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传统档案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2020-03-31 08:41刘娟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档案文化保护传承数字时代

刘娟

【摘要】传统历史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时代,传统档案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现对如何保护传承好传统档案文化,做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字时代;档案文化;保护传承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使人类社会产生了庞大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信息的流动、传播越来越快,人们要求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档案信息。而传统的纸质文件查阅手工检索,速度慢,效率低,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数字时代给传统档案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严重挑战。现在,不少档案馆室正在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近年来,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迅速发展,档案数字化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加工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如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项目,这个耗资上亿元的大项目,被人公开批评质量有问题。业内人士甚至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在数字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极其珍贵的原声母带竟然毫无保留地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同时,一些档案馆室在文件数字化过程中,数据泄密、丢失、档案原件损毁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档案数字化项目安全的担忧。毫无疑问,通过数字化方式对我国珍贵的传统纸质档案进行抢救整理,使它得到永久保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问题是,在获得永久保存后,这些历史数据,怎样才能确保其安全性,以及怎样使它变成活的大众有用的信息资源?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待传统档案文化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认为那些发黄变脆的纸质文件没什么价值,数据文件应该替代纸质文件,纸质文件应该让它自然消失。另一种态度认为应当加快传统档案文件的数字化进程,使其永久保存、有效利用。例如,上海市将全市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和知青子女回沪、再生育子女审批档案、工伤认定档案、学籍档案全部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远程服务系统,实现全市“就地查询、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毋庸置疑,上海市处置历史档案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从而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档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它焕发生机提供了契机。为什么人们喜歡去看历史古镇,喜欢去看西双版纳那些历史文化,就是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根脉。在关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时,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丢掉历史,而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中,从传承与创新中去求进步、求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完全可以用来管理使用传统档案,包括档案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网络支撑体系,利用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形态的历史档案文化,通过网络平台,以鲜活的形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人应该以智慧和勇气去拥抱“大数据时代”。

当然,挖掘、利用传统档案文化,应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通过制定《安全保密制度》,设定严格规范的数字化加工、审核、移交流程与监督机制,确保历史档案安全转换成数据形态。历史档案数字化及网络平台建设,不仅促使传统档案重焕生机,使档案馆室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生活,也使档案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档案工作人员从抄抄写写、装装订订繁锁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信息处理、存储、数据分析挖掘,网络平台建设,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搞出更多更好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档案文化保护传承,是档案工作的一次技术改革。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档案文化保护传承数字时代
促进档案文化创新增强校园文化活力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高校档案文化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2013年我国档案学研究的结构特征与热点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