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2020-04-18 01:06王珊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

王珊珊

摘要:网络环境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促进学科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结合。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并对网络环境下的课外阅读活动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以希望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共享性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89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和前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拓宽了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下面,本文就以课外阅读和网络环境这两个关键词为基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说明。

一、当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1.教师、家长忽视。好的阅读氛围很难在小学时期形成。家长忙于工作,在他们眼中孩子完全由教师看管,成绩好坏也是教师的事情,学生只要在家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便可。再者,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很多家长不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更谈不上课外阅读。在学校,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将课本视为至宝,除了课本的学习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也很少从课内教学迁移到课外阅读上。这样的理念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很难获得提升与发展。2.课外阅读范围小。在家长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概念,课外书一定是买优秀作文选集,学生的课外学习很少涉及科幻小说、民间传说等类型的读物,而学校图书馆收藏的图书也多为童话和名人传记类,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情况。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加强了,但教师在选材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阅读范围太广,超过小学生的接受范围,知识点太过宽泛,失去了阅读原本的意义,导致阅读效果甚微。4.教师网络阅读能力低下。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网络阅读能力,才能推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纵观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师,网络收集、处理能力低下,新事物的涌现,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融入,而且网络阅读能力低下无法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进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质量低下。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策略

1.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在网络欠发达的时代,课本、书刊是教师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虽然这一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教学范围,但依然存在很大的弊端: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外知识拓展中,而信息的发展及其在课外阅读中的应用,教师利用网络可以获取资源、整理有效信息,缓解了教师的压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网络开展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还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比如在开展《盘古开天辟地》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其他的神话故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

比如,要求学生阅读《野生的艾尔莎》名著作品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位女子和一只小狮子的趣味图片。当学生看到此图片时,会对此名著作品的内容产生兴趣,如人类怎么会和狮子和谐相处呢?这样,教师就可以契合学生此心理,为其设计悬念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利用网络搜集工具,开展研究性阅读

知识就是力量,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脚步。所以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日常知识传授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整合的过程中,计算机因其巨大的搜索和储存能力,势必成为引导学生研究型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前阅读,以鼓舞学生解决问题。对于课前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教师要鼓舞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处理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此外,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还可以鼓舞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与之相似的文本,以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设置预习任务,并设置问题:你对圆明园的了解有哪些?圆明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很多西洋景观,文中列举了哪些?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网络学生可以寻找开放性的问题,在阅读中解答了问题,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木偶奇遇记》作品之时,就可以按照上述的方式,先为学生提供精简的内容梗概,让学生根据梗概对文章进行阅读,阅读中明确文章的重点所在。学生在梗概的引导下,给出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即卖掉课本、受骗遇险及改正错误。在阅读梗概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概括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閱读能力及效率也随之不断提升。由此可见,阅读梗概具有引导学生概括及深入阅读的积极作用,能更好地提升阅读效果。

3.利用网络加强沟通,构建交互性的阅读法方式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结合,成为跨文本、跨情感交流的有力工具。利用网络可以加强信息的交流,可以进一步走进作者。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应用将成为一种最为重要的阅读方式。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拉近了师生距离,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

4.定期举办阅读活动,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文本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建立晨读日、亲子阅读等来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好书推荐会、朗读比赛、好文征选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如此长此以往,阅读一定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

总之,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正在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深入到教学中。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而教学实践表明,科学运用网络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的课外扩展阅读[J].中小学电教:下,2016(12).

[2]陈丽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6(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溪上小学341400)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小学语文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