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0-04-17 10:44宋丽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宋丽艳

【摘 要】  目的: 分析并总结社区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64例患者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小组,32例/组。在临床护理中,给予对照组老年脑梗死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状况。 结果: 研究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社区家庭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社区护理中着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社区家庭护理;老年脑梗死;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69-01

前言

在临床上,脑梗死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脑部供血障碍造成的一种神经系统病症,常见类型有脑血栓、腔隙性梗塞等 [1] 。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每年我国新增脑梗死患者为150万例,其中约有80%为老年患者。由于老年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不仅会损害老年患者的机体健康,而且容易限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降低其生活质量 [2] 。基于此,本组课题选择了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经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后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将护理体会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社区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选的6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分得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60~89岁,平均年龄为(71.52±3.38)岁。研究组分得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60~91岁,平均年龄为(71.64±3.4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其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例如康复锻炼、电话回访、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社区家庭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疏导:由于肢体功能的衰退,大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不仅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而且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并掌握患者心结,通过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坚定的治疗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 [3] 。②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功能丢失状况,医护人员应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监督并指导患者按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帮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进而避免生活质量的不断降低。③饮食护理:鼓励患者经常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摄入均衡营养,适量增加患者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防止便秘的发生。此外,老年脑梗死患者还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等食物,以免对疾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4] 。④并发症预防:医护人员应再三向患者强调门诊复诊、定时随访的重要性,及时跟进患者的康复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肢体损伤程度、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次梗死发生状况,从各方面照顾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加速疾病的恶化和迁移。

1.3 观察指标

分别使用肢体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状况予以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3.0对本组课题研究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计量资料均使用x ±s表示,计数资料均使用%表示,分别使用t和X 2检验,。如果P<0.05,说明统计学差异成立。

2 结果

经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为(76.83±6.4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0.73±6.59)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15±0.38)分,各项临床护理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必将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很难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因此,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促使各种生活能力的恢复,而且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类并发症。

研究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明,社区家庭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获得确切的临床护理价值。通过心理疏导、康复指导、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式,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社区家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消除自卑、焦虑等情绪,稳定其心理状态,坚定治疗信心,而且能养成肢体鍛炼的习惯,避免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的不断丧失。此外,社区家庭护理的实施还可以增强患者体质,均衡膳食营养,合理控制疾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社区家庭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社区护理中着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利娟.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133-2135.

[2] 刘璐.基于家庭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5):2423-2427.

[3] 颜彦,张智.家庭复原力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3):6-10.

[4] 张姝.中医卒中护理方案综合防治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554-557.

猜你喜欢
老年脑梗死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