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事实上”在不同语体中的立场表达特点

2020-04-09 03:02葛锴桢
关键词:语体语料总数

葛锴桢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关于“实际上”“事实上”这两个词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在文章中捎带对二词进行简单归类或讨论,如廖秋忠[1]、张谊生[2]等。也有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功能等方面研究二者的特点,如王燕[3]、WangYufang.et al.[4],WangYufang,Hsiao Yihsuan[5]、方清明[6]、潘晓军[7]等。其中方清明[8]从语体的角度提出“实际上”常用于独白体,是自言性标记,与“其实”常用于对话体形成对比。不过我们通过不同语体中的语料分析发现,单从独白体和对话体来标记“实际上”的用法特点或许还值得探讨,因此本文主要从语体的角度来分析“实际上”和“事实上”在语义、句法、表实程度和互动方面的特点,进而分析二者的异同。

一 语料来源及语体分类

本文从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料中分析“实际上”和“事实上”的语体差异,语料主要来源于两个语料库: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体语料库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下文简称CCL 语料库)。前者选取《鲁豫有约》和《海峡两岸》节目的文本,选定的语料规模分别为250 个文本、2529893字次和646 个文本、2957895 字次。后者选取的是当代应用文下的两类文本(包括自然科学和议论文)和报刊下的新华社文本,语料规模分别为173个文本、10369353 个字节和36 个文本、329262273个字节。

有关语体在研究中的作用,不少学者已有所论述,如张伯江、方梅[9]、陶红印[10]、冯胜利、施春宏[11]等。但由于语体内部划分标准还没有达成共识,故而本文分别从口语和书面语中各选取两个较为典型的语料来说明语体之间的差异。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事实息息相关,因此在语料选择方面也考虑到语体与事实的相关度。根据事实在不同标准下的分类,事实可分为主观事实与客观事实、理论事实与经验事实等。主观事实和经验事实多体现在日常谈话的语境当中,因此我们选择了《鲁豫有约》节目文本,其节目内容的性质特点最接近日常生活的口头交流,其正式性、庄重性较低。根据节目内容与风格我们将《鲁豫有约》称为日常谈话体。理论事实多体现在科技语体当中,因此选取了应用文下的自然科学和议论文为分析文本,它们都属于科技语体。另外,无论主观事实还是客观事实都会在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因此我们分别从口语和书面语两个角度选择了《海峡两岸》和新华社的文本为分析材料,用以分析新闻报道在不同语境中会呈现怎样的言语使用差异。其中《海峡两岸》为新闻谈话体,与日常谈话体一起来作为分析口语的语料来源。新华社文本指的是CCL 语料库中收录的自2001 年 10 月至2004 年9 月的新闻报道,我们将之称为新闻报道体,与科技语体一起作为分析书面语的语料来源。

二 “实际上”与“事实上”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

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分析“实际上”与“事实

上”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

(一)“实际上”与“事实上”所衔接的事实情况

事实是哲学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也是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借鉴刘复兴[12]、李金锴[13]的观点,将事实分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类。事实判断是对事物本身事实的描述和指称判断,如“这花是红的”;价值判断是对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判断,如“这花很美”。二者的区别在于是以陈述客体性的事实为主,还是以陈述主体性的事实为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事实判断陈述的内容是对陈述对象本身的了解,因而都是描述性判断。价值判断所表达的却是陈述者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因而多是规范性判断。从表实程度来说,事实判断要高于价值判断。

“实际上”在日常谈话体有200 例语料,其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74 例,占总数的37%,如例(1);衔接价值判断的有 126 例,占总数的63%,如例(2)。

(1)陈鲁豫:对,正如那最初的一吻。

贾樟柯:对,但实际上没经历过。

(鲁豫有约2011-01-20)

(2)赵宝刚:他这个人我了解他,他实际上是,他情感蛮脆弱的,所以我对他还是基本上说比较保护的。

(鲁豫有约2012-02-07)

在科技语体的620 例语料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243 例,占总数的39%,如例(3);衔接价值判断的有377 例,占总数的61%,如例(4)。

(3)这则消息表明:阿富汗实际上已被苏军占领。

(自然科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4)我们知道,程序的复杂性是程序可理解性的另一种度量方法。实际上,程序如果越复杂,人们就越难理解它。

(自然科学/实用软件)

“实际上”在新闻谈话体中有308 例语料,其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139 例,占总数的45%,如例(5);衔接价值判断的有 169 例,占总数的55%,如例(6)。

(5)周锡玮:那后来这个日本人,不晓得这个船长跟这个船1跟钓客中间他们做了一件事情,他们当时实际上去拍一个纪录片,就是钓鱼整个的纪录。

(海峡两岸/2008-07-15)

(6)主持人:我们看到中间人金纪玖和陈水扁的这张合影是在陈水扁的办公室照的,那么启楷据你的了解,一般人能不能够进去陈水扁的办公室,那么从这中间是否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

张启楷:金纪玖跟陈水扁的关系实际上是蛮密切的。

(海峡两岸/2008-10-02)

“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体中有3883 例语料,其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1879 例,占总数的48.4%,如例(7);衔接价值判断的有2004 例,占总数的51.6%,如例(8)。

(7)印度民航部长侯赛因4 日凌晨宣布,3 日深夜传出的印度联合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 客机被劫持的消息不属实,飞机实际上没有被劫持,完全是因误会引起的。

(新华社2001年10 月新闻报道)

(8)巴希尔当晚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苏丹政府相信各方能够在解决达尔富尔问题上达成一致,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复杂,目前之所以显得复杂,就是由于外国势力的干预。

(新华社2004 年8 月新闻报道)

我们将“实际上”在不同语体中的表实情况总结为表1,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际上”衔接价值判断的比例高于衔接事实判断的比例。衔接事实判断的比例在以新闻为主的两类语体中有所提高,与价值判断的比例大体对等。

“事实上”在日常谈话体中有23 例语料,其中事实判断的语料有13 例,占总数的57%,如例(9);衔接价值判断的有10 例,占总数的43%,如例(10)。在科技语体的249 例语料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 109 例,占总数的44%,如例(11);衔接价值判断的有140 例,占总数的56%,如例(12)。在新闻谈话体中有740 例语料,其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519 例,占总数的70%,如例(13);衔接价值判断的有221例,占总数的30%,如例(14)。在新闻报道体中有2051例语料,其中衔接事实判断的语料有1132 例,占总数的55%,如例(15);衔接价值判断的有919 例,占总数的45%,如例(16)。

(9)事实上美国也做到了,现在捉拿本·拉登,不仅是捉拿还击毙了他,所以接下来美国对阿富汗战场怎么样的进行,您的观察呢?

(鲁豫有约/2011-05-03)

(10)郑渊洁:《童话大王》杂志,是每个月都要交稿的嘛,这个时候事实上他和我在一起,还是会影响我的进度的,我觉得。

(鲁豫有约/2012-12-22)

(11)两人讨论过离婚,但安妮的天主教信仰和昂贵的手续费事实上阻止了这件事的发生。

(自然科学/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12)而勾股定理在科学、技术、工程上的应用更是不胜枚举。事实上,勾股定理在现代的应用范围是任何数学定理所不可比拟的。

(自然科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3)王鸿薇:因为不管是“中华邮政”也好,或者是中正纪念堂也好,事实上他们当时都是三读立法通过,也就是说,这两个单位的存在,并不是因为行政主管机关一句话说,你叫张三或者是李四,而是他们的名字都是有法源依据的。

(海峡两岸/2009-01-18)

(14)凌启尧:如果是您不急的话,您会往右边靠;如果说您着急,往左边站,往左边的方向你可以行走。我们强调的部分,基于大家的安全考量,我们是呼吁大家紧握扶手,站稳踏阶,其实这个部分事实上是很重要的。

(海峡两岸/2011-01-16)

(15)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香港话剧团,是两地话剧界的“中流砥柱”。事实上,两地早在3 年前就约定排演《求证》,但毛俊辉当时身患重症。

(新华社2004 年12 月新闻报道)

(16)受传统文化和思维惯性影响,在普通人看来,中国古代女性既缺少爱情自由,又坚守着保守的情爱观念,在情感表达和婚姻生活上,往往是逆来顺受,表现得“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可事实上,她们并非如此委婉。

(新华社2004 年3 月新闻报道)

我们将“事实上”在不同语体中的表实情况总结为表2,详见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事实上”除在科技语体中外,在其他三种语体中衔接事实判断的比例都居多,甚至在新闻谈话体中占到70%,与“实际上”相比,它的表实程度更高。

(二)语义、句法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立场表达特点之间的关联

“实际上”在日常谈话体中共有200 例语料,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在日常谈话体中,表关联的语料最多,共有164 例,占其总数的82%。根据其句法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位于句首,引导新信息,表发起立场,如例(17);一种位于句中或句尾,强调言者的表实性,表插入立场,如例(18):

(17)孙全洪:到了星期天我们就带他到公园,他也非常喜欢去,总之他三岁的变化比较大。我们也期望他以后有更大的变化,盼望他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健康的身体。盼明年的十二月一号,为我们,我们共同为他庆祝四周岁的生日。实际上刚才鲁豫主持人,也把这个写的给大家通读了一下,实际上我当时记的这一切整个过程是非常真实的,描述他自己在成长过程当中呢,跟两岁的一些变化。

(鲁豫有约/2012-09-13)

(18)陈鲁豫:他的年纪比你小一点,但他实际上心里面比你要成熟,我觉得。

(鲁豫有约/2013-11-12)

例(17)中的两个“实际上”都引导出了新的信息,引导了谈话的方向。在句法上一般位于句首,常出现的语境有两种:(一)引导新信息的出现,将话题转向相关的内容上去,如例(17)。(二)言者回答对方所提问题时,用它来引导其所回答的内容。

例(18)中“实际上”与“但”共现,其中“但”承担了逻辑上的语义转折功能,“实际上”则表达言者所认定的事实,多带有主观性,明确其主观立场。此时,“实际上”一般位于句中,但也有位于句尾的情况,在日常谈话体中共有5 例中的“实际上”位于句尾。

其次是表补注,共有30 例,占总数的15%,如例(19),表补充立场;表对比的只有6 例,占总数的3%,如例(20),表修正立场。

(19)陈鲁豫:是吧。而且我觉得人人心存善念就会立地成佛。其实佛教是门学问而不是迷信。它是教给大家就是说什么样是好的,实际上也没什么神奇的,人人都是佛人人皆佛。

(鲁豫有约/2011-12-21)

(20)吴春力:我们就想办法慢慢地接近,已经问到了那一户人家,就是到他家门口了,问到了,我们说某某某是不是住这里?她说不是。实际上我们问的就是那个人的他的母亲,她都说他家不是这里。

(鲁豫有约/2012-02-21)

“实际上”在科技语体的624 例语料中,表关联的语料最多,共有413 例,占总数的66%,与日常谈话体不同的是,此时“实际上”位于句中的多,如例(3);位于句首的少,如例(4)。表补注的有 180例,占总数的29%,如例(21);表对比的有31例,占总数的5%,如例(22):

(21)阿拔斯王朝灭亡后,埃及苏丹拥立阿拔斯家族后裔为哈里发,实际上只是傀儡。

(自然科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2)英语采取一步法,使用at、on、in 这些前置词,它们表面上均一,实际上分别代表一个、两个、三个向度。

(语言学论文/023)

“实际上”在新闻谈话体中共有308 例语料,通过语料分析,发现表关联的语料最多,共有281例,占总数的91%,此时多位于句中,表插入立场,如例(5)和例(6)。其次是表补注,共 18 例,占总数的6%,如例(23),表补充立场;表对比的只有9 例,占总数的3%,如例(24),表修正立场。

(23)徐光裕:我认为是这样,他们的确看上去非常热乎,而且也非常热闹,实际上是各有所图。

(海峡两岸/2010-08-10)

(24)张启楷:大家可能以为这8 个人是随便找的,实际上不是,我们开玩笑说他是八仙过海,甚至都是重量级的“立法委1”,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功能。

(海峡两岸/2008-01-22)

“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体中共有3883 例语料,通过语料分析,发现表关联的语料最多,共有3348例,占总数的86%,多位于句中,表插入立场,如例(8);其次是表补注,共有535 例,占总数的14%,如例(7),表补充立场。

我们将“实际上”在不同语体中的语义分布总结为表3,详见表3。

“实际上”在科技语体中,表补注的比例与其他语体相比较大,此时“实际上”更多的是担任衔接功能将前后语义的逻辑关系衔接起来,表补注;只有当有其他语言成分(如“然而”“但”等)也可以承担衔接功能时,“实际上”才表关联,因此表关联的比例与其他语体相比有所下降。在日常谈话体中,由于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在回答对方所提问题或阐述某一问题时常表关联,以保证话轮的顺畅进行。在新闻谈话体和新闻报道体中,“实际上”多用于解说某一新闻现象时。不同语体各自体现的语境和特点使得它们在各自的语用功能上也有所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四种语体中,表关联都是主要的语义,但出现的语境仍有差异。在两种谈话体中,常出现的语境有两种:一种是表达言者的观点,常与“觉得”共现;一种是言者在叙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事实时对某一点作出的主观说明。在两种书面语语体中,常出现的语境是作者在阐述某一话题时对它进行更为准确的论述,这也与书面语中对所阐述问题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密切相关。

“事实上”在日常谈话体中共有23 例,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在日常谈话体中,表关联的最多,共有 18 例,占其总数的78.3%,如例(9)和例(10);表对比的只有1例,占总数的4.3%,表补注的有4例,占总数的17.4%。

“事实上”在科技语体中共有249 例,其中表补注的语料最多,共有167 例,占总数的67.1%,如例(12);其次是表关联,共有80 例,占总数的32.1%,可位于句中或句首,如例(11);最少的是表对比,共有2 例,占总数的0.8%。

“事实上”在新闻谈话体中共有740 例语料,其中表关联的语料最多,共有728 例,占总数的98.4%,如例(13)、例(14)。表补注和表对比的都很少,分别只有9 例和3 例,占总数的1.2%和0.4%。

“事实上”在新闻报道体中共有2051例语料,其中表关联的语料最多,共有1041例,占总数的50.8%,如例(15);其次是表补注,共有 1001 例,占总数的48.8%,如例(16);最少是表对比,有9 例,占总数的0.4%。

我们将“事实上”在不同语体中的语义分布总结为表4。

“事实上”在谈话体与书面语中的语义差异比较大的集中在表补注和表关联两方面。在谈话体中,“事实上”常与其他表示逻辑衔接的词语(如“但”“而”等)共现,此时其主要功能为传达言者对所表述事实的确定性,因此较多表关联。而在科技语体中,“事实上”常位于句首,对前文所述的话题进行补充说明,因没有与其他连词共现,故篇章的逻辑衔接功能主要由它来承担,表补注阐释功能。在新闻报道体中,表补注与表关联的比例几乎持平。

“实际上”与“事实上”的句法情况在前文的语料中已有体现,在此将二者句法分布情况分别列为表5 和表6。

由此可见,“实际上”无论是在谈话体还是科技语体中都是位于句中的比例较大,其中在谈话体中还有少数位于句尾的情况,表关联;“事实上”在谈话体中位于句中的比例较大,而在科技语体和新闻谈话体中位于句首的比例较大。这些特点与它们在不种语体中的语义分布情况相互照应。“实际上”在四种语体中表关联的比例都比较大,此时表插入立场,这种特点与其位于句中的句法特点相照应。“事实上”在谈话体中多表关联,因而位于句中的比例较大,在科技语体和新闻谈话体中多表补注,此时表补充立场,因而位于句首的比例较大。

表4 “事实上”在不同语体中语义分布表

表5 “实际上”在不同语体中句法分布表

表6 “事实上”在不同语体中句法分布表

由于互动特点与语义相关联,我们可以结合二者在不种语体中语义分布情况来看二者互动特点。根据Du Bois 的立场三角理论,立场表达行为含立场主体1、立场主体2 和立场客体三个元素,同时又含三个子行为,包括评价(evaluate)、定位(position)和结盟(align)。立场表达是一个言语互动的过程,通过主体间的协商、合作共同构建[14]。“实际上”在不种语体中都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间的互动;此时两个立场主体间多呈无冲突对立的关系,一致或相对的情况都很少。“事实上”在谈话体中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且二者之间无明显的一致或对立情况,多不明确;在书面语中多体现立场主体与立场客体之间的互动,但也同时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此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多为趋异的,与多表补注这一语义特点相对应。

三 “实际上”与“事实上”的异同

根据语料分析,二者的异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使用频数

我们分别统计了二者在不种语体中的语料数,发现总的来说“实际上”语料频数高于“事实上”。不过语体在其中也有所影响。在日常谈话体、科技语体和新闻报道体中,“实际上”的使用频数都高于“事实上”,但在新闻谈话体中“事实上”的使用频数高于“实际上”,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哪个词的频数最大,而且同一个词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频率也不一样,“实际上”在新闻报道体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科技语体。“事实上”在新闻报道体和新闻谈话体中的使用频率也远高于在日常谈话体中的使用频率。

(二)语义类别及分布

虽然二者都可表对比、补注和关联,但在语体分布方面有所不同。在日常谈话体和新闻谈话体中二者主要表关联,但科技语体和新闻报道体中,“事实上”表补注的比例显著增加,而“实际上”仍主要表关联,不过其表补注的比例相较于其在日常谈话体中的比例有所增加。

(三)表实程度

总的来说,二者在衔接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比例上大体均衡,只是在个别语体方面稍有不同。如果将二者在不同语体中衔接两种事实类型的比例相比,可得出二者在表实程度上的细微差异,即“事实上”>“实际上”,这一点在新闻谈话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四)立场表达特点

“实际上”和“事实上”在日常谈话体中,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间的互动,且两个立场主体间呈趋同或无冲突对立的关系;而在科技语体中,“事实上”主要体现的是立场主体1与立场客体之间的关系,且两个立场主体间呈对立、趋异或补充的关系,“实际上”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间的互动,且两个立场主体间多呈无冲突对立的关系,趋同或趋异的情况都很少。

从使用频率、语义类别、表实程度、立场表达特点等不同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之后,发现这些角度之间其实是有关联的。例如,在科技语体中,“实际上”主要表关联,这与其在此语体中的句法分布是相关的,因为此时它主要位于句中。位于句中与表关联时的明确立场主体的观点或立场是相照应的,此时在立场互动方面即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且二者呈中立的无对立或补充的关系。

本文根据语料统计分析了“实际上”与“事实上”在不种语体中的分布情况:“实际上”无论是在哪种语体中都是位于句中的比例较大,在语义上多表关联,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间的互动。“事实上”在谈话体中位于句中的比例较大,多表关联,主要体现的是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而在两种书面语体中位于句首的比例较大,多表补注,多体现立场主体与立场客体之间的互动,但也同时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之间的互动。然后从使用频数、语义类别、表实程度、立场互动特点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这些角度之间存在关联性。

猜你喜欢
语体语料总数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