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育人

2020-04-07 17:53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教育者营造

环境,是个体生存的背景和成长的熔炉,是群体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而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将“就有道”作为好学的重要方式,可谓充分道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重视环境育人,要“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并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時至今日,“环境育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我们所关注的“环境育人”不仅仅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感染,也包括家庭环境的濡染、社会环境的熏染、网络环境的习染,更包括学生主体对环境的理解、认同和创造,走向学生个体生命的自觉生长。学校要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用心营造和布置班级文化,注重对家庭教育环境的引导,顺应5G时代特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创新“环境育人”的实施策略。

“环境育人”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在细节中注入教育人的理想、热情和信仰;“环境育人”不是纯粹的物态布置,而是在活动中聚焦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价值;“环境育人”也不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技术输出,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创造的关于生命成长的箴言。

本期“环境育人”专题,既有环境育人的理论建构、实施策略,也有学校建设层面的实践研究,更有来自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案例分享、教育叙事,它们呈现了教育人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优化育人环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和思考,希望对学校、班级开展环境育人工作有所启示。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教育者营造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美丽可持续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洗水soft fab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