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实践分析

2020-03-31 04:30朱旭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朱旭琦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近几年刚刚诞生的、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新版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自2017年开始针对小学一年级投入使用,到2019年已经实现小学各年级的覆盖使用,且自投入使用以来,逐渐取代了其他版本在义务教育中的使用。本文对如何提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质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统编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56

在当前新时代和新课改发展的背景下,统编版作为一个全新的教材版本,立意高远,内容更加注重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且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紧紧贴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情况。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作出的改变以及主要内容体现

从整体结构而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完全颠覆了传统其他版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模式,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优化了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在内等多方面的内容占比和质量,确保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材内容既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作出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将拼音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后移,对其进行适当的位置调整,利用“识字”环节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再进行拼音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其次,统编版教材更加注重开展对于学生的识字和阅读教学。统编版更好地考虑到两者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将对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利用教材中的阅读版块连接学生的课上阅读和课外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把握好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教材内容形式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材内容的编排往往都是遵循“人文精神”一条线来开展的,主要以“内容主题”为主要教学元素,利用能够体现各种主题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形成一条贯穿头尾、较为明显的线索,从而引导学生按照线索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学习活动和对自身的能力进行主题培养。统编版则编排了另一条线索——“语文素养”,这一理念是在当前新课改推动的背景下所提出的,顺应新型教育理念的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包括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格等。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讲,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健康人格培养的基础、阅读文字写作能力的养成;阅读素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以及其他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等,这一内容线索主要安排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引导或者习题设计中,由浅到深,明确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向指引。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三》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时,首先依据“人文精神”线索明确此单元中四篇文章的主题,“秋天——季节、小小的船——诗歌,情感、江南——采莲歌、四季——季节”,引导学生思考四篇文章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秋天描写的是秋天到来的景象,作者发出感叹、小小的船是借用船的形状隐喻月亮,抒发情感、江南则注重表达采莲人采莲过程中的心情表现、四季则是对于每个季节特征的描写,四篇文章内容都是与大自然的事物有关,通过教学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联系下一单元中“识字”环节的内容,铺设“语文素养”线索,利用课文内容开展识字教学工作,从而体现统编版教材的有效性。

三、利用教材内容的创新点开展教学

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内容的最大创新首先体现在拼音和识字教学阶段。与传统的先学拼音,再认汉字的教学顺序不同,统编版强调先认汉字,再学拼音的教学过程,并推动两者的结合,拼音过程中认识汉字,认识汉字过程中学习拼音。开展阅读活动的依赖因素是学生对于文字认识程度的把控,而不应该将重心体现在拼音教学环节中。传统的教材将拼音当做阅读的工具,且加大了拼音学习内容的难度,从而导致小学生无法很好地利用拼音来奠定自身的语文学习基础,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而统编版教材更换了拼音和识字的位置,降低了拼音内容的难度,并实现了两者的相互渗透,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统编版教材优化了课文和古诗词在整体内容中的占比,强化对于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口语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且利用古诗词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自身思想的影响。

例如,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中《田家四季歌》一文,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识字方法开展教学,如“蝴蝶”两个字,对其进行拆分“虫偏旁代表着昆虫,胡和蝴的读音相同,而蝶去掉部首与碟子的碟右半部分相同”,从而强化学生的识字技巧;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时,开展课上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诗词的搜集和阅读,从而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开展好“和大人一起读”及“快乐读书吧”教学环节

“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版新教材的一大内容编排亮点,考虑到一年级的新生自身能力因素的限制,在上学初期并不能独立完成学习和阅读活动,需要一个角色来对其进行帮助和引导。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角色往往是教师来扮演和执行的,但这里的“大人”并非单独指教师,而是包括家长或者学生其他家庭成员在内的角色。此阶段的学生,相比于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性更高,因此这一角色则主要由家长进行扮演,且这个活动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而是需要对教学空间进行延伸,在家庭中,邀请家长配合完成共同阅读的活动。其次,“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的特色创意,在学期内阶段性的开展活动,每次选择一种阅读类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种类的书籍,感受不同内容所带来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时,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安排相关的阅读内容主题,让学生与家长共同选择与主题相关的阅读内容,利用现代化技术,举办课后线上阅读活动比赛,看哪一组家庭阅读得声情并茂,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统编版教材强调教学中尊重学生、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來提升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八小学32560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策略
简析数字在唐诗篇目中的妙用
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浅议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技术的使用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策略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使用策略探究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