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04-16 04:03黄颖航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黄颖航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单元结构,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要落实语文要素,就必须抓住共性紧扣双线,树立单元整合意识,把语文要素贯穿到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中去。文章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阐述语文要素落实问题,从单元主题、能力训练、教学方法和课后练习方面,提出落实语文要素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出现的新概念,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够将知识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在践行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缺乏对教材深入研究,造成语文要素得不到真正落实。本文从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出发,提出相关策略,真正做到落实语文要素,优化课堂教学。

一、明确语文要素,紧扣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个清晰、合理的语文要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促进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提升。一年级下册的学习是以一年级上册为基础,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中的学习是以前一篇课文为基础。每一个单元语文要素重点难点突出,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语文要素明确了本单元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是设计、实施、评价学习活动的依据和准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会教材编者意图,明确语文要素,紧扣单元主题,确定单元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习惯”主题,编排的教学内容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知道“通知”要把时间、地点、事情讲完整、讲清楚;《小猴子下山》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目标;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边介绍游戏规则,一边做动作。在同一单元主题下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时要抓住教学内容之间的潜在联系,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夯实语文要素,落实能力训练

语文要素是逐步分解、细化在每一单元每一课中,要求呈螺旋式上升,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内容框架和知识体系。每个单元语文要素的提出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语文要素是交叉共存、相辅相成的。每一个学段都通过语文要素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语文要素的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实施语文要素教学,运用语文要素助力课堂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要求的基础上,本册第七单元提出“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的学习重点,进一步深化阅读理解能力。这一语文要素是从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和《项链》中提出的,训练学生在文中圈画信息的能力。一年级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继续学习“提取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又如第七单元第16课《一分钟》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要是能赶上绿灯,就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      。这是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基础上,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挖掘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简单的推断,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但难度明显加大,一句紧扣一句,句与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需要寻找关键信息选择运用。同一语文要素在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需要把握语文要素的内在联系,逐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依托语文要素,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教学方法和语文要素有机结合,使教学方法始终体现语文要素。在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发掘文本中隐含的语文学习要素,并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促进其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识字方法,能大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学时可以创设语境、随文识字,可以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看图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字理识字、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识字。

在《文具的家》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中,就是用火车的方式识记生字,“新、平、些”一字组多个词,还可以挑选其他生字作为“火车头”,使得组词更具趣味性。又如,《小猴子下山》生字有9个表示动作的词“结、掰、扛、扔、摘、捧、抱、蹦、追”中有5个生字是提手旁,建议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以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绎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猜字谜形式,如:两手一分就是掰;用字理识字,如“掰”汉字演变过程、“抱”是用手臂拥抱小孩(小篆)。运用多种识字规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引导学生随文猜字、认字、识字。

四、优化语文要素,借力练习资源

语文要素是《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细化与分解,这些要素一一落实在教材各个单元练习系统当中,由课后练习题承载着丰富的语文要素。用好课后练习题,就是落实好语文要素。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语言范例灵活多样,实践活动丰富多样。单句是一年级教材学习的重点,要借助课后练习,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培养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例如,《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要求学生选择几个词语,展开想象说几句话。这样的练习设计落实“语用”,关注语言运用,促使学生习得语言。填空补充,学习表达;理解字义,准确运用;展开想象,模仿创新。从填词语到说一句话,再到说几句话,这样的练习设计为学生搭建一个循序渐进的语言发展平台。教学时,教师需要落实语用训练,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递进的思维坡度上前行,积累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生活化语言,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要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在语文要素的引领下紧扣单元主题、落实能力训练、创新教学方法、借力练习资源,促进语文要素落实,推动语文素养形成,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刁文文.基于语文要素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18(11).

[2]林彩云.把握层级序列,让语文要素自然落地——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低年级“想象”能力培养为例[J].新教师,2018(08).

[3]侯靓.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探寻——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例谈[J].小學教学研究,2020(18).

[4]刘岱雯.如何用好课后练习题,落实语文要素[J].华夏教师,2020(07).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