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概念下幼儿园专项式科学区的创设

2020-03-31 01:45福建省晋江市第八实验幼儿园吴晓明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1期
关键词:橡皮筋趣味性专项

福建省晋江市第八实验幼儿园 吴晓明

幼儿园科学区的开展往往以科学活动内容为主。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

1.科学区活动的内容多而杂,缺乏趣味性,幼儿兴趣不大;

2.同一内容探究较少,缺乏引领幼儿深度探究的思考;

3.不同的内容对应不同的探究目标,对教师的指导挑战难度大。

基于以上在科学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核心概念下专项式科学区”创设的思考,以期解决以上问题。核心概念下专项式科学区是以某一事物或现象为主题内容,在主题线索下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创设富有情境性、趣味性、探究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以个人、小组等活动形式自主探究、学习某个事物或现象的典型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帮助幼儿形成较为完整、丰富的科学经验体系。

一、内容的选择应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有利于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斯滕伯格认为创造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经验性的知识是幼儿能够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知识。

专项式科学区的内容选择非常重要,内容既要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助于幼儿深入地探究和学习。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幼儿要获取知识是很容易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时,更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所在。只有选择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幼儿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发幼儿深度学习、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问:“为什么拍皮球力气越大,皮球跳得越高?为什么橡皮筋、拉力器可以拉长呢?”为了让幼儿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设置了“弹力世界”这个专项式科学区,创设了“飞天蹦极”“弹球入洞”“智打灰太狼”等游戏。在“飞天蹦极”中,我们在走廊的顶部创设了天空,用各种不同材质的橡皮筋绑上幼儿个人照并挂在天空上,幼儿在任何时候,只要拉住橡皮筋下端的照片再放开,橡皮筋就会带动个人照往上弹。在玩的过程,孩子们发现:“为什么不同的弹性绳蹦的高度不一样呢?”“为什么有时照片蹦得高有时却低?”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幼儿拿着磁铁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同伴之间隔着桌子吸着磁铁追来追去的,不亦乐乎。有个幼儿问我:“老师,为什么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紧紧地吸在一起,而有的时候却离得好远呢?”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了我们创设“吸来吸去真好玩”这一专项式科学区的想法。在“磁力小车”游戏中,幼儿自由结伴各拿一辆磁性小车和磁铁,将磁性小车放置在汽车赛道起点进行“赛车”游戏;在“挂窗帘”游戏中,我们创设了“我的小家”情境,在纸盒的顶端贴了若干块磁铁,幼儿将回形针接在磁铁处,通过磁力传递回形针一个个连接起来,变成“窗帘”,他们自行比较谁的窗帘最长。

二、情境的营造应富有趣味性,不断助推幼儿探究兴趣的深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趣味性强的游戏可以极大程度地吸引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愉悦地进行学习。有趣的游戏情境能促进幼儿的进一步探究,让幼儿乐于参与。

在“飞天蹦极”游戏中,幼儿看到通过自己的力量能让自己的照片飞到走廊上空,非常兴奋。教师借助“你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会弹到天上去?”“为什么有时弹得高,有时弹得低呢?”等问题,不断追问幼儿,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发现新的现象,不断推进探索活动的深入。

在“智打灰太狼”游戏中,教师提供了用切了一半的纸箱做的狼堡、灰太狼立体头像、喜羊羊瓶盖若干。教师设置问题:怎么才能让喜羊羊飞得快些?怎么样拉动橡皮筋才能将灰太狼打倒呢?……幼儿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游戏情境发现橡皮筋的长短及弹力的大小,对于弹射出去物体的远近是有影响的。

有趣的情境营造了愉快、宽松的探索环境,让幼儿的体验学习更为自由、自主。

三、材料的提供应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幼儿学习科学是通过和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充分、适宜、可操作的物质材料。材料的特性会影响幼儿获取学习经验、获得能力发展。

(一)同个主题下,根据年龄段投放材料的层次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思维特点不同,自然对材料和操作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在材料投放时应针对年龄体现出材料投放的不同层次。

如同样是“弹力世界”的“超级投手”,中班投放的材料是弹性发射器、纽扣、投射墙等;大班提供的材料则是供幼儿自制汤匙发射器的塑料汤匙、橡皮筋、冰棒棍若干,纸团若干、纸盒、记录表等——因为,大班幼儿要学习自制发射器、发射材料的方法,而中班更多是感受材料的特性;投掷的难度也不同,中班幼儿是投向墙壁,而大班则是投到箱子中。

(二)同个年龄段,根据发展水平投放材料的层次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按照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材料以及材料使用的方法与层次,获得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区中投放的材料要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

比如小班专项式科学区“亲亲水世界”中,教师在“乌鸦喝水”的游戏中投放了标有三种记号的容器、一堆小石子、水、记录表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游戏的层次。层次低的幼儿可以仅满足于感知容器中的水随着石子投入往上升,而层次高的幼儿则可以按标记给瓶子装水,慢慢放入小石子,感受水越少需要的小石子就越多。

(三)相同的材料,适时提高难度层次

适时增强材料对幼儿的挑战,既是对原有材料的提升和创新,也意味着有新的任务吸引着幼儿。

如中班“飞天蹦极”中,第一阶段教师创设天空场景,并系上不同材料的弹力绳,提供幼儿个人照,让幼儿感受弹性的特征;第二阶段提供有一定重量的夹子或者橡皮泥,让幼儿夹在照片上,进一步感受弹性和重力的关系。

四、主题的推进应体现阶段性,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科学经验。

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经验性,一旦确定主题内容,还应该注意主题的阶段性,不断激发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更丰富、更完整的科学经验。如附表所示:

图1.飞天蹦极

图2.弹球入洞

图3.智打灰太狼

图4.喂鱼

图5.超级投手

图6.获取礼物

附表:中班科学区“弹力世界”阶段计划

以往科学区创设的内容芜杂,幼儿获得的更多是某些内容的浅表经验,很难有进一步的探究。生活性、探究性、操作性、层次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专项式科学区,不管是环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设置都紧紧围绕着一个科学的核心概念展开,多层次的内容设置、不同阶段的推进让幼儿在不同的内容中对同一核心概念下的科学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使幼儿更专注、持久地探究,逐步积累更丰富完整的科学经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品质。

猜你喜欢
橡皮筋趣味性专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生活中的小魔术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橡皮筋
快艇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