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相关性的临床价值

2020-04-10 08:06刘广交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冠脉红细胞造影

李 琳 刘广交

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一内科,广东梅州 514071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预后差等特点,会损伤患者的心功能,临床需要通过有效的辅助指标对早期疾病和预后进行判断和预测[1]。RDW可对外周红细胞体积的离散程度进行反映[2],目前临床认为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关联。本文对RDW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远期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心内科接收的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100例。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中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3]:(1)心肌梗死: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值99%百分位值;出现ST段抬高或下移情况;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2)UA:1个月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表现或加重;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图像;无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及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肌病或慢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感染的患者;存在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重大手术史或严重创伤史、输血史的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史或冠脉内支架术史的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40~81岁,平均(63.3±6.5)岁。其中包括心肌梗死组83例,UA组67例。

100例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中,男30例,女70例;年龄41~82岁,平均(63.3±6.8)岁。

1.2 方法

一般资料及病史采集:在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了解其性别、年龄以及病史,掌握其吸烟、饮酒情况。

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24h内的肘前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以及血液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电解质)。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专业的心内科介入医师进行操作,采用selding法经桡动脉穿刺,使用标准Judking法投照,记录具有双平面数字心脏成像系统的多体位投影。根据所得的冠脉造影结果鉴定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率。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判断,分为单支血管病变、双支血管病变、多支血管病变。

Gensini评分系统[4]:冠脉管腔直径狭窄程度为25%以下为1分;狭窄程度为26%~49%计为2分;狭窄程度依次为50%~74%、75%~89%计为4、8分,狭窄程度为90%~99%则计为16分,32分表示完全闭塞,得分再乘以相应系数得到总分。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的RDW水平。

分析RDW与Gensini积分、WBC之间的相关性。

随访1年,观察各组的远期预后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分析远期预后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两组之间对比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WBC、RDW、HDL-C以及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RBC、Hb、TC、TG、LDL-C、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及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RDW水平的比较

心肌梗死组、UA组患者的RDW水平均高于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9.148、13.137,P<0.05);心肌梗死组的RDW水平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623,P<0.05)。见表2。

2.3 RDW与Gensini积分、WBC之间的相关性

RDW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WBC水平的升高会促使Gensini积分增加;RDW与WBC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远期预后情况

随访1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性别、RDW、HDL-C为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见表5。

表1 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表4 远期预后情况比较[n(%)]

表5 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表2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及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RDW水平比较

表3 RDW与Gensini积分、WBC相关性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冠心病的常见急症表现,会导致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评估远期预后,能够根据风险分层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RDW是血常规中红细胞的重要指标,能对红细胞体积变异程度进行衡量,临床除了将其作用判断贫血的指标外,还用于深静脉血栓、脑血管意外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中[5-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炎症细胞因子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促红细胞成熟素生成速度造成影响[7-9],阻碍红细胞成熟,进而增加红细胞体积变异程度[10-11],导致患者血液中的RDW水平升高。本研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RDW水平相较于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更高,且RDW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说明RDW能够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反映。另外RDW水平同WBC水平为正相关,且WBC水平亦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这是因为炎症因子会对红细胞的生成、成熟进行抑制,对铁代谢损害和EPO生成进行破坏,促使未成熟的红细胞进入至血液循环中,增加了循环中红细胞体积混合数量以及RDW水平,而WBC作为炎症标志物,与斑块稳定程度有关,间接说明RDW同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型中,临床分型越不稳定的患者,RDW水平则越高,因此本研究中,心肌梗死组的RDW水平比UA组高。另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效果较差,且RDW水平以及性别、HDL-C会直接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这是因为RDW水平升高会对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2-13],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增高血流动力学应激状态,进而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14-15]。

总而言之,RDW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远期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冠脉红细胞造影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