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境”成“己”达“人”

2020-04-07 17:53钱建国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态虚拟环境育人

【摘要】环境,是人成长的重要基石,它构筑起“人”基本的筋骨和血脉。不管是外在的“物态环境”,还是内在的“精神环境”,不管是青少年的“心理环境”,还是网络的“虚拟环境”,都会对人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重视环境与人互动价值的实现与情感价值的回归,集情、景、意、理于一体,这样的“环境教育”必将成就学生个体,也将成就青少年群体。

【关键词】环境育人;“四境”;成“己”达“人”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5-0007-04

【作者简介】钱建国,江苏省南通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研究员,高级教师,南通市班主任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醉心于这幅图景,微薄暖阳,清风拂面,弦歌阵阵,碧水悠悠,在“人”与“景”构成的场域之中,“人”因为“景”而更纯粹,“景”因为“人”而更明媚。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人成长的重要基石,它构筑起“人”基本的筋骨和血脉。重视环境育人,是数千年来人们探索出的重要教育途径,也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应然和必然。

一、传承:环境育人的“前世今生”

《论语》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将“就有道”作为好学的重要方式,可谓充分道出了环境———尤其是交往之人———对人的重要影响。中国一直以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环境,可谓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从“孟母三迁”到传统书院的“天人合一”,从晏子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到刘禹锡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择校热”“择师热”到众说纷纭的“天价学区房”,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选择的必然是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更加优秀的同伴群体、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看来,环境或媒介代表的是作为一种对生命活动起着支持或阻碍作用的条件而进入这种活动中的一切事物。他说,“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通过环境间接地进行教育”,教育总是通过环境来发生和实现,这里的环境包括了教师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有意识设计的特殊环境,也包括基于自然的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校文化环境。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身上或多或少带有这个环境的烙印,“当一个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他忘记了所学的一切,留下的就是教育”,深深印刻在一个人心里的,往往是学校无声的环境濡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环境,是“化人”“育人”的重要途径。中国当年积贫积弱的大环境,让周恩来生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和抱负;三味书屋严谨扎实、富有生趣的小环境,让鲁迅奠定了丰厚的人文底蕴。社会环境也好,学校环境也罢,都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网络与现实全面融合的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培养和塑造完整的“人”,环境濡染的作用更为重要、更为鲜明。作为班主任,应重视班级的环境生态与学生的精神生态相融合,提升班級双生态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应重视将传统书院环境育人的精神现代化,创造融媒体时代的环境育人精神;应重视班级开放空间环境的改善,将有限的空间赋予多元的利用方式,积极实现资源集约利用。

二、探究:环境育人的价值判断

杜甫有这样的诗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山泉清浊,如人之善恶。所处之地幽清雅致,则德馨香远;所处之地污浊不堪,则混沌难言。此言虽不绝对,但也说明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人的成长确实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首先,文化环境具有制约规范功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浸润人、感染人、熏陶人、激发人,让人不觉“自直”。当你走进喧嚣热闹的游乐场,你会不由自主被玩乐所吸引;而当你走进安静的图书馆,你会情不自禁地与书籍默默交流。同样的,走进一个喧闹散乱的教室,周围都是同学的追逐吵闹,和走进一个安静素雅的教室,周围都是轻声的问题探讨,人的下意识的行为也会截然不同。人有一种自觉,会努力想要融入所处的环境,选择与所处环境一致的行为,从而趋利避害。在这个过程中,人会主动发现并遵从所处环境的行为规范。所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不是因为嗅觉的改变,而是人对环境规范的服从与认可。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深受感染,勤奋向上;而一个散漫懒惰的环境,只能培养出一群懒汉。

其次,文化环境具有暗示引导功能。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当一个人身处糟糕的环境,很有可能会放弃希望,自暴自弃;同样的,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会给人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精神引导,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更重要的是,环境本身就是美的承载和表现,发挥着审美教养功能。不管是整齐端庄的教学场地,还是亭台轩榭的楼宇布局,也不管是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还是大气磅礴的雕塑景观,学校的环境布置总是凝聚着一定的文化意识,展现学校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从建筑到园林,从挂图到标语,每一处细节都渗透、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唤醒青少年最初的审美体验,凝固为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格、美化人生,甚至铸成影响终身的审美信仰。

三、行动:环境育人的时代阐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校园环境、班级环境的创设,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会在他的思考、计划、行动中,使尽可能多的环境特征变得明确清晰;一个缺乏环境育人意识的教师可能会让很多的环境特征变得渺茫、微弱而成为无意义的物质环境。结合时代特征有意识创设环境,并且让学生感知环境、体悟环境,从环境中汲取立德之资、树人之源,是教育者最大的智慧。

1.丰盈“物境”,以“美”成“人”。

要让学校成为学生心中的“圣地”,首先要丰盈其物态环境。“学校无空地,处处皆育人”,纵观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传统书院,无一不是处在清幽雅致、宁静淡远之地。

新时代的学校环境建设,首先必须是“美”的。这种美表现在教学区域的规划设计,表现在绿化设施的合理布局,表现在宣传标语的匠心排列……这种美,在菁菁校园之中,更在斗尺教室之内。班主任应该成为一个“美”的设计者、创造者,或遵循对称之法,或讲究自然之趣,通过桌椅的排列、区域的设定、板报的设计,让教室整洁明丽,怡人心脾。

学校的物态环境,也应该是“雅”的。学校的物态环境不同于政府、企业等部门,学校是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和创造者,学校物态环境的显著特征应该是“雅”,是独特的书香氛围,能够展示中華传统文化,展示学校独特气韵。

学校的物态环境,更应该有“达”的特征。学校生活的主体是学生,物态环境的表现形式应该通达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为他们所理解、认同和接受。幼儿园的物态环境可以卡通萌软,小学的物态环境可以活泼生动,中学的物态环境可以青春时尚,学校应选用受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美”的方式传递文明,以通达人心,促人成长。

2.丰富“文境”,以“神”养“人”。

学校的物质环境只是学校环境的显性表现,对青少年产生更深远更重大影响的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它体现为学校的群体认同、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学校成员的理想追求等。这样的精神文化环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淬炼而成,在学习生活中濡染贯穿,成为学生的精神内核。

这样的精神文化环境,首先来源于课堂。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课堂更应该见到思想的力量与生命的灵动。一个充满质疑氛围的课堂,培育出的必然是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学子;一个民主平等氛围浓郁的课堂,也一定能生长出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公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入脑入心”的最好方式,不是将其张贴悬挂于墙壁橱窗,而是课堂上共同的体验、探讨、追求与实践。无数次课堂的积累,恰恰凝聚出课堂的精神文化环境,影响着课堂中的每一个人———有教师,也有学生。

精神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来自于教师。纪伯伦说:“在弟子群中散步的教师,他不是传授他的智慧,而是在传授他的忠信与仁慈。假如他真是大智,他就不会命令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堂,却要引导你到自己心灵的门口。”教师的精神文化品质犹如一个磁极,影响着教室、学校的文化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学生受到感染、熏陶、约束,久而久之,形成与学校精神环境相生相向的文化气质。

3.丰厚“心境”,以“志”立“人”。

人对环境的情感反应具有独立性,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环境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在充分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心境”体验水平,提升学生的环境感悟力,建构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环境特征、理解环境内涵,是“环境育人”的另一种方式。面对贸易战争、南海风云等政治事件,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始末,展开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激发爱国热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肆虐,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隔离”,了解野生动物的特征,对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能获得新的认知;对于耳濡目染的学校环境,引导学生摒弃熟视无睹的态度,深入思考其文化内涵,阐述其积极意义,于“无声”处“听音”……

观察、理解是“走近”环境的重要方式,而参与设计、共同创造是“走进”环境的重要途径。学校设计制作校服,邀请学生进行设计、投票;班级设计图书角,请学生创想、摆放;班级文化标识,由学生画图、释义……主动积极投入环境建设,能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对环境的心理感应程度大幅度提升,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意志、理想,当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环境成为学生共同的创造时,他们创造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人”自己。

4.丰足“虚境”,以“时”达“人”。

当我们踏入融媒体时代,所有教育者都无法回避网络虚拟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当代青少年是在手机、平板的陪伴下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对于媒体的敏感远超于我们,发挥网络虚拟环境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少年成长,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培养正确的媒体使用观,是面对网络虚拟环境的首要责任。一般来说,学校、家庭都会对青少年使用电脑、手机等媒体进行适当的控制,而事实上,比“控制”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学会辨别和判断,正确面对和使用。通过讨论和实践提升青少年信息媒介素养,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环境中,他们就能探知正确的道路,寻觅正确的方向。在网络虚拟环境背后,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网络文明程度决定了网络虚拟世界的文明程度。当代青少年在未来会成为网络虚拟环境的主力军,对青少年进行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往指导,引导青少年网络文明生活,我们责无旁贷。

作为教育者,不能忽视甚至放弃“网络虚拟环境”这种看起来无法掌控的教育土壤,顺应时代特征,主动学习新知,走进“新新人类”的网络世界,参与他们的虚拟生活,同他们保持网络交流和沟通,对他们施以正面积极的网络影响,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育人,是一种内隐与外显共存的文化架构,而文化具有永恒的内在力量,是统摄、驾驭其他社会要素的特殊存在。不管是外在的“物态环境”,还是内在的“精神环境”,不管是青少年的“心理环境”,还是网络的“虚拟环境”,都对人的成长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久的,甚至可能影响人一生的发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重视环境与人互动价值的实现与情感价值的回归,集情、景、意、理于一体,这样的“环境教育”必将成就学生个体,也将成就青少年群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77.

猜你喜欢
物态虚拟环境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如何通过虚拟环境有效管理Python第三方库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动画广告设计中虚拟环境的构建方法与运用
第3讲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第三章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