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18 01:06张海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张海燕

摘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方法、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将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充分整合,以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优化,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91

随着教育改革的有效落实,教师需要做到紧随时代潮流,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方法,有效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开展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原动力,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集中注意力,显著提升学生开展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其思维的活跃性,使其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进行探索与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优势的充分展现,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形象的教学氛围,以对学生的各项感官产生有效刺激,显著提升学生开展探索、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例如,在“统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在元旦联欢会上,小朋友们唱歌、跳舞,十分开心。同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种水果,可是最后有的水果却不够了,弄得小朋友很是不开心。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小朋友为什么不开心?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讨,从而引出教学内容。可见,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开展有效想象,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与掌握教学知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可以清晰、明确地展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与记忆,显著提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在“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已经学过简单的加法运算,但是却不明白加法所代表的意义,并且对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名稱不是很清楚。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三个鱼缸进行展示,其中一个鱼缸有鱼,并且鱼儿在欢快游动,另一个鱼缸是空的,然后将这两个鱼缸中的鱼倒入第三个空鱼缸中,就可以让学生看到对两部分进行合并的过程。这时可以在屏幕上显现出相对性的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确掌握加法的意义,清楚地观察到加法实现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动与静的有效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突破教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内容时,如果仅让学生对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记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只会套用,解决问题不够灵活。为了让学生对公式的由来进行了解,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操作:教师通过对动态图的展示方式,让学生对长方形变成圆柱形的过程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问:长方形变成圆柱体后,长方形的高等于圆柱体的什么?宽又等于圆柱体的什么?如何对侧面积的公式进行推导?在直观的展示及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思考和动手操作后,掌握了其面积的推导过程。学生在此次学习中,是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的知识构建,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其趣味性课堂的构建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呈现思维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求知思维过程的有效培养,以推动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具体的材料以及语言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有效再现,以落实对课堂教学的有效优化,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有效的认知手段,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其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元、角、分进行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有效辅助。先为学生展示出其所熟悉的购物场景,由此引出购买东西时需要付钱,然后引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识别。在学生认识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网上购物进行模拟,网上商店中有许多小朋友喜欢的吃食、玩具、文具等,同时还有部分人民币。在选定想要购买的东西后,需要选择相应的人民币进行付款。如果付钱正确,所选东西就是你的;如果付款错误,就不能购买。因为付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付款正确就可以。当学生想要接受更高难度挑战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同时运用多种方式实施付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辅助,可以帮助教师更为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现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开展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有效表象,并在不断学习中得到认知方面的深化,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记忆力,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可以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进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显著提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自身教学理念的变革,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效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涛.试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J].新课程,2020(9).

[2]孙粉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

[3]马金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好家长,2019(2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中心小学341000)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