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0-04-10 08:03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类似物聚乙二醇卡韦

王 健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一科,湖北荆州 434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且临床有慢性肝炎的表现者。乙肝病毒主要作用于损害患者的肝细胞,造成肝细胞纤维化和细胞炎性反应等病变[1],引起患者出现畏食、乏力、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2],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但单用二者治疗乙肝的效果常不理想。近年来,更多学者[4-5]发现应用干扰素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的疗效显著。故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干扰素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试验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10.3)岁,病程0.5~12年,平均(5.24±1.68)年;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20~65岁,平均(40.3±10.6)岁,病程1~12年,平均(5.58±1.9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拟定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5年版)》[6]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6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药物的治疗;(3)治疗依从性良好;(4)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伴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或功能不全者;(3)伴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4)伴精神病史或近期服用过精神类药物者;(5)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6)不愿参与调查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20174006)180μg/次,1次/周,皮下注射,患者均治疗48周。

试验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20174006)180μg/次,1次/周,皮下注射;另给予恩替卡韦(北京贝丽莱斯生物化学有限公司,H20133149)0.5mg/次,1次/d,口服。且患者于恩替卡韦持续给药3个月后停药,干扰素则持续给药48周。

1.4 观察指标

(1)选择南京颐兰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ALT、AST、TBIL水平);(2)血清ALT复常率(血清ALT<40U/L),ALT复常率=ALT复常的例数/总例数×100%;(3)血清HBV DHA转阴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HBV DHA转阴率=HBV DHA转阴例数/总例数×10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观察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发生发热、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头痛等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肝功能指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血清ALT复常率、血清HBV DH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的血清ALT、AST、TBIL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复常率、HBV DHA转阴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ALT复常率和HBV DH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①t=5.249,①P=0.00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t=10.044,②P=0.00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t=7.580,③P=0.000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复常率、HBV DHA转阴率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中发热2例,头疼2例,恶心呕吐5例,粒细胞减少8例,骨髓抑制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8%;对照组中发热3例,头疼2例,恶心呕吐6例,粒细胞减少9例,骨髓抑制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9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4,P=0.461)。

3 讨论

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则如下: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在最大程度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组织炎症,降低肝细胞炎性坏死和肝纤维的发生率[7-9],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7-8]。目前国际公认的抗乙型肝炎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有临床研究[9-10]表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常不持久,干扰素能进行免疫调节但耐药性较差;而核苷类似物仅具有抗病毒作用,不能进行免疫调节。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学者研究[11-12]发现:联用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增强抗病毒作用,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增强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来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V DHA转阴率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单用药无明显变化。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的协同作用有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是由聚乙二醇及重组干扰素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种长效干扰素,作用于人体时,可结合肝细胞表面受体、激活肝细胞的信号传导的功能,达到调节细胞内多种生化反应的目的[13]。此外,该药还能够明显抑制HBV的自我复制及增殖作用,提高免疫细胞的杀伤效果,具有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4]。恩替卡韦是一种治疗乙型肝炎较为普遍的核苷酸类似物,能明显抑制HBV多聚酶的活性,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同HBV多聚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进行竞争,从而有效抑制HBV的增殖,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5]。基于二者对肝细胞的药理和作用机制不同,联合用药协同作用更为显著,能明显增强患者的抗病毒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V DHA转阴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类似物聚乙二醇卡韦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一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含量
口服降糖药联合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键凯科技(688356) 申购代码787356 申购日期8.13
聚乙二醇为软段聚氨酯自修复涂层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