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2020-04-18 23:51暴样慧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暴样慧

摘要:在中职文化基础学科中,数学学科由于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加之很多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比较欠缺,以致很多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教师应该从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入手,让学生在有效阅读、精准阅读、多元阅读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问题、定律内涵,在确保全面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进而开展知识学习、问题解答,为高效学习数学奠定基础,给予保证。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21

“数学阅读”能力主要指学生通过对数学文本的阅读,进而达到整体感知数学知识内涵,精准分析数学问题,科学获取关键数学信息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学习发展。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师生对数学阅读普遍不够重视。学生借助有效数学信息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差。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基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对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多元阅读、高效阅读中把握数学关键,突破数学难点,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加强对中职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基本数学素养,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其切实走出数学学习困境,实现更好地发展。

1.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

中职数学中所蕴含的关键词汇、数字语言、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开展数学阅读的有效资源,进而让学生在科学阅读、有效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把握关键知识,切实提升数学能力。一方面,在“数学阅读”能力的促使下,学生可以精准把握数学内涵,通过对多元数学信息的加工、整合、提取,全面认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进而在数学学习中以科学的方法、敏锐的洞察去了解数学学习的关键点、重难点,增强其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在“数学阅读”能力的作用下,学生的数学知识构建将会更加完备,其获取数学知识的路径也将更加宽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自会得到切实增强,数学的感染力、影响力、趣味性自会逐步凸显,数学学习效率也会于无形中得到全面提高。

2.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塑造

经历过中考的失利或者筛选,很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困惑与问题。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便是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些学生在思维能力上比较欠缺,有些学生在理解能力上存在不足,有些学生的分析能力略显滞后。针对这些现状,教师应该从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入手,使学生掌握有效、科学的文本阅读方法,学会把握文本、理解文本、提取信息。随着其“数学阅读”能力的不断增强和逐步提升,其數学学习习惯也会于潜意识间得到提高。可以说,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塑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1.加强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很大差异,数学文本中蕴含的图像、符号、数字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数学阅读”的基本素材,其既是对数学知识内涵的迁移,更是对数学内容外延的拓展。因此,教师在“数学阅读”指导中,应该以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为驱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侧面渗透予以强化和塑造。在基本概念的分析、基本公式的应用、基本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开展“阅读”指导,让学生调动手、眼、口、脑等潜能,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开展“数学阅读”。一方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阅读例题、公式、概念等,在动口、动脑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做批注,做记录,标注关键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在日常数学训练中,教师多引导学生“阅读”题意,搜寻关键信息,把握问题要点和主要信息,在良好“阅读”习惯的驱使下开展“数学阅读”。

2.加强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教师应该将“阅读”方法指导置于首位,让学生在科学、多元、有效方法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一是加强“阅读”训练,多借助一些具有针对性、侧重点的问题、内容训练,使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并逐步提高其“阅读”能力。二是加强“阅读”指导,借助诸多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竞赛等活动驱动下投身“数学阅读”,观察“阅读”内容的特点,提取有效的阅读信息,增强其“数学阅读”能力。

3.加强对学生阅读差异的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不同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差异、发展个性等,将差异性“阅读”指导融合至不同“阅读”活动中,使学生在切实凸显其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数学阅读”。对于理解能力较强者,应该注重方法的指导;对于理解能力欠缺者,应该注重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个性差异得到切实尊重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起“数学阅读”能力。

三、结论

总之,中职数学在学生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高度。通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更为深刻、多元、丰富的教学体验中,不断增强其数学理解能力、数学分析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为切实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认知蜕变而给予保证和铺垫。因此,教师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中,应该以学生实际和现状为基础,借助诸多有效措施,利用不同培养策略,让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高效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郭小芸.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J].贵州教育,2019(20).

[2]杨丽珍.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数码设计,2017(10).

[3]季传军.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3).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职业高中046000)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数”山有路“读”为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