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应用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4-10 08:03陈建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顺产助产盆底

陈建丽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惠东 5163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妇产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盆底肌力减弱、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等症状[1-2];有研究表明,妊娠及分娩方式与盆底功能障碍发病有很大的关系,且自然分娩较剖宫产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症状严重,但选择剖宫产减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尚存在争议[3-4]。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各组恢复情况,明确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对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258例产后42d诊断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诊断标准参考第9版《妇产科学》;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197例)、剖宫产组(39例)、产钳/胎吸助产组(22例)。顺产组平均年龄(29.1±4.2)岁,分娩前体质指数(27.39±5.25)kg/m2,新生儿体重(3.51±0.76)kg,产次(1.21±0.45)次;剖宫产组平均年龄(29.4±4.4)岁,分娩前体质指数(28.67±7.60)kg/m2,新生儿体重(3.47±0.75)kg,产次(1.33±0.51)次;产钳/胎吸助产组平均年龄(29.6±4.2)岁,分娩前体质指数(28.56±6.28)kg/m2,新生儿体重(3.72±0.54)kg,产次(1.22±0.44)次。纳入标准:(1)初产妇、足月、单胎;(2)无严重基础疾病;(3)产前盆底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患有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2)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不同组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比较(± s,μV)

表2 不同组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比较(± s,μV)

?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为期3个月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电刺激生物反馈法:采用法国PHENIX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取半卧位,将治疗仪头部置入阴道内,电刺激强度从0mA逐渐增加,以患者感盆底肌肉开始收缩为止,采用盆底肌电信号测定和记录产妇盆底肌肉的舒张与收缩功能,在刺激治疗进行10s后可以指导患者自主收缩盆底肌肉,每次30分钟,3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Kegel训练:指导患者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肉进行收缩锻炼,嘱吸气的同时收缩肛门,呼气的同时放松肛门,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5次。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并再次评估各项观察指标。(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5]。①痊愈:盆底肌力恢复正常,无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症状消失;②有效:盆底肌力显著提高,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和尿失禁症状显著改善;③无效:盆底肌力无明显提高,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和尿失禁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盆底肌力评价。采用法国PHENIX康复治疗仪对患者盆底肌肉相关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采用振幅表示强度(单位:μV),用来评估患者盆底肌活动能力。(3)盆腔脏器脱垂情况。评估标准参考第9版《妇产科学》。(4)尿失禁情况。评价标准参考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当大笑、打喷嚏、咳嗽及运动等情况下出现不自主漏尿为尿失禁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三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产钳/胎吸助产组(P<0.05),见表1。

2.2 不同组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比较

三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除产钳/胎吸助产组,顺产组和剖宫产组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较治疗前显著增强(P<0.05),见表2。

表3 不同组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比较[n(%)]

2.3 不同组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除产钳/胎吸助产组,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盆腔脏器脱垂总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3。

2.4 不同组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尿失禁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除产钳/胎吸助产组,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尿失禁情况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4。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后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妊娠和分娩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盆底功能障碍对患者虽不会造成生命威胁,但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研究显示,不同的分娩方式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关系有所不同,阴道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其可对盆底支持结构造成损伤,导致肌力下降,甚至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症状,而剖宫产则对盆底支持结构有保护作用[6-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产钳/胎吸助产组;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闫梅等[8]对303例产后盆底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造成的盆底障碍有显著的近期疗效,但对于引导侧切、器械助产引起的盆底障碍患者需要加强治疗。

电刺激生物反馈法主要是通过治疗仪,采用不同频率的电流通过放置于阴道的电极对盆底肌进行刺激,调高盆底肌肉的张力,促进盆底肌的收缩;通过压力曲线、肌电图等形式将肌肉活动信息反馈给患者,让产妇了解Ⅰ类和Ⅱ类肌肉的收缩,区分腹部和会阴的收缩,随时调整在盆底肌肉训练时的强度和方法,使患者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通过电刺激尿道括约肌收缩和抑制膀胱收缩,改善尿失禁症状[9-10]。Kegel训练法是患者通过有意识地对肛门括约肌、肛提肌等盆底肌肉进行反复的收缩和放松锻炼,可以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尿道和膀胱颈的位置,缓解尿道括约肌功能的受限情况,增加尿道阻力[11-12]。

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剖宫产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顺产患者低,但经康复治疗后,顺产患者各种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显著改善,其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剖宫产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不能将剖宫产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作为剖宫产指证,产后实施康复治疗,可以使顺产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得到治疗恢复[13]。产钳/胎吸助产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盆底肌力、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情况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效果有限。其可能原因是采用器械助产可能加重损伤会阴深层肛提肌、会阴浅层组织、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而这些损伤经康复治疗后恢复缓慢或不能得到恢复,提示应对产钳/胎吸助产的患者加强治疗方案和随访[14-15]。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均有疗效,可以改善盆底肌力状况,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症状。对产钳/胎吸助产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强化疗程。

猜你喜欢
顺产助产盆底
护理干预在产科自然顺产孕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