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2020-04-10 08:05潘裕羚陈笑梅蔡立春胡佳韵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室精细化

潘裕羚 陈笑梅 唐 敏 蔡立春 胡佳韵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江苏苏州 215000

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客观存在风险。近年来,外科手术日益精细化、微创化、复杂化,手术室作为实施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是医院护理风险较高的科室,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科室之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提升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1-2]。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在当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条件下如何优化手术护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手术运营效率,适用外科手术护理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3]。本研究为论证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61例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患者与61例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2例手术患者按照手术室护理中是否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n=61)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男、女分别32、29例,年龄24~62岁,平均(41.0±1.6)岁。对照组(n=61)行常规管理模式:男、女分别33、28例,年龄22~61岁,平均(39.7±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研究参考我国《实用外科学》相关内容,患者均意识清晰、正常交流。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障碍、造血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者;(2)术前血压、心率以及血糖控制不佳者;(3)术前存在严重感染者。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均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合医师行手术操作,遵循医嘱给予患者手术室药物干预。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手术情况详细填写手术记录,术前、术中、术后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应对手术清单物品进行核对。将患者送回病房后与管床护理人员就患者手术情况进行交接。

1.3.2 实验组 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模式内容如下:(1)术前:①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至相关科室查阅患者入院病历资料,与主治医师交流手术安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患者所需术前准备、手术流程、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围手术期遵循医嘱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术前禁水、禁食时间,清洁身体并更换病员服,取下义齿、首饰。结合压疮评估单,评估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压疮发生率,对于压疮高风险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②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沟通谈话,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在沟通过程中规范自身语言,减少使用医学术语,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向患者及其家属列举手术成功案例,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③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注意事项。对于进入手术室的实习医师和实习护理人员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保证实习医师与实习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穿戴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取七步洗手法。④术前核对手术室设备、仪器功能,核查医疗药品、器械种类、数量,并对医疗药品、器械进行签名登记。(2)术中:①室温控制在22~24℃,对患者非手术区域进行保暖覆盖,为预防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静脉输液、输血以及灌注液均进行加热,保证其加热至37℃。必要时可使用医用升温毯,以保证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保持恒定的体温,用物理的方式提高患者温度,可以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②为提升患者术中舒适度,防止患者术中体位不当或发生压疮,在为患者摆放体位时应保证床单平整,于患者身下放置大小合适的硅胶垫或海绵枕。③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外科手术类型、流程,结合手术医师手术操作进度,向手术医师准确传递相关手术器械,从而提升手术配合流程。(3)术后:①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实施无缝隙交接,协同麻醉医师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科室管床护理人员进行交接。②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结果和术后注意事项,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情绪。③手术室护理人员清点手术器械,并对其进行分类,以便于器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的清洁与清点工作。④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室进行环境整理和清洁。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出院时让其对手术室护理进行评价,临床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十分满意,满意度为十分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的和[4]。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院内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对手术室护理十分满意、基本满意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随着手术微创化、精细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对外科治疗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外科在医院医疗卫生职能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5-7]。外科手术顺利开展依赖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通力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职能的发挥对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8-9]。手术室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繁重、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优化手术室管理,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流程,对保证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10-11]。外科手术精细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相比,基于“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结合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变化特点,优化手术护理流程[12]。精细化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术前进入病房与患者沟通,可了解患者入院后第一手诊疗资料以及患者术前心理情绪状态,可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3]。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实施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术前准备依从性,避免患者因术前准备不当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核对相关手术器械,对进入手术室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可确保手术区域无菌状态,减少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术中外科手术操作安全性,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术后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管床护理人员实施无缝隙交接,可避免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记录不全、患者转运过程中跌倒、坠床[14]。

王辉等[15]临床研究显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62% VS 75.62%),本研究显示实施精细化管理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满意度为96.72%,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满意度高。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手术室精细化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