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检测和输血残余风险分析

2020-04-20 11:21张秀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年2期
关键词:弓形虫唐山市献血者

张秀红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由多种途径(饮食、水源污染、未加工的禽畜肉类接触等)感染,血清学调查抗体阳性率在1~10%之间,各地区有一定的差异[1-3]。输血也是弓形虫感染的途径之一,发达国家输血引发弓形虫抗体阳性的残留风险在1×10-7左右[4,5],主要原因为ELISA窗口期的漏检、虫株的基因型差异、检验试剂的敏感度不高及人工输血操作失误等[6]。虽然国内有较多弓形虫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尚未见唐山市弓形虫抗体检测和输血残余风险方面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近5年期间唐山市献血人群为调查对象,分析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及输血残余风险,以期为输血弓形虫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标本来源 以2013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唐山市血站弓形虫检验的308 024份血液为实验标本。采血对象年龄为18~55周岁,其中114 923份为首次献血标本,193 101份为重复献血(献血次数≥2)。排除血液标本提供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献血史、动物接触史、民族、献血时间、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等)不全者;排除血液标本检测HIV阳性者。

2 检测方法 每份血液标本留取2 mL,2~8℃低温保存,72 h内采用ELISA对血清样本进行弓形虫IgG抗体和IgM抗体检验。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者,次日行ELISA双孔复查。操作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弓形虫IgG和IgM抗体试剂盒(珠海立柱试剂盒试剂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

3 观察指标

3.1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统计各年份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判定标准[7]:IgG和IgM抗体检测任意一种检测为阳性,即ELISA:S/CO≥0.7为阳性,若0.7≤ELISA:S/CO<1为灰色区,则送检复查,若IgM抗体或IgG抗体任一为阳性,也定为阳性。

3.2 弓形虫抗体阳性分布特征:统计阳性率在年龄、性别、献血史、动物接触史、民族、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3.3 输血残余风险评估:采用“流行率/窗口期”经典数学模型对输血残余风险进行评估,参照文献[8,9]的简易“流行率/窗口期”经典数学模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为R=(Li/T+E)×(EPi*Di),其中R表示输血残余风险,Li:不同分组弓形虫感染率;T表示重复献血间隔时间,单位:d;E表示检测误差率;EPi表示重复献血人群现阶段弓形虫感染率;Di表示该分组献血人群百分比。重复献血间隔时间由唐山市血站提供数据为388 d。检测误差率:唐山市血站近5年共3 384份血液样本参加室间质评检测,7份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故唐山市血站检测误差率值取0.206%(1/3 384)。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弓形虫感染率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多组间对比采用秩和检验,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如表1所示,308 024例标本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3 453例(1.14%)。其中IgG抗体阳性2 651例(0.83%),IgM抗体阳性802例(0.26%)。献血人群弓形虫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2.449,P<0.05)。

表1 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统计表

2 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分布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如表2所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文化、民族上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抗体阳性人群中,常生食者、常接触动物者、首次献血者的抗体阳性率较高,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3 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多因素分析 以献血人群是否弓形虫抗体阳性为应变量,以是否常生食、是否常接触动物、是否重复献血作为变量(注:是赋值0,否赋值1),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常生食、常接触动物、重复献血均为影响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4 献血人群弓形虫输血残余风险分析 献血人群的弓形虫输血残余总风险为9.39×10-6,常生食者的输血残余风险(37.33×10-6)高于不常生食者(5.57)(P<0.05×10-6),常接触动物者的输血残余风险(40.06×10-6)高于不常接触动物者(4.83)(P<0.05×10-6),首次献血者的输血残余风险(14.30×10-6)高于重复献血者(6.79×10-6)(P<0.05)。见表4。

讨 论

弓形虫病可致发热,淋巴结肿大,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累及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眼部感染可出现视力突然下降,孕期急性感染甚至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0-11]。虽然,全球各地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2],但各国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报道相差较大,其中韩国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低(约为0.4%),巴西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约为14%)[13],而我国一般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各地区不一,约在1~10%之间[14]。本研究中,唐山市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14%,然而从献血人群不同年份弓形虫感染检测阳性率分布情况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2.449,P<0.05),因此本市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表2 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献血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单因素分析表

表3 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

表4 献血人群弓形虫输血残余风险分析

调查唐山市献血人群的弓形虫抗体阳性分布特征显示:弓形虫阳性的献血人群在年龄、性别、文化、民族分布上较为平均,在1.12%~1.18%之间(P>0.05)。这与一些研究存在差异。如吴亚[15]研究显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年龄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且年龄越大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越高,该研究分析认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与高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分析本研究与该研究不相符的原因在于:本次调查人群为中青年人群(18~50岁)。常生食或接触动物和重复献血为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这与大量研究[16-18]结果吻合。喜食生或未熟肉类,饮水不洁,禽畜密切接触、孕期急性感染等是弓形虫抗体阳性的主要途径。其中禽畜接触人群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如江苏省常州市调查显示,牲畜饲养员、屠宰工人等禽畜接触职业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34.8%[19],故必须给予禽畜接触人群弓形虫感染的高度关注。另外重复献血是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必须高度重视献血人群的弓形虫感染输血残留风险。

自1982年美国首例报道输血相关弓形虫感染病例以来,弓形虫感染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国外献血人群弓形虫输血残留风险的报道较多,如德国无偿重复献血者的输血残留风险约在6.6~7.0×10-6[20],而美国无偿重复献血者输血残留风险约在(3.4~5.6)×10-6[21]。但是我国尚未见重复献血人群弓形虫输血残留风险的报道。唐山市献血人群弓形虫输血残余总风险为9.39×10-6,远远高于上述国外报道数据,因此输血弓形虫输血残留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应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常生食者的输血残余风险高于不经常生食者(P<0.05×10-6),常接触动物者的输血残余风险高于不经常接触动物者,首次献血者的输血残余风险高于重复献血者(P<0.05)。提示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对血液安全带来威胁,必须对上述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献血人群弓形虫输血残余风险。

猜你喜欢
弓形虫唐山市献血者
猪弓形虫病感染的诊治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GABARAPL2 在IFN-γ诱导的HeLa 细胞抑制弓形虫生长中发挥重要功能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弓形虫感染让人更想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