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行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探讨

2020-04-10 08:03陈宏波高春燕温柔正子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胎头初产妇体位

陈宏波 高春燕 温柔正子

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广东深圳 518000

分娩是产妇使婴儿脱离母体的必经过程,属于复杂的生理过程,羊水、精神状态、胎位、产力、产道情况、疼痛程度均会对分娩的安全性以及顺利程度造成影响[1]。且初产妇受无经验、对疼痛的恐惧等因素影响,分娩过程中会出现害怕、紧张等负性情绪,对分娩的进程有较大影响[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镇痛的认可度增加,分娩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佳效果[3]。且经临床研究发现,分娩过程中的体位对分娩的进程也有较大影响,现为探究将分娩镇痛与自由体位分娩联合应用,特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102例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7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年龄22~32岁,平均(27.0±1.8)岁。孕周38~40周,平均(39.54±0.40)周。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19例;对照组51例,年龄21~33岁,平均(27.2±1.8)岁。孕周38~40周,平均(39.52±0.39)周。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20例,初中及以下20例。本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监督下实施。两组产妇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4]:(1)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单胎足月首次分娩;(3)不存在异常胎位;(4)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排除标准[5]:(1)中途放弃自由体位配合;(2)伴精神疾病、血液疾病、严重心肺疾病、妊娠期高血压者;(3)不适宜行阴道分娩(如伴骨盆狭窄)者。

1.2 方法

产妇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助产护理,将分娩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向产妇介绍,给予充足的水分、营养补充,对胎心以及宫缩情况密切监测。进入产房后,给予产妇低频脉冲理疗镇痛,采用脉冲电流疗法,脉冲仪由广州市凡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P0-9612。于产妇两子宫角位置分别贴上一个低频电极贴,腰椎旁开4~7cm处贴上两个低频电极贴,治疗半小时后暂停半小时,以此为一个循环,使产妇感觉到肌肉收缩与震颤,并出现麻刺舒适感,交替进行刺激与放松直至宫口扩张至6cm,再给予持续电刺激至分娩结束。

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第一产程将产妇调整为仰卧位以及侧卧位体位,待宫口全开进入第二产程后,将产妇调整为夸张截石位以及截石位,指导产妇如何用力、呼吸,至分娩结束。

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先将自由体位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向产妇详细介绍,并将以往临床产妇分娩中应用该体位分娩的成功案例向产妇列举。结合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感受选择相应的体位,包括侧卧位、跪位、坐位、蹲位、站位等。再于第一产程过程中,指导产妇如何利用分娩球,能在分娩球上调整体位,并完成交替体位活动,确保分娩过程的舒适度。如产妇采取跪位,则将分娩球用双手环抱,将软垫置于膝部下方,将分娩球与头部贴合,身体倾斜于前方,并将身体前后晃动;如产妇采取坐位,可指导产妇左右晃动、上下弹坐。无论产妇选取何种体位,均应有护理人员在旁边陪护,做好安全管理,以防其发生摔倒等不良事件。第二产程开始后,可选用软枕、扶手等相应支撑工具辅助产妇选择相应的分娩体位。如产妇采取坐位,可让产妇在产床中坐起,将双脚搭于支架上成垂直状,支撑点为背部,并与用力产轴作用在一个水平面;如产妇采取站位,则让其握住支撑点站在产床旁,胎头拔露后将体位更换为仰卧位将分娩完成;如产妇采取蹲位,将产床的床头抬成直角,让产妇以床头为支撑点,胎头拔露后将体位更换为仰卧位将分娩完成;如产妇采取跪位,将双足放置在床面上,上身直立,可采用双腿跪或单腿跪,胎头拔露后将体位更换为仰卧位将分娩完成;如产妇采取侧卧位,将前胸与床面贴合,与胎背同侧卧,胎头拔露后将体位更换为仰卧位将分娩完成。

1.3 疗效评定标准[6]

采用McGill疼痛评定量表对产妇开口至最大时的镇痛效果进行评定,包括PPI现在疼痛状况,VAS视觉疼痛评分以及PRI疼痛指数。其中PPI满分5分,VAS满分10分,PRI满分45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疼痛程度越低,镇痛效果越佳。记录两组产妇的不同产程时间。比较分娩方式(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自然分娩)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产程耗时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的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产程耗时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不同产程耗时情况比较(± s)

?

2.2 两组镇痛效果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PPI、VAS以及PRI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s,分)

表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s,分)

?

2.3 两组分娩方式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钳助产率以及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分娩方式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传统产妇分娩过程中,主要采取的体位为仰卧位体位,医护人员可更好的监测胎心情况以及观察产程进行情况,但长时间的仰卧位,对子宫有较强的压迫感,使回心血量降低,并限制盆骨可塑性,使产程延长[7-8]。现发现自由体位可规避上述缺点。

本研究表明,联合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程的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PPI、VAS以及PRI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钳助产率以及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低频脉冲理疗分娩镇痛是通过电刺激局部皮肤,使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肌肉收缩速度提高,促进患者盆腔血液循环改善,使产妇的宫缩强度增加,宫缩更为规律,宫口开大速度得以提高,并缓解分娩疼痛感,降低了因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发生情况[9-10]。而自由分娩是指在分娩时借助分娩球等外力,对体位的限制解除,根据产妇的情况,让产妇选择舒适的体位,并由助产士指导进行体位调整,使骨盆经线提高,使骨盆更好的修复[11-13]。调整胎儿时角度更佳,并使骨盆倾斜程度降低,使子宫血流降低,提高胎儿供氧情况[14]。且在产程进展过程中,自由体位可通过重力作用,使宫缩间歇期缩短,缓解疼痛感,进而使产程缩短,更利于自然分娩[15]。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将分娩镇痛与自由体位分娩联合应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胎头初产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使用改良式托取胎头法治疗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的效果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徒手旋转胎头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