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2020-04-10 08:04郑燕兰简爱华朱海引冯艳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入院住院疾病

郑燕兰 简爱华 朱海引 冯艳玲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湛江 524000

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常见,患者往往入院时病情严重,或有呼吸困难,或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抢救[1]。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尤其需要护理上协助医生共同完成住院期间的治疗。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护理措施,它总结了护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方案、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2]。我院选取了在呼吸内科住院的9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观察到其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91例,所有患者均经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3]。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1±9.4)岁,平均病程(8.7±2.4)年,合并症类型:糖尿病2例,冠心病3例,肺动脉高压6例,高血压1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8.2±9.8)岁,平均病程(9.4±2.9)年,合并症类型:糖尿病3例,冠心病4例,肺动脉高压5例,高血压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族史、文化、病情、病程以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神志清楚,能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沟能;(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能保证配合完成本研究工作;(3)生命征稳定;(4)无精神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的药物过敏史等。

1.3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2)病情危重需要抢救治疗;(3)无法沟通;(4)中途自动退出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制定完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安排专责护理人员在护理评估、执行医嘱、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四方面进行全面护理[4]。

1.4.1 护理评估 在入院的第1~3天,首先对患者的入院方式、病史、生命体征、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带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等管路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每天记录体温、血压、呼吸、心率、血氧状况。每天评估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皮肤状况、心理状态,管路是否通畅[5]。

1.4.2 执行医嘱 入院时遵医嘱进行COPD患者常规护理,级别护理,控制性氧疗,必要时行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吸痰护理[6]。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祛痰剂等,维持静脉通道(浅静脉留置)、静脉和口服给药,抽血化验,生活护理等。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1.4.3 护理措施 入院后给患者介绍病区环境,本科设备设施,本科的规章制度,包括留置痰液,大小便的地方等。住院期间遵医嘱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1~2L/min。

雾化治疗时指导患者取坐位雾化,指导患者坚持进行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训练。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增加患者活动耐量。指导患者排痰量,先向患者解释排痰的作用,指导患者如休进行有效排痰;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病情,按疾病炎症发生的解剖位采取适当体位,进行有效体位引流,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与他们共同商量制定肺康复计划,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每次出去锻炼活动前,先让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预活动,然后在床边活动,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外出检查,上厕所时要有家属等专人陪同,保证安全。

1.4.4 健康宣教[7]教育患者本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预防急性加重的方法措施,避开诱发因素。指导鼓励患者戒烟,远离粉尘接触。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签署住院协议书,青霉素皮试知情同意书等。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按时服药,适度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5 评估方法

1.5.1 BADL、FIM及SGRQ问卷评分 分别在入院和出院当天用BADL、FIM及SGRQ问卷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辅助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于出院4周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病情。(1)BADL评分[8]:分别从冼澡、上下楼梯、转移、活动、穿衣、进食、大小便、如厕、修饰等方面进行评分,分为0、5、10分档次,能力越好,得分越高。满分为100分。(2)FIM评分[9]:按社会认知、交流、行进、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等方面进行评分,每项分值由低到高为1~7分,总分由低到高为18~128分。(3)SGRQ评分[10]:分别从呼吸症状、活动状况、疾病影响三方面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严重程度分为5个档次,最后权重打分。

1.5.2 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别。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DL和FIM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BADL评分和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B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入院时、出院时BADL评分、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DL和FIM的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BADL和FIM的评分比较(± s,分)

?

表2 两组患者SGRQ问卷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SGRQ问卷评分比较(± s,分)

?

2.2 两组患者SGRQ问卷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状况、疾病影响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两组呼吸症状、活动状况、疾病影响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路径可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组内总分比较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呼吸症状、活动状况、疾病影响比较观察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更好地减少COPD患者医疗耗费支出。见表3。

3 讨论

COPD的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COPD患者建立起的一套标准化护理模式。我们通过循证学依据,以预期的护理流程、护理成本为目的,制定出有严格护理程序、护理时间的制度,由专责护士负责,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护理办法[11]。本研究通过护理评估、执行医嘱、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四大模块的组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临床护理路径。它强调把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融合到标准化的护理模式中,减少康复延迟,医疗资源浪费,使患者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12]。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s)

?

分责到人是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关键。组长需要负责确定患者是否进入临床路径,指导各级护理人员工作并保证路径的安全实施。每天需要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宣教,告知路径的实施,指导患者遵行路径以达到预期护理效果。并且要在不断的实施中完善路径实施的每一细节[13]。

COPD临床护理路径有其异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如COPD患者以气喘为主,而雾化治疗是COPD治疗的关键。进入临床路径后,患者往往需要每天三次的雾化治疗。雾化药物的配制、雾化的间隔时间、持续时间、雾化的体位、质控、分配的护理人员都在路径中快速有效实施。在路径实施前,护士工作中很多时间是忙、乱、差的。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人员有了完整的护理计划,护理时更具有专科特色,路径时时刻刻对护理人员起到监督与指导的作用[14]。

在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患者的良好反馈,患者在入院后均清楚自己在医护的配合上需要做的工作,医患之间得到很好的沟通、反馈与合作。

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观察组COPD患者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和辅助生活活动能力在出院时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很多患者入院时无法自解大小便、穿衣、下床活动,自理能力很差。经过护理后,能较快达到病情缓解的效果。在对呼吸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专业评估问卷SGRQ中,患者活动能力提高,由疾病带来的生活不便也减少,气喘症状改善。因此,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

因此,对COPD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是减少医疗支出,同时可以使患者病情较快缓解,生活质量提高[15]。未来,更加完善的COPD临床护理路径应得到更好、更深入的推广。

猜你喜欢
入院住院疾病
妈妈住院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