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姓春节战“疫”

2020-04-19 10:07京根儿
北京纪事 2020年3期
关键词:口罩北京疫情

京根儿

相信2020年农历新年对于很多人都是极为特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名字不识趣地给本来喜庆祥和的节日增添了不少阴霾,甚至有人将“年兽”的传说搬出来,在网络上编出段子。然而现实中有很多事情却经不起半点玩笑,由武汉引发,在全国不断蔓延,年味中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消毒水味,在人们心中不断敲响警钟。

不過,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北京百姓的出行少了,心却更加紧密,每日关注疫情报告,越来越多人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表达由衷祝福;北京百姓的聚会少了,一同抗击疫情的热情却高了,微信传递着预防措施、电话互致着关心,亲情友情并未被距离冲淡,反而浓了不少;北京百姓的假期生活虽被迫以“宅”为主题,但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人们在2020年的春节假日“宅生活”则更多了一份守护健康的责任。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百姓们的生活虽然多了些许“疫”味,但当你细心观察身边,会发现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将自觉、凝聚、奉献以及乐观烹制出一道佳肴,它的名字叫——韵味。

大年三十的家庭会议

《为了让父母长辈戴口罩,这届年轻人使出了浑身解数》,这是一条被很多人浏览、转发的网络文章,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共鸣是最大的原因。尤其是北京的老人,“拿事儿不当事儿”的乐观劲儿是性格上的优点,但大大咧咧有时候也让子女们费了不少脑筋。明明对他们好,对方却往往不接招儿,让你急不得恼不得。

就拿戴口罩这件事说,对于疫情传播情况,最好的自身预防便是注意自己的防护措施,貌似简单的事情在北京老人群体中却成为了一道难题。好遛弯的父亲自有理论,属于“运动派”学说,在他认为交谊舞、健步走外加吹笛子、拉二胡,只要是对身心有益的项目要比让人憋闷的口罩管用得多。母亲则抱持“营养派”学说,她可以随时找到与营养有关的例证,以作为自己行动的理由,如多吃巧克力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等等,并以莲花清瘟胶囊和板蓝根颗粒作为预防利器,至于口罩之事,以通气不便会造成其他问题为由,加以对立。到“物理派”学说的老丈人处,口罩之物虽然并未被列入无用队伍,但面对空旷的街头,他的理由则成了人少就可以不戴,即使赶上有风,细菌也不会那么容易飞进鼻孔,影响健康……这些老人对于不戴口罩的理由还有很多,例如香油抹鼻孔的偏方等等。

科技设备严阵以待

可以说,我家在戴口罩问题上的“战役”,从疫情向全国发展的初期,一直打到了大年三十晚上。

不打无准备之战,年夜饭后,我与夫人分头找到各家老人,家庭会议陆续召开。最初“理论家”们仍旧各抒己见,坚持自己原则不肯退让,幸好我们提早准备了几篇官方新闻作为例证,推翻了他们的第一波防守。而后,通过几天来各地方疫情数据的统计,向他们表明事情的严肃性,以及这并非单纯内心强大便可以打倒一切的现实。伴随着第二波攻势的进行,春节联欢晚会的声音不知何时被老人手中的遥控器变为了静音,心中暗暗窃喜。

第三波攻势,以主打亲情牌为主。“2003年非典时,我还是个四六不懂的毛头小子,戴着口罩,闻着消毒水味,满处找同学吃饭,还忙着搞对象。17年过去,不知是胆子小了还是责任多了,不厌其烦地嘱咐老人戴口罩注意防护,如婆婆一般让媳妇注意吃饭增强抵抗力……其实,你们的平安才是我最大的动力。珍视安全,不单为了自己,还有身边那个惦念你们的人,请珍重。”几句小文,传递出的是真切的心声,父母看着微信圈中的话语,在他们眼中看到了对于事情的重视。

在最后一波战役中,和他们分享了几段官方视频,重新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次日,父母主动要来了早已为他们准备好,却被拒绝数次的口罩。一边耐心教他们如何佩戴,心中则泛起了些许欣慰。我们从小在他们悉心呵护下成长,如今对于他们或许更需要耐心与爱心。

长辈的微信红包

自我隔离“广积粮”

大年初一,伴随着假期人流量加大,各地疫情均显示出了明显上升趋势。北京街头与往年春节街头相比空旷了不少,坐在地铁车厢里,乘客稀疏而且并不见互相聊天的景象,同行者也都各自坐好,发现置身的车厢只有我们夫妻二人,犹如“专列”。

对于北京孩子来说,过了年三十儿便开始了走亲戚看长辈的过年节奏,仿佛不走亲戚就不叫过年。相信这样的习惯从小时候跟着父母走,仍旧延续到如今长大后去探望叔叔大爷……今年却有所不同,各家口径一致、行动统一,将串门的见面欢聚改为了电话问候。

伴随着全国疫情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将自觉这一行为规范,注入更多关心与爱护的暖意。自觉少出门、自觉少聚会、自觉做好防护、自觉维护环境……这诸多的自觉无不渗透着对于家人、对于朋友、对于社会的关爱。“自我隔离,不给亲人朋友添麻烦。真感情,好饭不怕晚。真关心,啥时聚都成。”一段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也彰显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度,北京的温度。

在这样一种洋溢着温暖的氛围中,北京还彰显着一种首都速度。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会议当日,北京市出台多项举措——“北京所有省际客运全部停运,恢复时间未知”“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始发的201个班次列车停运,均经湖北”“北京市疾控中心致各地来(返)京朋友一封信”“北京27日起所有旅游团禁止出行”……看着不时映入眼帘的最新新闻动态,看到了这座城市管理者对于努力降低疫情影响的信心,也看到了北京速度。

“不招灾不惹祸,出门戴口罩;不着急不着慌,否极定泰来!家人们各自安好,晚辈健康成长!”风趣的长辈发来微信,押韵的“四六句儿”化解了连日来的紧张。紧接着一个红包发来,虽未谋面但距离并不遥远,虽是微信传情,但这样的速度无不彰显温存关爱。

韩大厨卖菜

酒店供应鲜菜上街头

“练摊第二天,快来啊,便宜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韩大厨在街上卖菜的视频,有点感到诧异,在北京历练多年的他,早已从一名小厨师发展成为能够撑起整套后厨班底的主厨,如今不但成为一家北京著名京味菜馆的一把手,而且还是一位京城名厨的高徒。如此身份,怎么会走上街头,吆喝着卖起了青菜?

“嗨,我这也算是源于被动,行于主动。”微信里韩大厨跟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伴随着疫情不断升温,腊月二十九便不断接到已经定了年三十晚宴的消费者电话,要求退订年夜饭。据他回忆,当时还真有点“麻了爪儿”,这种情况完全没有遇到过,往年一桌难求的年夜饭,现在却争着退订。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韩大厨还是毅然作出了决定,该退就退,不给社会添麻烦。

据韩大厨讲,这样的决断其实是北京这座城市给他的,正如滴滴泉水的浸润。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岁月,不但在这座城市打拼着,积累着物质财富,更通过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故事,以及这座城市所传递出的气质,积累着精神财富。

那是面对疫情,与自己一样从事餐饮业的北京老字号作出迅速反应。在媒体上获知,他们不但推出了年夜饭送到家服务,还推出了电话、微信公众号下单服务,这样极大限度避免了因为人流加大而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不要小看这样的服务角色转换,从餐饮经营角度,会极大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可见其担当意识。

那还是北京独有的文化,对自己的滋养。从事的京味菜馆名字中有着“仰德”二字,何为德?韩大厨在生活中不断领悟着。北京的字号重视德,德是诚信,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觉;德是坚守,是百年如一日的味道如一,是手艺传承的先学做人后学艺;德是担当,是电视剧《芝麻胡同》里沁芳居不惜本钱的捐赠酱菜,是厚德福停业组团支援奥运……

韩大厨仿佛明白了什么,年夜饭临时退订,新鲜的食材不能糟践,于是从大年初一开始,一个特殊的卖菜摊点出现在街头,居民们在市场中买不到的蔬菜、食材,却在这个小摊位都能看见,更让人惊讶的是,菜价并不很高,甚至是“赔本赚吆喝”。但在每位服务员的脸上,却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北京的市场、餐桌多作贡献,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假期增添一份暖意。“大妈,白萝卜1块钱您拿走!”买菜的老太太有点不敢相信,韩大厨又找补上了一句:“过节好,出门想着点戴口罩!”

孩子的礼物

还在上小学的杨牧泽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大箱子,箱子上“祝你平安,武汉加油”的字样,与他虽然被硕大的口罩遮挡住了半边脸但眼中流露出的笑意,一同传递着这个北京孩子对于千里之外武汉疫区的关注……

从小种下善良的种子

这是一个存放着500个医用手套的箱子,从北京车公庄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寄托着一个孩子最真挚也是最质朴的情感。自从知道武汉疫情的消息,小杨同学便有目的地搜集相关信息,从那个“充满血腥”的海鲜市场,到大人们努力与疾病作出的努力抗击,从个人卫生防护知识到如何配合医务工作人员做好防控检查,直至得到当地医疗防护器材紧张的情况,正可谓情牵武汉。于是也便有了在获知消息的第二天就在父亲协助下,与医院及时取得联系,并通过邮政快递将爱心送往武汉的举动。

杨牧泽虽然年纪不大,并不像北京的大人们一样,经历过十几年前全城民众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但命运正如一本教科书,让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学会了敬畏、学会了平等、学会了责任。

“我们学校有传统教育课,课本里提到过敬畏这个词,老师告诉我们要对大地、天空、自然有所敬畏,心里装着敬畏,我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一个孩子的话,却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敬畏”二字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文化符号,而是一种状态,生活的状态,敬于内心、畏于外界。畏并非惧怕,而是在认知、了解的前提下明白如何更好地尊重,保持生活与心理的共同平和。当一个孩子,带着平和的微笑,用实际行动与我分享自己所理解的敬畏时,我的心中则多了几分反思。

杨牧泽还告诉我,虽然我们身处北京,与武汉离得很远,但却被共同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甚至于全世界的人也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共同抗击疫情的行动里去了,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哪国人还是哪个城市的人,都应该一起作努力。虽然自己年紀小,但同样需要和大人一起努力。只有大家一起用力,什么困难都会克服。

“记得2019年,我们国家迎来了70岁生日,半夜爸爸带着我站在平安大道的路口,看经过的战车与坦克,它们都是来北京为祖国庆祝生日的,虽然那天没怎么睡觉,但却看得我很兴奋。那时候,我从爸爸那里知道,如果几十年前没有很多人心往一处想、事往一起做甚至牺牲生命,就没有今天和平的年代和美丽的生活。在大家的生命和生活遇到威胁时,必须有人担起责任!”

孩子的解释虽然稚嫩,但却从中品出了责任与担当的真意,这不仅是面对社会的责任,更是面对众生的责任。回想,如果作为自以为是“生物界高端种族”的人类没有胆大妄为地将这一地球上与我们共同生存的“邻居”作为盘中餐,或许今天就不会经历这样的诸多窘境。

杨牧泽的爸爸杨柯说:“爱是最好的教育!让他懂得关爱和互助,为这个国家,为需要帮助的人!不说空话,直接干!”

幼教老师的假期

一位幼儿园老师的普通日常,餐桌已经成了办公桌

“我们每天从早开始就在奋战,询问、登记、逐层上报。手机24小时待命,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将危险降到最小化。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我们的城市和国家。感谢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感谢所有奋战在抗肺炎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感谢所有付出着和支持着工作的人们。大家一起努力,加油中国!”当幼教老师刘妍在家长群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已经从文字中看到了她在这样一个特殊春节假期中所感受到的成长。

她所在的幼儿园坐落在北京一条古老胡同中的老院子里,浓郁的京味建筑风格不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北京情结的种子,也让工作在这儿的老师随时感受着与这座城市光阴交融之感。

平日里紧张累心的教师们,终于迎来了七天长假,本准备好好放松的心情,却同样因为疫情的到来而被打乱。初一早晨,园领导便通过微信群发出通知,要求教师统计各班幼儿和家属是否离京、离境及现在的所在位置。伴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每日所需要调查整理的信息也越发多了起来,一个班30多个孩子,便是30多个家庭。从离京与返京时间,到每日幼儿身体状况;从至少两名紧急联系人的信息上报,到落实返京后人员的自行隔离情况……教师群、班长群、家长群……原来本打算放松压力,好好舒缓的假期,就这样被随时而来的调查任务割裂开了。一支笔、一个本、一部随时待命的手机,成为了老师们假期生活的新朋友。加之有些家长因为个人原因,并没有及时关注微信群,还需要老师逐一以最短的时间电话联系,进行信息核实,如果遇到联系不畅,还要努力找到与之有关的联系人进行协助联络,最终目的便是将第一手信息以最短的时间进行统计上报,以便于教育系统及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整理。正如前文她所记录的那些文字,其实也是她的真实感受:每天从早开始奋战,询问、登记、逐层上报,手机24小时待命,为的则是更多家庭的健康安全。

网友颇有创意的宣传画

而在刘老师看来,自己在假期的奉献是微不足道的,还有更多岗位更多人为了这座城市奉献着。北京医疗战线的白衣天使们,大年初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支136人的北京医疗队组建集结完毕,驰援武汉。他们所要付出的不单单是假期的团聚与休息,更是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华彩。小区里的志愿者与保安员,当我们在家中看着晚会享受温暖的时候,甚至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居委会志愿者还要敲开各家各户的大门,详细了解第一手人员资料及健康状况,做到防微杜渐。保安员则24小时,从温暖的警卫室搬到户外的小桌前,进行严格的出入登记与巡查,为居民们把好第一道防线。超市、环卫、交通等坚守于各自岗位的人们,由于疫情的发生,为他们的工作增添了更多的任务与压力,这座城市每日的有序运转离不开每个人的坚守与付出。

“老师您好,我们已经回京,自觉隔离两周,每日健康状况会及时上报,祝阖家欢乐幸福吉祥……”一位家长的微信带着平安祝福发来,刘老师说:“家长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欣慰!”1月26日夜,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出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虽然假期延长,但也意味着像刘老师一样的诸多岗位劳动者“休假不休工”的节日生活也要随之延续,当我们接到他们的微信、看到他们的身影、遇到需要您暂缓奔波的脚步时……还请积极配合,再为他们送出一份微笑。

北京姑爷在广西

当一辆从南方返京的列车飞驰于铁道之上的时候,窗外如过电影一般的风景并没有引起北京爷们儿王平的注意,他的脑海中早已被2003年“非典”时的北京所占据,记忆的片段中,戴口罩的人们、消毒水的味道、清静无人的街道,汇聚成那个特殊时期的难忘回忆。

17年过去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亲情可跨越千里回家,病毒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区域内以免扩散传染。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80后”,“非典”经历为这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十几年过去,当时的一景一幕仍旧如新,没想到十余年后曾经的经历重演,正可谓世事无常。他也深知,赢得非典战役的胜利法宝,必定是万众一心,是全民的共同参与和奉献,这也让他身上多了不少处事不惊的沉稳。除了北京土著,他还有一个身份,十余年前一位广西姑娘与他走入了婚姻殿堂,于是咱们的这位北京姑爷少不了每年陪妻前往“山水甲天下”之地拜见老泰山。

今年的旅行因为多了“疫”味,也让王平心中增添了几分责任。

在他的回忆中,刚到广西时还是春节前,当地疫情并不太严重。然而,伴随着疫情不断发展,当地每日更新的疫情数字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作为经历过非典的北京爷们儿,走到哪里都成为了科学防御疫情的义务宣传员。从口罩的佩戴方法、到消毒液的稀释比例,甚至对老人们进行心理疏导,咱们这位北京姑爷一下变身为“卫生指导员”。除此之外,因为有了十几年前的“非典”经历,他的沉着与经验分享更成为了周围邻居眼中的焦点人物,有关防疫的大事小情,总不忘登门咨询一二,这下为老泰山长了不少脸。

短暂的探亲时间加之疫情当时不太乐观,假期并未完全结束,王平便提早登上了返程的列车,在归家途中,一段经历同样让他记忆犹新。那是刚进入软卧包厢的时候,他发现同车厢的一对老夫妇居然都没有戴口罩。观此情此景,北京爷们儿的宣传键立即被自动激活:“您二位出门在外,现在肺炎疫情动静可不小,电视新闻都在说,出门要戴口罩,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预防呀。”

“嗨,没事。”夫妇中的老爷子不在乎地摆摆手,“当年非典都扛过去了,还怕这什么‘管状。”一听大爷的口音,原来同是北京人,王平也立即明白,北京老爷子确有容易自负的毛病。

“……冠状病毒,大爷,不是管状,叫这名儿是因为病毒像王冠。火车上都是密闭空间,还是小心点好呀。”王平深知,面对这样的老爷子只可智取不能强求。于是开启了“拉家常”模式。从出行目的,到家里的人员结构,直至二老的小孙子,最终老人明白了自己的健康关系到了全家人。王平还送了老人一包口罩,作为相伴旅程的礼物。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平仍旧意犹未尽,用他的话说:那是一种成就感。“我感觉身为一个北京人,一个和这座城市共同经历过非典,见证了首都公共卫生安全保卫战的‘80后,套用一句春晚小品台词——我骄傲!在城市疾控防治的征途上,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一点光和热,哪怕只影响到身边的一个人、一个习惯、一个决定,汇溪成海,积土成山,每一座城市的健康与平安也都会因更多人的努力而更加妥帖安全。”

逆行的光

“越渴越吃盐”是一句北京土话,疫情面前自觉减少出行,厨房里的吸顶灯却不合时宜地“撤火”,伴随着急速的闪光,突然暗淡,残存的亮光儿似乎宣告着它服役期的结束。

换灯势在必行,空空荡荡的街面儿则告诉了我一个残酷的事实,此时找家灯具商店恐怕不太容易。加之人们因疫情而生的深居简出,几盆冷水泼下来,让我无奈地找出应急灯挂在厨房里。伴着昏黄的灯光做了几顿饭之后,夫人的牢骚与光线暗淡而带来的压抑迫使我拿出手机,登录购物网站,带着侥幸将购物车中早已选好,却久未结账的吸顶灯转为结算状态。

这位快递员在我眼中永远都是那么快乐

次日,突然接到一个显示河北邢台号码的手机电话,心想吸顶灯看来要泡汤,定是因为交通等原因无法送货,特殊时期可以理解,应急灯也能凑合。“您好,请到小区北门取一下货!”电话中传来熟悉的声音,脑中顿时出现了那张喜兴的笑脸。

她是一位京东网的快递员,从快递信息中,知道了她的名字——陈娇。在男性职员比例几乎占为全部的行业中,女性的身份早已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次见到她时,还是2019年的夏天,因为她卸货时快递车占据了小区的甬道,所以我只得耐心等待她卸货。见自己为居民造成了不便,她很不好意思地赶紧向我道歉,随即加快卸货的速度,一张圆乎乎的脸上绽放出些许羞涩的笑容,想必谁见了也不会有“发火”的感觉。伴随着网购,她与我短暂的谋面也越发多了起来,开朗、直爽、能干,成为了我对她印象的代名词。

“大过年的,您没回家?”此次的谋面却让我显得意外,快递姑娘的脸上仍旧泛起了笑容,虽然被口罩遮住,但那双小笑眼儿和听着就痛快的声音传递着生活中的一种积极。“嗨,错峰回家,干吗偏凑那热闹呀,现在大家出不了门,看我没回家对了吧,還有人给您送灯!”伴着简单且风趣的话,灯已经到了我的手中,姑娘也骑上送货车慢慢消失在我的视野中,以至于我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祝福或感谢。

灯送到了,下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安装,物业维修班的老马师傅正在院中巡视,原来他也没回老家过年。上前打了声招呼,提出请求,老马很快便应了下来。几分钟后,戴着大口罩、背着工具包的他出现在了我家。平日里只通过相视一笑打招呼的两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及事件下会顿时熟络起来,一边给老马扶着梯子,一边聊起了天。

老马比我大十多岁,五十多岁的他来自承德,留在北京没有回家的原因很简单——让年轻人回家过年,多陪陪家人,自己岁数大,况且人生的阅历早已让他有了处乱不惊的乐观。老马与我从现在的疫情聊到了他的青年记忆,那是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大地的震撼将所有人的目光集聚到了唐山,也让人们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老马的记忆中,那时候他还年轻,但看着各地同胞驰援灾区,心中也多了一种力量。那时候,大家自发组织抢险救灾队伍,人们自觉自愿维护社会秩序,自己也与同事们组成巡防队伍,走上街头保证生产、生活稳定进行。

面对如今的疫情,老马笑着对我说:“我这个年龄的人,经历了不少事情,也从里面悟出了不少道理,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自然,哪有不遇到点坎儿的时候呀?遇到了怎么办?躲是躲不了。积极面对,大家一起使劲,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老马按起了开关,厨房重新恢复了明亮,心中也多了不少透亮。

美女出行标配,颇有些神秘

地铁宛若“专列”

很多地方口罩供不应求

地铁站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

进入商场,专人测体温

北京市各援助医疗团队合影

北京中医医院援助医疗队

他们很累,但仍在坚守

大兴机场人流稀疏

居委会志愿者对垃圾桶消毒

一位北京导游谢先生,春节前带着孩子去了日本,见到平日参团一起旅游的老人们在国内购买口罩不太方便,主动承担起了为大家在日本代购的工作。与其他代购人员不同,他并未加价,全家出动不辞辛苦地奔波于日本的药妆店,努力为国内的老人们购买,夫人与母亲负责办理邮政业务,选择最快方式邮寄国内。北京地铁10号线西钓鱼台站,因为住在附近所以经常选择在这里通过地铁出行,平日里安检口工作人员颇为严格甚至苛刻的检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过于严苛、较真的工作,曾经還真有点不太理解。然而,当此时看到这些年龄不大的安检人员,身着防护服,坚守于安检岗位时,看到他们仍旧恪守职责,丝毫并未懈怠,心中对于这些年轻人则多了几分敬佩。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确如此,没有这些放弃休假、放弃团圆,在疫情面前选择坚守、逆行的身影,没有这些将春节变为劳动节的人们,我们的生活怎会如此平安?面对此时的疫情,对于所有人都是新的考验。然而,历史早已给我们准备好了一份足可以参照的答案——平静、淡定、乐观、利他的心态就是一种免疫力。管理好自己、呵护好家人、自觉于言行、凝聚于众心、共同发力出击,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任何阻挠都将得以击溃。因为有了这些逆行的光,我们才得以欣赏到那份灿烂的曙光!

居民自治,保健康安全

非常时期,每个人都要有担当,都应该有担当。这种担当不一定是大气磅礴与轰轰烈烈,但一定会是万涓成海的凝聚与春燕衔泥的积累与坚守。

“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对于这场特殊的战役,习近平同志作出了这样的指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文所记录的人与事仅是一个侧面和掠影,且并无重要特殊的岗位与知名人士,但这些普通的身影或许就是您的家人、邻居、朋友,所发生的故事也在您的身边上演着。当您见到这些文字,看到这些故事时,或许已经是拨云见日柳暗花明,或许还会有很多人在为这场战“疫”努力奉献着,在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或是温暖、或是伟大、或是激昂、或是甜蜜的生命旋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旋律,最终必定会谱写出一首绚丽的凯歌,为这个时代再次添上辉煌的一笔。

谨以此小文,见证2020年北京百姓的春节战“疫”。

(编辑·郎永)

33217829@qq.com

猜你喜欢
口罩北京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北京的河
雾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