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2020-03-28 07:30张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凝胶检出率机体

张磊

在临床治疗中,输血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也是救治患者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实际输血治疗期间,因对患者机体抗体的检测不到位,导致患者在输血后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发热、贫血、黄疸、休克等现象,情况严重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1]。因此,输血治疗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需要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从而为患者做好防范措施,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3]。一般情况下,临床主要针对免疫性疾病患者、孕妇、癌症患者等特殊的人群进行输血检测,为了提高上述患者输血的安全性,本院针对选取的输血患者就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下是本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大连地区某三甲医院2019 年1~10 月的输血患者15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 例。对照组男43 例,女32 例;年龄6 d~79 岁,平均年龄(43.13±12.32)岁;其中输血2 次35 例,输血>2 次40 例。观察组男45 例,女30 例;年龄8 d~77 岁,平均年龄(40.82±12.12)岁;其中输血2 次38 例,输血>2 次3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直接进行输血,不做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在患者输血后需要相应的看护,避免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则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在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并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输血前筛检。检测设备为Diamed-ID 保温反应仪器,以及微柱凝胶专用离心仪器。在输血前检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准备的材料为谱细胞、筛选细胞、聚凝胺试剂。无菌操作采集患者的血液,抽取静脉血3 ml,在3000 r/min的离心机离心3 min,在无纤维蛋白凝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检测,则需要在2~8℃的环境下进行保存。针对具有不规则抗体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对于检查出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如果具有相同血型,则可选择相同的血型,如果患者没有相同血型,则选取O 型血型,AB 型血型患者可以接受每一种血型,但配血实验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检测中不规则抗体的常见类型主要包括抗-E 抗体、抗-e 抗体、抗-C 抗体、抗-c抗体、抗-D 抗体,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不规则抗体占比。②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胸闷、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不规则类型抗体占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通过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常见的不规则抗体类型包括抗-E 抗体、抗-e 抗体、抗-C 抗体、抗-c抗体、抗-D 抗体,其中抗-C 抗体患者1 例、占比为1.33%(1/75),抗-e 抗体患者2 例、占比为2.67%(2/75),抗-E 抗体患者4 例、占比为5.33%(4/75),抗-c 抗体患者2 例、占比为2.67%(2/75),抗-D 抗体患者3 例、占比为4.00%(3/75)。

2.2 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2 例,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有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输血>2 次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输血2 次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输血治疗比较常见,也是临床救治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输血患者主要为免疫性疾病、孕妇、癌症疾病患者,上述患者均为特殊的人群,在输血治疗中,如果提供的血液与患者的血液之间出现不匹配现象,将导致患者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严重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4]。患者在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源于患者机体中存在不规则抗体,患者在输血后机体产生排斥反应,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中的不规则抗体占比率比较低,但如果患者具有输血史,则患者机体中的不规则抗体占比率较高,并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免疫性反应[5]。

为了有效降低输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医院临床针对患者采取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措施,通过对患者机体检测不规则抗体,对患儿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目前,在临床诊断检查中,最常见的抗体类型主要包括抗-E 抗体、抗-e 抗体、抗-C 抗体、抗-c抗体、抗-D 抗体,其中抗-E 和抗-D 在临床中最为常见,能够导致患者在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如果患者在输血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后,将导致患者遭受一定的疼痛,身体不适,同时也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并且,患者机体中输入同型抗原红细胞后,将出现针对性的抗体,导致患者机体中的同种异型抗原红细胞结合出现变态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目前,临床对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通过检测患者机体中的抗体类型,根据检测的结果对患者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实际检测中,主要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剂卡进行检测,采用的微柱型管主要包括凝胶分离柱和反应腔两个部分,在微柱型管内填充人球蛋白和葡聚糖凝胶,当患者机体中存在不规则抗体时,患者的血液与血型抗原筛检细胞发生反应,导致红细胞相互聚集,如果凝聚后的红细胞悬浮在凝胶柱中部和上部,则为阳性,如果在底部,则为阴性。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剂卡检测患者机体中的不规则抗体,临床诊断检查的准确率高,检测速度比较快,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高,灵敏度高,因此在临床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诊断检查效果显著。

在本次临床检测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常见的不规则抗体类型包括抗-E 抗体、抗-e 抗体、抗-C 抗体、抗-c 抗体、抗-D抗体,其中抗-C 抗体患者1 例、占比为1.33%(1/75),抗-e 抗体患者2 例、占比为2.67%(2/75),抗-E 抗体患者4 例、占比为5.33%(4/75),抗-c 抗体患者2 例、占比为2.67%(2/75),抗-D 抗体患者3 例、占比为4.00%(3/75)。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2 例,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有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输血>2 次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输血2 次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临床输血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尤其对于具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对女性的不规则抗体检测的重视度要提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因临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在患者采用输血治疗之前,为了确保患者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需要对患者机体中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输血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凝胶检出率机体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