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派”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04-08 10:02陈元明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考勤试题课件

陈元明,张 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维要新……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1]。混合式教学和“课堂派”平台的结合恰好契合了这一要求。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课堂派”是基于网站和移动端的在线教学平台,能高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非常适合将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2]。鉴于此,笔者运用“课堂派”平台,设计了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五位一体”(课前助教助学、课中教学、课后跟踪反馈、考试测评、综合成绩测算)、“两线融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一、课前助教助学

以往的教学平台往往偏重于学生的需求,对教师的需求不够重视。“课堂派”对师生双方都比较人性化,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也充分考虑了教师的需求,在课前不仅有强大的“助学”功能,也有强大的“助教”功能。“课堂派”既可在电脑端使用,也可在移动端使用,但因当前移动端“课堂派”的功能受到某些限制,建议教师多在电脑端使用“课堂派”,学生在移动端使用“课堂派”即可。

(一)课前助教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分析学情,实现对学生预习的有效管理。

第一,教师精选文档、图片、声音、视频及网址链接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到“课堂派”“资料”中,其中不便下载的网络资源可放在“课堂派”“资料”的“外链资源”中,设置好网址链接即可,以备学生预习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调用。教师通过“课堂派”可随时查看学生对相关资料的下载和使用情况。

图1 “五位一体”、“两线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

第二,教师可通过“课堂派”的“公告”发布预习导案,根据学生专业、兴趣、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等的差异可设置一些选择性的任务或试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地预习,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教师可通过“话题”功能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案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分组讨论或辩论,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发言的情况,即时进行引导。

第四,教师按章节在“个人备课区”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备课区,并通过“互动”中“新建课件互动”将已做好的课件上传至相关章节的备课区中,然后点击课件名称进入“互动编辑”环节,精心设计互动题目。在这一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方向、政治面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及预习情况等因素,力争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契合学生兴趣点的互动题目,注重趣味性与时效性,但需注意“互动”也要坚持“适度原则”,过多会影响教学进度,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往往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系统讲解,不能仅仅靠互动完成教学。互动设计完成后,教师可将课件分散或批量添加到相应的班级中,并通过“互动”中的“课件互动”可以发布给学生预习,教师通过“预习详情”和“数据统计”可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教师运用“课堂派”可方便、快捷地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学情分析。此外,在课前助教阶段,教师之间还可通过共建“小组备课区”“课程资源”进行自由互动,相互分享教学资源,同时也可通过“课堂派”“文库”搜索相关资料获得在线帮助和支持。

(二)课前助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完成各项预习任务。

一方面,学生在“课堂派”“公告”中认真查看教师发布的预习导案,根据预习导案,充分利用“课堂派”“资料”中的相关资料和教师在“互动”的“预习管理”中发布的课件进行预习(如有选择性任务,可进行选择性预习)。在预习中,学生如发现疑问,可在预习的相关课件上标注;如有自己的体会或建议,可写在相关课件的“评论”中。预习过程中,如果在其他方面发现问题,可记录在笔记上或者“私信”求助同学,上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话题在“课堂派”“话题”中积极发言,认真参与讨论,在分组讨论中注意与本组同学的协作。另外,学生在预习中如果发现与预习章节相关的时事热点、资料、案例或其他较好的话题等,在符合宪法、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均可发布到“课堂派”的“话题”中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

二、课中教学

(一)考勤

在课中教学环节,一般而言,首先遇到的就是考勤。由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大班教学,任课教师直接点名的考勤方式费时费力,占用了教学的宝贵时间。“课堂派”提供了多样化的考勤方式,除“传统考勤”外,“数字考勤”、“GPS考勤”、“二维码考勤”等考勤工具都能实现快速考勤。学生打开微信“课堂派”就能轻松完成电子签到,由于现有的“GPS考勤”常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比较常用的是“数字考勤”和“二维码考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因“数字考勤”是静态考勤,教室外的学生由教室内的同学告知静态考勤数字也可完成考勤从而出现“考勤失真”的情况,相对而言,“二维码考勤”是动态考勤,学生必须用手机扫描动态变化的二维码才能完成考勤,可有效防止恶意签到。但很难排除一些学生转借手机让同学代考勤的情况。这就需要借助“课堂派”“互动”中的“试题互动”来弥补。“试题互动”中的“生成考勤”功能可将线上互动活动记录即时转化为考勤记录,尤其是在主观题的互动中,因为“课堂派”“试题互动”可进行限时设置,一个学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为一道互动题目提交多个不同的答案,从而尽力避免“手机到人不到”的现象,所以通过“试题互动”转化而成的考勤记录,其真实度是相当高的。

(二)课堂授课与互动

在课前助教助学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授课环节,主要是针对预习阶段学生的疑问尤其是共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精讲,重点讲解思想性、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从原来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集中解决学生在课前自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和概括总结式地精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组织课堂互动与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在利用“课堂派”平台授课过程中,可开启“同屏”功能,这样学生的移动端“课堂派”就能同步显示与教师讲课的大屏幕同样的内容,教师每翻一页课件,学生手机屏幕上就出现一页,学生既可以从大屏幕看课件内容,也可以从手机上看课件内容,为学生做笔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课堂互动方面,“课堂派”“互动”模块设置了“课件互动”和“试题互动”两种基本的互动形式,都设置了自动计时功能,教师可让学生限时作答,大屏幕实时统计学生参与互动的数据,系统可把学生平时参与互动的情况即时记入“课堂派”的“表现”中。如此一来,“课堂派”将学生“听课”与“参与互动”两种状态无缝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线上线下连动式教学,创新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也方便了教师对教学实施“过程管理”[3]。

“课件互动”是依托上传至“课堂派”的课件设置的互动,常用于测试学生对重点、难点、热点、疑点、易混点等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课件互动”与所放映的课件密切配合,“互动”与“课件”切换灵活,并且能即时反馈客观题每个答案选项的选择人数和答题正确率,也能实时显示主观题的答案,方便教师初步了解参与答题的学生数量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值得关注的是,在主观题互动中还可利用“课堂派”基于大数据的理念提供的“词云”统计功能,能即时统计并显示出学生答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方便教师迅速掌握大部分学生共性的答题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学生也可通过“词云”快速了解其他同学的答题情况从而进行互帮互学,使主观题的大批量即时互动成为可能,这在传统教学中是难以做到的。另外,在“课件互动”中,除一般的“互动”外,“课堂派”还设置了“抢答”、“提问”、“弹幕”等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弹幕”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课堂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弹幕”对所讲内容表示疑问、表达感想、提出建议等,活跃了课堂气氛。

“试题互动”是不依托于课件的独立的互动,可用于即时在线测试、基础知识测试和问卷调查。在“试题互动”中,“课堂派”提供了较强的“互动分析”功能,可对互动结果进行较多的分析,且能生成统计图。即时在线测试适用于随堂小测验,基础知识测试和问卷调查适用于大规模的学情分析。在“试题互动”中也可将部分考研真题穿插进去,这样可照顾到部分考研学生的需求。

“课堂派”如果运用得当,让学生通过移动端“课堂派”抢答或口头回答,对答得又快又准的前几名学生给予星级奖励,还能激发课堂气氛,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从开小差的状态中拉回来。但课堂互动也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有所取舍,适度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因“生”制宜。如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如发现冷场或其他效果不佳的现象,就应该果断地调整互动的内容或形式,甚至直接跳过备课时设置的某些互动环节。再如,不少学生反映“课堂派”“抢答”不宜设置过多,因部分学生的手机性能不佳和个人操作习惯所限,往往在“抢答”中抢不到答题机会,这时就应该把“课堂派”抢答与现场抢答结合起来,以便照顾到这些学生的现实困难。另外,在“课堂派”互动中,对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的互动题目,可采用“普遍互动”的形式,即让学生直接通过“课堂派”作答,便于自动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对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回答出来的互动题目,可采用“个别互动”的形式,即让个别学生口头作答,将其成绩手动记录到“课堂派”“表现”中。总之,“课堂派”互动需要灵活运用,还需与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现场讨论等其他教学方式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三、课后跟踪反馈

依托“课堂派”平台进行课后跟踪反馈,主要表现在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在线辅导和指导课外实践等方面。

(一)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堂派”提供了“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两种作业形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时事热点为学生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在“发布作业”前需设置好作业名称、作业要求、截止日期、满分值、是否查重及查重率等项目(适用于论文或报告类作业,一旦设置成功,学生提交的作业如果超过设置的查重率,就自动打回)。如果是“小组作业”,还要设置好“分组批次”。“课堂派”“作业”模块支持WORD、PDF、TXT、JPG、MP4等50多种格式作业的上传,学生通过“课堂派”可以方便地提交多种格式的作业。

“课堂派”也为教师提供了非常友好的作业批改功能。教师只要电脑或智能手机在手,就可随时随地在线批改作业,系统会自动保存教师的批注、评语、评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还可直接给学生发私信,方便学生及时做出修改,同时记录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以便下次上课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如果在作业布置时设置了查重功能,则系统对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类作业将自动显示查重率,让学术剽窃无处遁形。作业批改期间,教师对查重率超标、不符合作业要求或质量很差等明显不合格的作业可随时点击“打回作业”,让学生修改作业后重新提交。教师对超期“未交”作业的学生可点击“全部催交”群发催交提醒。同一分组内,任一学生所交作业都将记为小组作业,组内成员作业共享。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优秀的课程作业或作品,在经相关学生同意后,还可将其推送给全班学生学习交流,进一步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

(二)课后在线辅导

“课堂派”为课后在线辅导提供了很多方便,形式灵活多样。一是整体指导:教师可结合学生反馈的难点、疑点在“课堂派”“话题”中再次发布话题讨论,或在“资料”中上传补充资料,根据学生参与或阅读情况给予“加星”奖励,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二是小组指导:教师针对小组作业中的问题或该小组成员共性的某些问题,通过群发私信的方式进行指导。三是个性化指导:教师可通过“私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或就课后作业批改中发现的特殊问题反馈给学生,也可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解决与本课程相关的困惑。

(三)指导课外实践

借助“课堂派”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即时性和广泛性特点[4],教师通过“课堂派”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远程指导。教师将设计好的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方案上传到“课堂派”“资料”中,并在“公告”中向学生发布通知,在“作业”中提前说明对实践成果的相关要求。学生通过“资料”下载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方案后,根据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课外实践方案,作好相关准备工作,进而开展实践活动,最后将实践成果按要求上传到“课堂派”“作业”中。在学生课外实践期间,教师可开展线上实践指导,即时提出意见或建议。学生课外实践结束后,教师可在线批阅学生提交的实践成果,及时向学生反馈课外实践成绩。

四、考试测评

“课堂派”“测试”中提供了强大的考试测评功能。首先,在“测试”的试题编辑中选择需要的题型(“课堂派”“测试”中暂未提供辨析题、材料题、论述题等题型,具体编辑时可变通处理,如辨析题和论述题可在“简答题”中编辑,材料题可在“文件题”中编辑),编辑好试题,设置好分值,也可从“测试”、“互动”或按要求编辑好的WORD文档中导入,每道题目后还可输入“参考答案”和“试题解析”,以便后续的“批阅测试”和“讲解试卷”之用。其次,在“发布设置”中进行测试的顺序设置、时间设置和抽题模式的设置(适用于提前设置好题库的情况)等,而后把“测试”发布给学生,比较灵活、方便。再次,批阅试卷过程中,批阅客观题时,“课堂派”可将学生的作答与预先设置好的“参考答案”直接对照,系统自动赋分;批阅主观题时,如果需要多名教师流水作业轮流批改,教师之间可在各自的“课堂派”上互相加“助教”,进入其他教师的“课堂派”,即可随时随地批改相应教师所带学生的试卷,较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部试题批阅结束后系统自动统分,非常方便、快捷。在“测试分析”中,系统自动统计各分数段的学生数及各个题目的得分率,可以方便地下载相关成绩报表和所有学生的试卷。最后,在“讲解试卷”时,教师可边讲解边抽取学生提问和显示此题答案。总之,“课堂派”的测试工具可以自动完成习题组卷、评分和归档[5],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综合成绩测算

在以上各个环节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学生综合成绩包含的若干项目,如课堂互动、分组讨论、作业、期中测试、课外实践、考勤、期末考试等,并对不同项目设置相应的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让学生在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表现得以恰当而充分地体现。最后,“课堂派”可一次性生成包括以上各个环节、各个项目成绩的综合成绩报表,让教学过程管理变得比传统教学更简便、更快捷、更高效。

综上所述,“五位一体”、“两线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非常契合“全过程育人”的现代教学理念,也有利于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考勤试题课件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浅谈电子考勤的优势及简介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