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的《树叶训令》

2020-04-10 11:00吴小龙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鱼水情聂荣臻边区

吴小龙

1942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员曾签发过一道独特的《树叶训令》,命令全区所有部队,将村庄周围15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部队到远离村庄的無人区采摘树叶充饥。

1942年春,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军为了把华北变为其发动的“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自1941年秋季开始,先后出动7万兵力,对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扫荡”。不幸的是,当时又发生了旱灾,致使冀中平原和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赤地千里,边区军民收成锐减,不仅老百姓没有粮吃,军队自己的给养也成问题。为了度过春荒,我军战士们每天出去采树叶,一棵大树上的树叶够一个排的人吃上一天。

当时,唐县和家庄村老百姓有900多人,部队有200多人,加起来1000多人,老百姓和驻军都以采树叶为食。聂荣臻司令员得到消息后,为了不影响军民关系,便下了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树叶的训令。

后来,聂荣臻曾在回忆录里对此记述道:“1942年春天,青黄不接,群众和部队都面临着粮荒,入春后,老百姓就把树叶当成了主要粮食。我们部队有的伙食单位请示能不能采集树叶,我曾要求军区政治部为此发了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据八路军老战士赵福晨回忆,1942年,他在唐县和家庄村参军,那时八路军一天只吃两顿饭,每顿饭是3个树叶饼,吃不饱就多喝点野菜汤。另据八路军老战士田顺心回忆,当年部队每天不仅要跑十几里的山路去摘树叶,而且山上的野果还不能摘,也留给老百姓。

这个关于“禁止采摘树叶”的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周围。布告贴出后,村民发现和他们一起摘树叶的八路军指战员不见了,很是感动。老百姓纷纷表示,八路军是我们的子弟兵,大家应该一起共渡难关。更有一些群众找到军区和边区政府,见到了聂荣臻,恳切地希望他收回训令。军区和边区政府亲切地接待了来访群众,但训令不仅没有被收回,而且还传达到了晋察冀军区的其他部队贯彻落实。

为了共渡难关,晋察冀军区的机关、部队在严格执行训令的同时,制订了节约粮食计划,所有脱产人员除伤病员外每人每天要节约一至二两粮食。仅1942年,各部队就节约出14万斤粮食,这批节省下来的粮食用于救济受灾的老百姓。

(摘自《人民政协报》)

【素材解读】

靠吃树叶来充饥,对于如今身处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难以想象的事情,而放到困难时期的战士和老百姓身上,却演绎出一段互相谦让、为彼此着想的军民鱼水情。在困难面前,没有什么比军民团结一心铸造的利刃更加锋利,正是这样一把利剑,一路披荆斩棘,为我们开拓出今天的幸福大道。

【适用话题】

军民鱼水情;众志成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猜你喜欢
鱼水情聂荣臻边区
红军医药柜:烽火岁月中的军民鱼水情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军民鱼水情
祝福雅安
聂荣臻的军事秘书谈聂荣臻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
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