,本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使用频度以及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较为常见的几种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贝那普利等。但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因不含巯基,不良反应少,具有半衰期长、药效显著等特点,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会引发患者血压大幅波动,防止器官受损,对于患者的心、脑、肾等具有积极意义。马来酸依那普利是二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药效要显著优于卡托普利。因此,本院临床医生在为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时,尤其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及肾性高血压者,首先考虑二代药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使用频度大幅增长,这是因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直接作用AT1 受体,松弛血管平滑肌达到降压,且持续时间长,没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产生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咳嗽等副作用。此类药物还具有明显的肾保护效应,特别是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恶化有逆转作用。此外,还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和血管重塑的效应,能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因此,更容易受到医生及患者的的青睐,处方药物使用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明显增加。近年高血压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就联合用药的情况来看,二联用药最为常见,三联用药的人数有一定增长,四联用药的人数已并不多见。根据抗高血压药应用原则,在选用任何一种药物开始治疗时,均应使用最低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根据药物疗效和患者耐受情况酌情增减药物剂量。如第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或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值,根据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的原则,通常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抗高血压药物。尽量选用服用1 次/d,且具有24 h 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平稳地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几率。本院领导始终强调药物的合理应用,严格遵循卫生部相关规定,为对高血压合理用药进行粗放点评,本院设立了处方点评小组,点评小组共由10 人组成,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评价。处方点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①处方指标:在患者处方中,药品的数量、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药物占比、通用药物占比、注射剂占比、处方平均进而等,需要形成基本统计,以处方指标形式用于处方评价[2];②患者关怀指标:在患者处方中,是否包括发药时间、是否包括就诊时间,对处方中给予患者的信息完整程度判断患者关怀指标指数[3];③处方书写规范性:患者处方由医师书写,处方书写规范性判断中,包括字迹是否清晰、书写是否规范、处方内容是否完整、临床诊断内容是否完整、修改位置是否签名、超量药物是否备注原因、药物规格,数量,剂量单位是否规范、药物使用量与使用方法是否明确等[4];④合理用药评价内容:临床诊断结果与用药是否相符、基本药物的选择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药物的用法与剂量是否适宜、延长处方的原因是否备注、高价药物的使用剂量是否合理、联合用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药物使用是否存在重复给药现象[5];⑤特殊药物处方:是否存在精神类、麻醉类、放射性药品、是否说明用药原因、是否符合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经过处方点评,提高临床上用药的合理性,医师在处方开具上更加严谨,能够形成对高血压患者的针对性用药效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形成不同的处方,也提高了患者用药合理性。

从处方点评对合理应用高血压药物的促进作用分析中来看,其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①增强了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处方是医师对患者病情诊断与治疗的文字凭证,其具有法律意义,也反应医师的个人专业能力、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所以通过处方点评,对处方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具体提出,如用药剂量不清、联合用药不准确等,都能够形成对医师的点评与干预,提高了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增强意识在高血压患者药物开具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形成了良好的警醒作用,提高了医师对处方的重视性;②加强了患者取药科学性:由于医师在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如药物剂量不清、单位不明确、药物名称不清等,可能造成患者取药准确性不高,取药处医护人员对于处方不明确之处凭个人经验判断,可能造成不合理用药问题。所以通过处方点评的方式,既提高了医师处方书写的规范性,也加强了患者取药科学性,保障合理用药的良好落实,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可见,自处方点评实施以来,本院医生即遵照个体化给药方案,又能够合理的联合用药,同时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不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合理用药效果,也减少了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不仅促进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也提高了本院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更提高了本院合理用药水平与用药质量。

综上所述,本院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符合规范,与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保持一致,且很好的结合了患者的个体情况,表明处方点评推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频度本院处方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科学抵御“植物入侵者”
——入侵植物响应人为扰动的适应性进化方向探究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人间处方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处方
频度副词问与答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