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沸腾式清洗机对不同预处理后的硅胶引流管的清洗效果

2020-04-21 06:35夏粤明宋欢项李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清洗机管腔硅胶

夏粤明 宋欢 项李莉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设备的不断发展,减压沸腾式清洗设备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一些结构复杂的、管腔类等难以清洗的器械及物品的清洗问题。在临床所使用的可复用的透明硅胶引流管,此类软管在临床使用长度约1~2 m,由于清洗毛刷难以进入到管腔深处,给清洗带来了困难。为此,本研究将管腔内有血渍、分泌物的硅胶引流管,通过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后,再放置于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观察其管腔内的清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回收后管腔内有明显污染物的硅胶引流管,随机分为三组,即实验1组44根、实验2组41根和实验3组45根。三组的科室来源、回收时间、管腔长短与直径及每次清洗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清洗设备为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剂为全效多酶清洗剂,清洗质量检查工具借助光源放大镜。

1.2 方法

1.2.1 实验1组 将硅胶引流管用40~50 ℃流动自来水冲洗1 min左右,再将引流管与其他器械放置在同一批次上机清洗,选择管状器械清洗程序清洗,在光源放大镜下用目测法检查清洗质量。

1.2.2 实验2组 将硅胶引流管直接放置于40~50 ℃的常水中浸泡,在自然冷却至常温后继续浸泡4 h后与其他器械放置在同批次上机清洗,选择管状器械清洗程序清洗。清洗质量检查方法与实验1组相同。

1.2.3 实验3组 将硅胶引流管直接放置于40~50 ℃的常水中浸泡,在自然冷却至常温后继续浸泡12 h后与其他器械放置在同批次上机清洗,选择管状器械清洗程序清洗。清洗质量检查方法与实验1组相同。

1.3 评价方法 目测+光源放大镜检查。采用光源放大镜,光源偏向检查者,将硅胶引流管对向光源检查,检查其表面和内腔清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减压沸腾式清洗机对不同预处理后的硅胶引流管清洗效果比较 根(%)

3 讨 论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预处理和有效的清洗方法是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1]。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原理是通过液相脉冲和气相脉冲相结合方式去除污渍。液相脉冲是通过降低槽内压力,使槽内清洗液在50 ℃左右时沸腾,从底部注入空气,使液体突沸,以去除器械表面的污迹。气相脉冲是降低槽内压力时,清洗液和管内清洗液沸腾,管内充满蒸汽,从上部注入空气,腔体内压力上升,使清洗液快速进入管腔内,从而快速冲刷腔内污物,通过反复沸腾冲刷将器械、物品彻底清洗干净。

无论是手工清洗,还是选用清洗设备清洗,物品在清洗前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提高清洗质量。预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冲洗、浸泡、超声清洗,然而清洗对象的不同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于橡胶、纺织品等柔软物在超声清洗时,由于会导致声阻抗及声波的衰减、吸收[2],使被清洗物质不易清洁干净,故软管不宜选择超声清洗作预处理。

冲洗是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污染物。采用40~50 ℃的流动自来水冲洗作预处理,可因热水的分子扩散速度较冷水快,在短时间内对污染物可起到一定的松脱软化作用,故放置在减压沸腾清洗机内进行清洗时有一定的清洗效果。

浸泡是将物品浸于冷水或热水或专用清洁剂中,以防止污物变干和软化或去除污物[3]。采用放置于40~50 ℃的常水中并在冷却至常温后延长浸泡时间的预处理方法,管腔内的污物可随浸泡时间增加而软化松脱效果不断增加,故放置在减压沸腾清洗机内进行清洗时,清洗效果明显高于仅用热水冲洗的效果,并随浸泡时间增强清洗效果。

所以对于管腔内有明显污染物的硅胶引流管采用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时,在不选用清洗剂浸泡作预处理的情况下,采用放置于40~50 ℃的常水中,并在冷却至常温后延长浸泡时间的预处理方法,不仅可降低清洗耗材成本,同时能有效提高其清洗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清洗机管腔硅胶
汽车冲压生产线中板材清洗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无线光电鼠标
对流室炉管外壁清洗机设计与试验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硅胶刀具清洁器
功能隐形眼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