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凝血指标、CK-MB及炎性因子表达的临床观察

2020-04-20 11:21程继勇谭家明李军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年2期
关键词:肝素呼吸衰竭炎性

程继勇 谭家明 李军文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s,COPD)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气流受限、肺部及气道慢性炎症性病理改变[1-3]。COPD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临床无法根治,需终生用药治疗,近年来我国的COP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COPD患者出现突发性病情加重时称为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是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并发症[4-6],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无法令人满意。低分子肝素除具有抗凝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脱粒和跨内皮迁移等作用,已有多个研究将低分子肝素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实验治疗。为评估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相关功能的改善作用,本院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自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AECOPD患者中选取86例纳入本研究,将入选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为50~79岁,平均(70.25±8.16)岁;体重41~72 kg,平均(56.34±7.98)kg;COPD病程为8~15年,平均(11.51±5.12)年。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为51~80岁,平均(70.31±8.25)岁;体重40~72 kg,平均(56.12±8.03) kg;COPD病程为7~16年,平均(11.59±5.19)年。两组患者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AECOPD及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为本次研究诊断标准[7]。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aO2<60 mmHg,或 PaCO2>50 mmHg;(3)在完全知晓本次研究全部内容的基础上自愿入组,且签署知情同意文件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合并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结核、肺栓塞等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4)合并肺、心脏、呼吸道器质病变或先天结构异常的患者;(5)合并脑、肝、肾等重症疾病的患者;(6)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7)对于本次研究用药有过敏史的患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化痰止咳、平喘解痉、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及降压、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吸气治疗,有需要的给予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同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出品,国药准字H20060190)6 000 IU/次,2次/天,皮下注射。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

4 观察方法 治疗7天后评估比对两组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制定临床疗效评估标准[8]。以主要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肺功能显著改善为显效;以主要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改善为有效;以主要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均未见改善或有加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有效合计。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二者比值(FEV1/FVC);两组患者于治疗前采血和治疗后第7天采血,分别检测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BG);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采血,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采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

TNF-α、CRP、CK-MB检测方法: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样3 mL,静置30 min后,使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吸取上层血清后使用全自动型生化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NF-α、CRP,以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浓度。

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理想,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评估对比[n(%)]

2 肺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凝血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和FB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治疗后两组PT和TT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和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4 炎性因子及CK-MB 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CK-M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CRP、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检测对比(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s)

表4 治疗前后两组炎性因子及CK-MB对比( ±s)

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FEV1/FVC作为因变量,D-D、FBG、PT、TT、TNF-α和CRP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D,FBG和CRP是影响FEV1/FVC功能的独立因素。见表5。

讨 论

全球范围内COPD的病死率位居第四位,其防治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课题[9]。我国COPD发生率约为8.2%左右,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0-11]。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易诱发血小板异常聚集、继发性红细胞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形成高凝状态[12-14];炎性因子的趋化与刺激可加快血栓的形成。因此给予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性抗凝血治疗能有效缓解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细胞的缺氧性损伤。

表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提高了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凝血活化状态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D、FBG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降低了患者高凝状态和炎性病变(纤维蛋白原同时也是炎性指标),其机理应与低分子肝素抑制凝血、活化纤溶系统、减轻血小板异常聚集以及改善动力学指标功能密切相关。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CRP、CK-MB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TNF-α、CRP、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TNF-α、CRP、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减轻了患者的炎性状态,降低炎性因子表达,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炎症病情。观察组CK-MB水平更加理想,提示观察组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得到更大改善。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肺功能通过治疗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综合凝血指标、炎性因子与心肌损伤指标实验结果,我们认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及炎性状态,减少患者肺及呼吸道炎性渗出液、减轻水肿,进一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使得患者肺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D、FBG和CRP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呼吸功能的独立因素。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减轻心肌缺氧性损伤程度,改善肺功能。

猜你喜欢
肝素呼吸衰竭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