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以《保护江豚》系列分析

2020-04-17 07:44湖北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江豚壁画武汉

□袁 恬 湖北美术学院

一、壁画在城市空间中的使用价值

我们看到公共艺术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力量的雄厚支撑下,以高物质化,进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中。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政府着力打造城市品牌,建设文明城市和谐社会之际,我们也恰好面临同等问题。城镇被更新、修复、扩展,人们努力构建人文和谐且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城市空间。在重新规划、建设和对一些旧的街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为了有效利用空间,突破有关对建筑高度的制约,大量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加之建设过程中对新型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和玻璃的大量运用,城市空间变得压抑而冷漠,城市建筑墙体上的玻璃幕墙有时还会造成光污染,从而给城市环境造成破坏。处在这种空间下的居民就会产生强烈的人文主义的精神需求,作为调和者的景观壁画应运而生。

城市是具有层次的,它有一个历史的维度,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受,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视觉方式。绘画是最直观的展现城市文化的方式。何塞·克莱门特·奥罗兹戈曾经说过:“绘画的最高级、最理性、最纯粹和最有力的形式,就是壁画,它也是最公正无私的,因为它不可能成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不能为少数特权者服务,它是为人民的,是为所有人的艺术。”[1]壁画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供公众观赏的视觉艺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壁画对美化城市环境、传播意识情感、共享艺术资源、提升审美趣味、标识环境空间、促进旅游娱乐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其他种类的视觉艺术样式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2]。

我国壁画在公共艺术中一直都合理地存在着,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古以来,我国的壁画便担负着历史场景的叙述,政治题材的纪念,引导并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现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壁画通常作为基础设施的辅助,多为室外建筑体的“补白”和“修饰”。壁画也兼具商业价值,作为商业宣传标语,思想宣传口号等。这反映出壁画形式具有灵活性、传播性、实用性的特点,其内容上又具有文化性、时代性、公共性的特点。

二、符合城市文化特点《保护江豚》壁画主题

武汉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政策稳定推进,科技成就不断产生新突破的阶段,文化战略复兴使武汉日益受到各方瞩目,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才前来共谋发展。武汉需要发掘其自身文化,打造城市新名片。展现给深耕于武汉的市民群体,推广给来武汉发展的城市新血液,甚至要打造一张旅游名片,吸引游客,从而增强武汉城市影响力[3]。武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楚汉文化、码头文化、水文化、桥文化、商业文化等,武汉三镇遍布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但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显著的文化代表。主要是武汉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与提炼,以致武汉整体文化特色不突出。这就需要塑造城市新形象,武汉地铁吉祥物“楚楚”、武汉军运会吉祥物“兵兵”,都是以江豚为原型而打造的卡通IP形象,让江豚与人类友好共生的愿望,促使与江豚有关的壁画在恰当的时机产生。

处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属于散点式艺术元素的《保护江豚》系列壁画应城市发展人文精神的需求而创作产生,以保护江豚(长江白鳍豚)为主题进行壁画内容设计。运用3D绘画方式,以逼真写实的画面效果展现江豚憨态可掬,乖巧可爱的自然形态,增强与市民的亲近感。以蓝色为主要绘画颜色,既展现江豚作为水生物种在长江中自由浮潜的欢快景象,也与大楼主体背景天空相呼应,通过颜色的过渡,使得水底与天空相连接,减少违和感。这一系列的主题壁画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形成了城市空间的视觉焦点。据悉,该主创团队计划创作百幅百里江豚巨型景观壁画,这必将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亮丽风景线。

三、《保护江豚》壁画绘制材料与工艺

壁画作为审美对象,他由基础材料和画面所组成。选用的是易获取易保存的物质颜料。在材料工艺方面大多以丙烯颜料绘制,外覆油性漆保护。丙烯颜料纯度高,颜色饱满、浓重、鲜润,干燥后为柔韧薄膜,坚固耐磨,耐水,抗腐蚀,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易变质脱落,画面不反光,适合用于各种载体的室内、室外壁画。多数壁画为室外作品,因而会选择使用油漆保护。室外壁画绘制的载体不同,保护效果要求也有差异,那么施工前基底质量要求有明显差异。所采用的油漆介质也需要准确应对。保护江豚系列主要绘制于民宅外墙立面,其防水抗氧化要求高,则使用透明,有光泽,成膜快,具有耐水性和抗紫外线的清漆加以保护[4]。

四、《保护江豚》壁画与公众潜移默化的互动

壁画作为被公共选择或划定的审察对象,相较于自然状态,具有极强的导向性,视觉上的愉悦更让人联想到艺术的产生和艺术的作为。亦给予观者一般的欣赏模型和引导提示,可将此引用到自己对观看画面的选择当中,因此壁画影响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普遍趣味和观念的形成,它们具有一定的教育和指导意义。所以,《保护江豚》壁画设计的思路就紧密地结合场景需要,以达到城市文化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壁画承载体为大型建筑外立面,其构图与画面采取外墙满铺的方式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加深观者的印象。其中取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护江豚》壁画(图一)高60米,总面积达到1100平方米,这仅是保护江豚系列中的一幅,在整个系列中不难看出,这种巨型壁画大多选取超高层建筑,为方便观者直观欣赏,建筑物地理位置也十分讲究。选择在高楼林立,人员居住密集区域的道路口或者广场周围,无明显遮挡物,视野开阔的墙体。由于壁画绘制承载体为水平垂直的外墙立面,水平方向240°无遮挡。依照人们的观看习惯多采取水平观看或向上仰视30°的角度,便于观者直接观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观看,人们都会被壁画内容所影响,从而产生良性互动。壁画在传播江豚文化,延伸城市文化,拓展环境保护的主旨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种传播推广方式是直接有效的,更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信息的传递性,壁画作为公共空间的艺术元素与建筑环境相协调,使城市空间环境得以人性化、艺术化,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城市景观中的点睛之笔[5]。

图一

图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武汉城市公共壁画前景与展望

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物质文化同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公共艺术在不断增加,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元素,正在加强使用中,大到商圈,广场,地铁站,小到饭馆咖啡厅,甚至用于家庭装饰。这反映出市民的审美不断提升,对艺术的需求不断加强,武汉经济实力的增强更推动政府对软文化的重视,对艺术创造的支持。绝对的地理优势有利于促进信息传播,加强人员交流。九省通衢,高校林立,培养出众多高精尖人才,并且拥有中部的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专业艺术人才,更吸引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定居发展,充分展现出武汉的艺术活力,它将迎来更多具有创新与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结 语

武汉的城市规划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更新扩展,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壁画这种创作是具有灵活性的艺术品,它以易获取,易展现的优势将在公共空间中更多地完成创造,它将在城市空间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猜你喜欢
江豚壁画武汉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江豚“归来”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飞蛾”修复壁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