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2020-04-10 06:46李道阳徐少甫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供应链管理制造业

李道阳 徐少甫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制造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争取创造更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苏南地区制造业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供应链作为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苏南地区制造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使行业能够应对市场转变,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首先阐述了供应链的内涵特征,然后分析了新时期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完善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促进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8-0042-02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造业的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影响着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江苏省不仅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还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苏南地区制造业迅速发展,在全省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不断升高,成为其制造业不断增长的可靠推动力,在打造制造业高地和国际制造业基地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苏南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供应链管理问题便是其中之一[1]。产品除去生产制造外,还要进行后续的销售、存储等环节,由此要求完善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确保制造业生产的有序开展,最终切实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对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鏈指的是以企业为核心,对企业开展信息、资金以及物流控制,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从产品出产到供应商、销售商、终端客户等各个环节,对这些环节进行连接,最终建立的一条链即为供应链[2]。供应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有序运转。由此表明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于供应链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性、竞合性、交叉性等。其中,供应链的多层次性指的是供应链体系由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等不同企业构成,在该部分节点企业中存在一个核心企业,核心既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销售企业。这一供应链关系中存在不小的文化、层次、跨度等方面的差异,各家通过相互协作配合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并在供应链中肩负着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供应链的竞合性,指的是供应链作为一个虚拟结构,在其中往往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利益冲突,因此需要调节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平衡,协调供应链中的竞争关系,从而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供应链中的个体相互间应当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唯有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提升,方可保证个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供应链的交叉性,指的是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同时也是其他供应链中的组成部分,是众多供应链的参与者。

二、新时期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供应链整体协作能力不足

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不单单是企业与企业相互间的竞争,还是企业相互间供应链的竞争,所以企业在发展时应当立足于供应链视角,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达到生产的目的。苏南地区凭借其优越地理位置,长期以来都是推动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柱。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苏南地区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同时衍生出供应链用以解决信息平台交流等问题。然而在实际发展中可发现,因为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偏低,特别是供应链整体协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由此造成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及终端客户相互间协调性不足,以至难以掌握必要的市场信息,相互间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导致产成品存货比例偏高,加大了供应链成本;供应链反应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供应链衔接不流畅,缺乏可靠的物流链条等情况,最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二)供应链中各成员相互间缺乏合作共赢观念

本质上而言,供应链的发展应用即为秉持合作共赢观念,为提高企业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生产效率等创造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此方面理念的有效重视。然而结合当前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实践而言,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对供应链其他成员缺乏信任感,造成供应链中各成员相互间普遍缺乏合作共赢观念,致使在合作中难以达成意见统一,进一步对企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造成不利影响。

(三)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

苏南地区制造业历经长期发展,在走向现代化社会过程中,因为受到信息化技术的制约,在发展模式上仍旧有诸多地方有待改善,仍然存在不少制造企业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思想、理念未能实现有效革新,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南地区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制造业发展而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应用重要影响着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更是提供了新的要求。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信息质量对于制造业发展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供应链柔性是决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重中之重。然而,现阶段苏南地区制造业的供应链柔性并不显著,由此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三、完善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革新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仍旧处在发展阶段,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相对欠缺,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念依然不够熟悉,专业化的管理理念、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渗透[3]。因此,苏南地区制造业应当不断革新经营管理理念,明确企业相互协作、报团取暖对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些企业稍有不慎便极可能为市场竞争所吞没,为此,企业相互间必须要建立起稳固的供应链关系,树立合作共赢观念,以此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经营发展效率,促进苏南地区制造业的新发展。

(二)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

加强供应链管理除去要树立合作共赢观念之外,还应当在供应链各企业间构建合理的利益分给补偿机制,以此保障各节点企业可始终围绕供应链整体利益运行,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凝聚力、竞争力。因此,对于利益分配补偿机制的建设,首先应当全面综合各节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付出努力以及对供应链所做出的贡献等一系列因素,然后借助核心法、Shapely值法等方法来制定科学完备的并可实现量化的利益分配标准,最终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利益的协调分配[4]。

(三)依托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苏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终极目标即为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然而现阶段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对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確,因此需要进一步构建健全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做到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完成信息传递,实现可靠的信息服务、信息管理,提高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苏南地区制造业由低价值向高价值的转型[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苏南地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加入到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中。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提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已越来越迫切,应当紧扣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推进企业供应链管理创新。因此,苏南地区制造业相关人员必须要围绕如何更有效推进供应链管理优化进行探索研究,提高对供应链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加强对新时期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面临主要问题的全面分析,革新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依托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丽.苏州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增效问题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2):22,117-118.

[2]  Arawati Agus.The Structural Influe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n Product Qual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e,2011,12(4):25-28.

[3]  汪金燕.制造业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运用过程分析——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构建[J].中国市场,2009,16(2):190-191.

[4]  程林,包耀东.江苏省基于跨界供应链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2(9):10-12.

[5]  杨红.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机遇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880(19):18-19.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供应链管理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苏南地区乐器销售市场调查研究
基于二次现代化理论的苏南地区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