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清热解毒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研究

2020-04-10 08:02刘冰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感消失用药

刘冰冰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广东清远 5115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门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病,患者多伴有发热、流涕鼻塞、咽干咽痛、四肢酸痛、头痛等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身体上的不适感,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医上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归为“外感发热”的范畴,而引起外感发热病原体的种类较多,根据病原体特异性进行治疗的难度大,目前主要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西医上多采用退热治疗,但单纯退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3]。外感清热解毒方是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拟定的治疗方剂,在外感发热治疗上有广泛应用。现选取我院接诊的2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评价外感清热解毒方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8年4~9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诊断与治疗的2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120例。观察组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6~65岁,平 均(35.2±2.2)岁;来 院 时 平 均 体 温 为(38.78±0.21)℃。对照组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17~64岁,平均(35.3±2.4)岁;来院时平均体温为(38.54±0.36)℃。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6]:(1)所有患者来院时均伴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干咽痛、发热畏寒、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经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体温均在38℃以上,西医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中医上诊断为外感高热;(2)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治疗药物均无禁忌证或过敏史;(3)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且均为急性发病,发病至来院就诊时间未超过48h;(4)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可积极配合完成治疗;(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7]:(1)合并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2)因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感染疾病导致的发热;(3)合并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4)有恶性肿瘤病史。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酚氨咖敏片(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62021139)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共用药3d。

观察组给予酚氨咖敏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增加外感清热解毒方治疗,方剂组成:粉葛15g、柴胡10g、防风10g、桔梗10g、苦杏仁10g、白芷10g、苦地丁30g、感冒清热冲剂(协定处方)1包、紫苏叶10g、荆芥10g、薄荷6g、芦根30g。水煎服,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用药,各150mL,共用药3d。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8-9]:经治疗3d内,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判定为显效;治疗3d内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体温较治疗前降低,判定为有效;患者接受3d治疗各项症状和体征仍无显著改善,甚至病症加重,体温未降低或升高,治疗效果判定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评估两种用药方案的治疗有效性。

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进行准确记录,并对各项时间指标进行组间比较。(2)汇总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过敏发生率+头晕发生率,评估两种用药方案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各项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是医院门诊接诊的主要疾病类型,中医上将其归为“外感发热”的范畴,西医上主要采用退热等常规对症治疗,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上对于外感发热由多年的治疗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10-12]。

本研究旨在评价外感清热解毒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效果,研究过程中将外感清热解毒方与常规西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经研究发现,外感清热解毒方的治疗优势显著,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绝大多数患者用药3d内的症状和体温有显著改善;第二,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更短,患者的起效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相对较短;第三,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期间仅有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未经针对性干预和处理均自行消失。本研究充分体现了外感清热解毒方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剂中的粉葛可止渴止泻、解肌退热、养阴生津;柴胡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和解表里;防风可祛风解表、发散风热、胜湿止痛;桔梗可祛痰排脓、清热解毒、镇咳抗炎[13-14];苦杏仁可降气、止咳、平喘;白芷可祛湿生肌、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苦地丁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紫苏叶可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荆芥可祛除风湿、解表镇痰;薄荷可发汗解热、疏肝理气、利咽止痛;芦根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祛风和解、健脾理气之功效[15-16]。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综上所述,采用外感清热解毒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外感消失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
产后外感高热辨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