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04-18 01:06于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于玮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教学客观生命形态和其状态模式的基础科学学科。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具有贴近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趣味教学特点,能够吸引中学生对生物的基础逻辑产生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素养。本文主要针对生物课堂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注重的方向展开阐述,并详细分析融合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渗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60

当今社会,人们的素质道德水平逐渐上升,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需要从学校阶段开始抓起,因此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合进初中生物课堂便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将道德文科类教育与自然科学类科目相结合看似难度水平较高,而事实上初中生物学课本中已经包含了德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对教材课本中的德育内容进行分析并加入备课过程,利用生物内容学习的特点辅助德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的主要义务。

一、生物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方向

1.針对我国基本环境国情教学

中国人口基数大,国土资源平均分配后人均水平处于世界中等层次,例如平均土地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土地资源的33%,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为44%,森林绿植资源为21%。因此,生物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应当具备环境保护方向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初中生对世界绿色生态的探究心理,将基础课本中的植物知识与国家生态保护国情相结合,让他们认识到我国对农业耕地保护的决心和必要性,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1]。例如,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关于七年级生物教材下册中的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这一节课中,资料分析模块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列举。教师可以通过人口数量分析的知识拓展,给学生讲解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要求他们思考计划生育作为我国基本国策的必要性。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对生态知识的了解,加强环境保护德育教育。

2.加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我国地大物博,动物与植物等生态资源富足、古代以及现代基础生物学成就显著、农业与畜牧业技术高度发达,这些均能成为初中生物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素材,这样可以将国家民族德育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中。另外,将爱国教学与基础生物知识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可以有利于国家推进红色教育[2]。

3.推进动手能力德育实践

在生物基础科学的学习中,动手实践是了解知识点以及巩固科学逻辑思想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拓展实践的方式,例如组织参观当地农田、畜牧养殖场、温室大棚种植园等区域,教导学生动手参与田间活动、放牛养鸡等农业实验,从而对他们的基础生物知识进行训练,并提高他们对食物来之不易的德育思考认识。利用这种拓展课外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前沿生物科学生产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4.融合关爱教学

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关键点之一便是“爱”的教学。在大自然生态圈中,能够体现生物之间关爱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胚胎发育动物的母体对卵的防卫态度、野生生物相互帮助生存的艰辛、“伴侣鸟”鹦鹉的相伴一生等,教师应当使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关爱教学,教育他们生物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阐明为何人是万物之灵,并进行情与爱的剖析教学与社会伦理教学等。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德育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渗透[3]。

二、生物课堂融合渗透德育教学的途径

1.教师以身作则,加强德育道德示范

初中学生身心处于发育时期,自主判断能力弱,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而改变自身的看法与态度。生物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从言行开始对学生进行正面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学习模仿对象的第一顺位,是知识与逻辑思考的现实化身,因此教师需要格外注重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防止不当发言和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需要以逻辑思维为核心。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教导学生以客观方法看待身边的问题,避免他们走上知识歧途,并落实德育教学实践。

2.拓展额外知识,提高德育意识

课堂中的知识教学是传播德育标准的有利途径,教师需要让学生明晰什么行为是社会标准的“好”、什么行为是社会标准的“坏”,甚至是“犯罪”。在讲解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可以利用水稻是被子植物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拓展教育,指出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开展水稻杂交研究,成功增产粮食一千亿公斤的伟大事迹,解决了自古以来困扰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问题,避免了大量饥荒现象的发生,同时让中国成为世界粮食技术研究领域的前沿国家。利用我国优秀生物科学家的优秀例子,来给学生科普道德标准中的优秀概念,鼓励学生向袁隆平学习,未来参与到其他科学建设中,为国家做出贡献,从而有效融合德育教学与生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利用生物团结案例,培养学生集体精神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生物团结的具体案例,来向学生传达集体主义思想。例如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教师在讲解自然选择模块时,可以向学生科普蜜蜂的相关生活习性,蜜蜂属于集体生活昆虫的典型,在蜂巢内部每一只蜜蜂都有明确的分工目标,如工蜂负责建造蜂巢以及寻找食物,蜂后负责繁衍以及管理等。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蜜蜂不具备集体主义分工行动,那么它们在大自然中将丧失竞争优势,从而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让学生明确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加强德育精神,落实渗透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利用课本教材中的典型案例,与德育教育相渗透融合,并处理好德育教学与生物基本知识教学的课堂平衡,灵活安排知识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手段,让生物教学和德育教学同步发展,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及良好道德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帆.巧用生物学科素材实施德育渗透[J].中学生物学,2017(7).

[2]李淑梅,王红星.对初中生物学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建议[J].中学生物教学,2019(8).

[3]苏红.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中学255400)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