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

2020-04-20 10:51王云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王云

摘  要: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展开,分析生活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对生活化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阐述,基于此提出此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方法,以学生自身、所处环境、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引言:

在初中阶段,除了几门基础课程之外,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渐渐得到重视,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欠缺,未能有效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对此,将该课程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改善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可简单理解为将教学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教学,颠覆传统二者独立式教学。这种教学大多以实际生活为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乐趣。在开展这门课程时,引入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具体的案例渗入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法律和生命的正确认识。

二、探索与实践

(一)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已经有了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就像学生自己一种无形的财产,不可复制。而这门课程更加注重以实际生活作为依据,这也是这门课程的优势之一。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可以教材为参考,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授课,将其与生活相联系,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给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情境,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去亲身体会,通过自身感知去理解、学习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扮演一个引导者,适时点拨即可[1]。这样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以《爱在家人间》为例,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通过走近父母、了解父母、关爱父母等多种方式,接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爱。这也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其所讲述的内容与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非常贴近。教师利用教材内容作为引导,让学生们回想与自己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父母对自己的言语表达和自己对父母的言语表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曾经对父母的各种行为是否不当,及时揪出自己不当的行为,主动改变,并通过语言、行为的方式不定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这样使得这门课程与生活更加接近。

(二)以学生之间的相处为参考开展教学工作

事实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与交流相处时间最多的就属同学了,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之间存在很多交集,二者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更容易相处与交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相关教学。以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具体的实例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同学相处时的秘诀,如何经营一段长久的友情,如何处理相处时遇到的矛盾。同时,表达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享受学习》为例,其主要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教师在讲授这节课程时应注意教学思路的转变,可将课堂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比如以交流会的形式展开课堂,以“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为主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学习方面的相关问题,让其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分析其不足与特别之处。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如何克服不足之处,同时,学习彼此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此期间,可选择一些专项艺术生进行谈论,其需要将艺术课与理论课统筹兼顾,这是比较困难的,让其分享自己如何将二者统筹兼顾。学生之间敞开心扉以学习为主题相互讨论,这种形式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应积极学习新型授课方式,高效、健康地培养学生。

(三)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开展教学工作

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基于我国当下的国情,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开展相关教育。通过一些道德方面的知识的阐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还涉及心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从多个方面展开教育,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参考,基于家庭、校园、社会三个层面,使得学生从思想到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2]。以关于生命这部分内容为例,其主要是讲述生命价值与意义,通过这节课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生命观,理解感受生命意义的重大,使学生更加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并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可以以社会上所发生的真实事例展开讲述,比如“天津事件”,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也许所有人都会失去生命,但消防官兵与人民军队毅然冲在第一线,付出巨大的代价化解了这次危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川航事件”,机长在人体极限环境下将飞机稳稳停到机场,拯救了几百名乘客。为何在生命面前会有如此多的人如此付出、如此坚持、如此奉献,原因就是生命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刻透彻地感悟生命、体会生命,培养其对生命正确的认识。

三、結束语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品质与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这门课程对其此方面相关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并投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切入点、以学生之间相处为参考、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80-81.

[2]刘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55.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