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医院产后访视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2020-03-28 07:30吴换菲隋华强李丽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母婴出院产后

吴换菲 隋华强 李丽芳

虽然目前我国的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但部分产妇均为初产妇,或者部分经产妇对于分娩育儿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存在匮乏现象,即便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但产妇对于产后护理以及育儿知识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均存有较大的缺陷[1]。尤其在基层医院中,产妇产后归家,家属需承担大部分乃至全部的护理工作,护理质量各不相同,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因此需要给予产妇产后访视,确保产后家庭护理质量。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产后访视已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施行措施,在大医院中已普及应用,基层医院施行的较晚[2]。本次研究就对接医院产后访视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开展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来本院分娩的156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访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8 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1~35 岁,平均年龄(26.6±3.2)岁;妊娠周期37~41 周,平均孕周(38.6±1.2)周;初产妇35 例,经产妇43 例;27例剖宫产,51例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2±3.6)岁;妊娠周期38~41 周,平均孕周(39.2±1.5)周;初产妇32 例,经产妇46 例;26 例剖宫产,52 例自然分娩。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产妇均在本院行产前检查,且于本院分娩;②产妇均为单胎,每组新生儿均为78 例;③均详细登记产妇及其家属的联络方式,并保持通讯畅通;④产妇及其家属均同意妇产医师入户访视。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精神类疾病或者存在意识不清的产妇;②患有心脑、肝肾等器官疾病的产妇,或者存在功能性障碍的产妇;③具有一定凝血功能更异常的产妇;④具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产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访视方式进行产后干预。主要包含院内护理监督及健康宣教,对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母婴的技能进行评价,依据上述结果行护理指导工作,在产妇出院归家的1 周内电话随访,进一步了解母婴健康状态,对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并与产妇极其家属约定好下次电话回访时间。

1.2.2 研究组 采用对接医院产后访视方式进行产后干预。包含院内访视、出院归家后电话访视以及家庭访视。具体如下。①在产妇出院之前为其建立档案,并将其基础信息以及联系方式或者家属联系方式,在产妇出院的前1 d 进行院内床旁访视,以此加深产妇及其家属对产褥期知识的了解,并对产妇的自我护理技能行相应的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为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包含产妇的自我护理措施、新生儿喂养知识以及基础护理措施等,并在宣教中就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讲解详细解答。②产妇出院后,本院将产妇资料递交给产妇所在社区,社区护理人员在产妇出院日开始7 d 内电话预约上门访视,并详加询问母婴的健康状态,观察分析产妇卫生状况及生活环境,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加以评估,予以纾解,就家庭护理中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提出建议。③产妇出院的42 d 产褥期结束后入院复查,就产妇护理的问题进行指导,为其进行详细解答,评价产妇的心理状态,热情的与其沟通交流,解答其疑问。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母婴喂养评分均为10 分制,得分越高效果越好。②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从持续3 周红色恶露、新生儿腹泻或便秘、添加辅食不合理3 项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母乳喂养评分及新生儿黄疸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持续3 周红色恶露、新生儿腹泻或便秘、添加辅食不合理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n(%)]

3 讨论

伴随着公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后护理及保健的需求也呈日益提升的趋势,对医院医疗服务方式也存有更改的要求。与医院对接产后访视方式需与母婴的健康状态相结合,并通过现代信息通讯手段对产妇的状态进行调整,从而改善产妇的产后的生活质量,促使其尽快恢复,就新生儿来说也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4]。

在妇幼保健工作中产后访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我国卫生服务中的基础项目,而且产后访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母婴健康意义深远[5]。在我国2012 年颁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有关条例中规定了施行产后访视的目的、操作规程以及施行的意义[6]。为提升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增加产后访视的覆盖率以及护理干预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7]。在部分基层医院中产后访视已逐步施行,但受限于专业人才的数量,因此并未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主要影响因素是访视方式陈旧以及目前医院的结构体系不完整或者差异性较大[8]。我国医院类型中主要有两种即有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两者之间体系不同,在医疗政策的施行上也不尽相同[9]。而作为施行医疗基本政策的直接场所,妇幼保健院行产后访视时,其设想仅考虑本院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访视方案,对私立医院的情况考虑不全面,导致方式方案并不适合于私立医院生产的产妇,使得医疗资源浪费情况严重[10]。

本次研究的对接医院产后访视的方式,包括进入产妇的病房行床旁访视,以及产妇出院后的电话访视以及家庭访视等,针对性更强,能够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增加信任感,而家庭访视更直观有效,妇产科医师对产妇、新生儿的状况能直观的判断,确保访视的有效率以及质量,但因访视中包含私立医院生产的产妇,可充分利用私立医院的资源,增加产后访视覆盖率,进而提升访视率及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母乳喂养评分及新生儿黄疸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干预方式可直观有效的增加产妇对产后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母婴喂养状况,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指导,提升消退率。研究组产妇持续3 周红色恶露、新生儿腹泻或便秘、添加辅食不合理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采用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方式能降低新生儿便秘及腹泻占比,调整辅食添加不合理性,并改善产妇产后恶露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施行对接医院产后访视方式能对产妇出院后状态加以指导,并有效改善母婴的健康状况,对产妇恢复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对接医院产后访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对产后知识掌握程度等,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母婴出院产后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