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情趣诗隽永

2020-04-02 04:44李熙斌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花鸟青花瓷花鸟画

李熙斌

周雅玲的花鸟画,工笔花鸟追求意笔之韵,写意花鸟呈现精微之笔,特别是她创作的“青花瓷”系列花鸟画,描绘的语境,是传统文人画的方式重新梳理与建构,注入现代审美精神,将传统情结融入现代人文环境的感怀,让观者浸沉于一种诗、书、画、印的营造中,而体味完整、纯粹的审美氛围,充溢着诗性、诗意、诗情的隽永意境,令人心动、钦佩不已。

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陶器和玉器上的动植物形象。花鸟画技法在五代已技法成熟,西蜀以黄荃为代表的花鸟画派艺术风格富丽精工,与以南唐徐熙为代表的花鸟画派的淡然优雅风格而分庭抗礼;宋代皇家“富贵”风格一枝独秀;元代承前启后,变工丽细密为清润淡雅,作风愈趋文秀、澹然,意境更为亲切浅近;明代注重花鸟动感及宏大背景表现,风格更为堂皇豪放,发展为笔墨放纵的水墨粗笔画法,中期以草草逸笔描绘风格简淡的水墨花鸟,开文人写意花鸟之先河;清代写意花鸟发达,画家追求笔墨情趣;近代的写意花鸟构图迥异于前人,画作极具古意又极具现代感。周雅玲出生于四川眉山,这里曾经出过苏东坡为代表的“三苏”的宋代以后贯穿中国历史的著名才子。她自幼耳濡目染宋词的璀璨文化基因,慧根自在,早年专攻工笔花鸟,兼习书法,在用线与用墨方面有着良好的感悟和基础。她从宋画开始,系统地学习工笔花鸟创作技法,也涉猎人物,注重书法的修炼以及创作思路学术思想的归纳,凭着超强的激情、勤奋与悟性,所创作的工笔花鸟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趣。她喜于观察生活,注重写生,作品造型优美生动,画面色调整一,构图场景宏阔壮美,意境悠远。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她的工笔花鸟画创作结出艺术硕果:《听雨图》于1992年获“四川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雨过荷池》于1997年获“中国第五届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春月无语伴相思》于1999年获中国美协“国庆五十周年诗书画大展”成就奖;《川西三月遍地金》于2002年获中国美协“中国西部大地情国画大展”优秀奖;2002年她荣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在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各类美术大展中,她有10多幅作品入选或获奖。她被《美术报》于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四年推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十位画家,入选21世纪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的当代花鸟画家,终于成为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画风的花鸟画家。

周雅玲的“青花瓷”花鸟画,兼工带写,既有文人画的淡雅和笔情墨趣,也有强烈的现代情趣,让人既可以读到宋词的意境和内涵,又可以读到画面组合构成的独有旋律性和现代感。作为最古雅又有中国味的青花瓷和丝绸、茶叶并列的各朝各代“丝绸之路”的支柱出口艺术珍品,很受外商青睐,特别在明朝达到鼎盛期。周雅玲所生活的川蜀,有较多保留完整的百年古镇。走进古镇,古旧的木门、雕花窗格,宅院摆设的大师椅、中堂画、木桌条几上的青花瓷瓶;古村落的庭院、水池、盆景、明清家具,各器物之间的组合错落有致,色调朴素淡雅;蕉竹成荫,鸡鸣犬吠,童稚嬉戏,偶有牛羊穿行。此情此景,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巴蜀水墨画,更激发了周雅玲对巴蜀古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念头。她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对“青花瓷”题材的创作。在创作初始阶段,周雅玲画一些瓶花、折枝等类似于明清以来文人经常画的题材,与西方的静物相类似。虽然赋予文人画的情思与精神寄托,但是很难满足当代人的视觉需要和审美情趣。巴蜀古宅老屋,古典家具、青花瓷器等等这些传统元素,给了她灵感和启迪,曾经让她痴迷的一切,如何在现代观念里进行魅力重塑,它们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和发展,不仅仅是她艺术创作思考的问题,也是怎么延续巴蜀文化血脉和继承发展的课题。巴蜀文化源远流长,以毕生精力化为滴水注入,她要为此努力。因此,周雅玲把青花元素从画面中提取出来,摒弃了以往对于青花瓶、案几、插花、古玩、珠帘、隔栅、家具等的罗列和铺陈,根据画面将其抽取几种元素进行整合,从而向更加纯粹的绘画语言和图式进行探索,把书法和诗文作为辅助元素表现在画面上。有些画作甚至放弃了器物的完整性和具象性,而把心里的感受用最直接的方式以传统笔墨写在画面上,她觉得这样更加能感染观者,更利于自己情感的渲泄。周雅玲创作的《雅室春融 》《清秋玉露香》《国色天香姿娇态》《春风拂槛》等“青花瓷”系列花鸟画,合理地吸收了宋词中的灵动、诗性、婉约与韵致,因而在简明青花主题中,蕴涵了一份凝练与简约。画面中配搭桌椅、竹帘、栏杆、牡丹、梅花、插瓶、茶具、书帖而择其三、四种,画主体青花瓷既有造型时的生动自然,也有轮廓刻划的率真,还略有几分夸张与变形,因而它是灵动的、别致的,融合了古典瓷器传统内涵的形式美,晕染着浓重的文化气息与诗意,表达了一种对古典文化的怀念与眷恋。她在《砚边思录》中说:“努力寻找意象捕捉的方法及多种手法‘感觉中获得写意与表意的统一,在‘似于不似之间‘工而不工‘工而之工中与小写意的花萼、花瓣、枝叶处理,以及大写意的墨色运用,使之在各种元素与手法中,产生一种‘新质,生发出一种激荡中的平衡、丰富中的完整、率性中的温雅,进而使笔下的花鸟画一扫传统的花鸟画的审美定势和千篇一律的‘定法,遂使作品形神兼备而气韵生动。”亦然,周雅玲所创作的一大批别具风味的“青花瓷”系列花鸟画,营造出静谧而又温馨、平淡而又隽永的诗情、诗性、诗意的意境。她在画面中传达出的不是一种被宋词意象笼罩下的忧郁与忧柔、孤寂与凝重,而是通过古式家具、桌椅、书帖等与青花瓷瓶的语境暗示去达成文化情结的表现,在返古意象中褪去历史的晦涩与神秘,直指心灵,从而构建成一种直达观者心田的明朗、清澈的文化生态。

周雅玲的《芙蓉花开满锦城》《雅室品茗图》《岁月荣华中国风》等系列“青花瓷”花鸟画的色彩是一种古典情结的绚丽符号,画面上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蓝色调与主题相融合,不但有形式上的装饰性与审美元素,而且也具有了相应的文化属性与自然价值。《雅室品茗图》中蓝色的茶盘、茶壶撂放在中景主体位置,青瓷瓶、花卉、书帖、插花瓶的组合建构中,青花始终是这一文化主题的体现,它优雅、细腻、秀美、飘逸,在历史中沉淀,在意境中拓展,青蓝色的视觉效果,犹如纯美的音色,柔美、婉约,如同一首美妙的合奏曲。在《岁月荣华中国风》三连竖构图的画中,画左和画右的墨色花卉,较大画幅主体竖立的诗文墨帖,墨的运用、色的斟酌,使画面在开放的形质结构中,呈现出浑然放达的风貌,而情感的体味与心绪的游走,使得笔墨与色彩融合并升华了画面的语境,以奔宕之势契入了岁月的荣华。中国文化血脉的主题,在以墨的浓重或虚淡中形成画面的层次,在墨象世界中与色的淡雅形成了依附,凸显出物化空间中的审美韵味。周雅玲的这些画作,讲究的是以景入画,以青花及花卉等客体的自然之态去表现,画面往往充满动势,笔墨态意多变,或求拙朴,或觅率意,根据体验与心境的不同,画面语言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并贴切地服务于需要表达的主题中。浏览周雅玲的“青花瓷”系列花鸟画,品读出她所表达的那一份典雅、精致、纯美的古典情愫。这些画作不是再现古人生活的记忆片断,而是一种用审美语言来表达她在虚拟空间中营造的可以触摸、遐想的真情实感。它的意境是斑斓、多彩、浪漫的,它远离世俗的纷扰、躁动与喧嚣,在洗涤褪尽铅华后呈现出一种平静、安宁与沉寂,在川蜀历史与现代的碰磕里,周雅玲用传统文化的意蕴去填充繁杂都市生活背后的虚无、浮躁与盲目,试图用一种唯美的、清新的视觉图式,唤起观者对川蜀文化、中华文化的追忆与反思。可以说,周雅玲画面中的时空语境的表述,既不属于今天也不属于昨天,只属于观者心灵邂逅的偶遇与默契。在看似空灵、简约的语境中,暗含太多的意味,在这些画面里的青花瓷,不是文人桌上饮酒赋诗的即兴之物,也不是文物藏家手中几经把玩的珍贵物件,它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属性见证历史的变迁、生活的巨变,在荏苒的时光中,历经起伏而不动声色,在擦拭尘埃后依然光彩熠熠。周雅玲的“青花瓷”系列花鸟画中的青花瓷瓶,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种文化参照,它的寓意是借用青花主题,唤起人们在心灵与青花瓷之间建立起某种密不可分的文化关系,在其中找到一种久违的乡土情结。周雅玲为之反复表现的青花瓷画作,让我們猜想她的初衷:在梦幻的意象中,由实现自我的情感归属变成为一种淡泊的、唯美的人文归属。

猜你喜欢
花鸟青花瓷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写意花鸟
工笔花鸟画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