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020-04-07 19:47冯文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辩论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冯文娟

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分析课文内容的含义,还要试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切都要以思维能力作为依托。但一直以来,语文都被视作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语文课堂基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被无限侵夺,进而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达成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精彩情境,打开思维空间

由于阅读内容难度加深,课堂知识密度过大,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气氛较为严肃、沉闷,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而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语言描述、组建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营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方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精彩的情境,能够将阅读内容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笔者就是借助多媒体创设诗词情境。首先,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这首词,然后笔者为学生播放由这首词改编而成的音乐视频。该视频将“秋蝉鸣叫、傍晚云雾笼罩天空、诗人与友人执手告别、杨柳在风中摇曳”等词中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并配以曲调凄凉的音乐,借此营造生动精彩的情境。有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学生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对词中描绘的图景进行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然后,笔者再根据词的内容设置问题,学生基本能做出深刻而全面的回答。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可行之法。

二、加强课堂设疑,锻炼思维能力

在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学生疲于思考和探索,更愿意直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难做到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有效应用。而问题对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思考的动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加强设疑,用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是,没有策略的设疑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据此探索科学新颖的设疑技巧,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思考的兴趣,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课时,因为课文较为枯燥、复杂,笔者便加强以问代讲,以活跃学生思维。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提问道:“‘送去主义’的现象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这种主义又造成了什么?”这三个问题较为简单,联系课文内容便能得到合理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而后笔者对问题进行过渡:“与‘送去’相对应的是‘送来’和‘拿来’,这二者有什么区别?鲁迅先生提倡哪一种?”通过这些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便会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从而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并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三、组织课堂辩论,提升思维品质

辩论是正反双方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同时揭露对方的矛盾并予以回击,最终得到共同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辩论者不仅要进行语言上的交锋,更要进行思维上的碰撞,所以说辩论是锻炼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而语文是一门较为开放的学科,其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唯一的答案,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之间产生不同的想法。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引出合适的辩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以及自己掌握的文史知识对刘邦、项羽、范增、张良等重要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笔者提问道:“项羽和刘邦谁是英雄?你更喜欢谁?”因为学生的喜好不同,所以这一问题成功引发不同的声音,于是笔者便将学生分成正反双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而为了让学生有足够开阔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笔者并不以严格的辩论会规则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唇枪舌剑、据理力争,通过辩论,对两位历史人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学情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争取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的自由。这样才能充分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辩论思维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