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求真

2020-04-21 08:52吴雪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

吴雪贞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在学生的成长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对学生的思维、表达甚至是人生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困于“真”问题,有待突破,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误区对策

一、“真”有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因此,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作文必须真实,必须写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人和事。总结成一个字就是“真”。于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亲眼所见的人,片面强调一定是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看见的人。在现实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和学生为“真”所困,片面理解,导致把学生写作带入一个狭小的“胡同”。一是素材少,小学生的生活单纯,上课、下课、写作业,与社会人和事接触面小,他们的亲身经历的事少、亲眼所见的人少,可写的“真”自然也少得可怜。二是想象少,被老师局限于真人真事,在片面求真的指导下,在写作观念上、表达上基本趋于“记录员”。很多学生苦于自己生活中没发生过题目要求的真人真事,无法下笔。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真”的理解误区,很可能导致在学生最富想象力的时期,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求“真”是有问题的。

二、“真”是什么

小学写作求真本来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对“真”的理解是否全面、客观、理性。记得曾经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就为学生的一篇关于写游戏迷的作文纠结不已。学生在《游戏迷》的作文里描写了一位酷爱玩手机游戏的叔叔,文中写到了一个细节,游戏迷叔叔开车玩手机,导致撞车受伤。当120救护医生到现场时,游戏迷还在玩手机游戏。这位教师对这一场景是否真实,有没有这样的事大伤脑筋,认为如果不是真实发生就不能这样写。许多教师加入了讨论,一些老师认为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不真实,不能这样写,打低分;一些老师认为有可能,可以这样写;还有部分认为写作表达手法合理恰当,不论是不是作者亲身经历,还是有所夸张,作文这样写挺好,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什么是“真”呢?必須是学生现实生活中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吗?听到电视新闻报道,但没有亲身经历的事能算是真吗?听到别人讲述的事能算真吗?能写吗?《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应全面理解贯彻,不能只盯着亲身经历的事情,而应看到前面——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没有亲身经历,只要是听到的事、看到的新闻、想到的故事都可以写,关键是要“恰当的语文文字表现”。笔者认为写作求“真”并没有错,但不是片面地求真人真事,而是求恰当地表现、贴近生活。在本质上,小学作文虽然处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初级阶段,但具备文学艺术作品基本属性,是基于生活,力求高于生活的创作。笔者认为,所谓的“真”,是必须基于生活的创作,但不一定必须临摹生活,或者作为生活场景的“照相机”。

三、“真”要怎样

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怎样把握“真”的标准,怎么求真呢?教师不是警察、法官,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调查学生作文描写的人或事到底是真是假,作文批阅中只要把握一个标准看起来是“真”即可。具体来说,就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材要贴近日常生活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引导鼓励学生尽量选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有真实体验、切身体会的人或事作为写作素材进行创作,使学生写作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真”的指导原则。比如命题为写令你感动的一件事。很多老师、学生也许会选择新闻上看到或听说的“高大上”的素材来创作。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小学作文里大多描写扶老人过马路、拾金不昧、科学家等等。不是说写这些内容不对,而是这些内容很多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在写作中往往缺乏细节,造成文章存在“假大空”现象。

相反,一个学生面对“令你感动的一件事”,她以《门缝里的灯光为题》描了自己奶奶常常在晚上帮助她检查作业的生活小事。这篇小学作文由于是小作者与奶奶日常生活的写照,有自身的体验,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成为我们班上同一命题最好的作文。

(二)逻辑要符合常人思维

小学作文虽然鼓励相像,但并不是脱离日常生活逻辑,异于常人思维逻辑。不能写小弟弟一出生就会说话,写印象最深的人就出现自己的初恋、情敌之类。异于常人的思维逻辑,自然让人觉得作文很假,小学作文的内容应当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逻辑,哪怕学生写什么特殊的人或事,也应让常人有办法接受。这样才符合文学创作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有这么一篇关于写要努力学习的学生作文,“因为我如果不努力,成绩就上不去,我成绩上不去就会被家长骂,我被家长骂,就会失去信心……就会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影响了祖国的未来,中国就难以腾飞……”,后面竟然写到了世界大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篇作文的问题就是典型的逻辑问题。

(三)表述要适合个性特点

作为学生,作文创作要符合学生阶段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特点,让人觉得这就是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才会产生阅读的真实感。通常我们在教学当中会看到学生作文,一到写感想都是为祖国、为人民,让人感觉在看“新闻联播”,不是在看学生作文。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特点,鼓励个体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塑造孩子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风格。比如,在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城市里的孩子可以表述成像小船,农村的孩子可以表述成像镰刀。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全面正确理解要求,走出死板僵化求“真”的教学误区,使小学作文变活、变美、变好。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小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