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疗效分析

2020-04-21 13:37张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张军

【摘 要】目的:探究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接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植骨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100例,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对照组LCP结合植骨,实验组LC-DCP结合植骨,分析2组治疗结果。结果:2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以及术后4周IGF-1、FGF-2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接受LC-DCP、LCP结合植骨,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植骨的材料。

【关键词】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锁定加压钢板;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LC-DCP) combined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 on bone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limb trauma fracture nonunion.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100 cases of limb trauma fracture nonun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C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C-DCP.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sion length,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 healing time,X-ray callus score and IGF-1,FGF-2 levels in the four weeks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LC-DCP and LCP combined with bone grafting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nonunion of limb trauma fracture.The material of bone grafting should be selected reasonabl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patients.

Keywords: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imb trauma fracture nonunion

【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6-01

四肢骨折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患者在骨折后,临床主要是采用外固定或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的骨折能够较好的复位,且在前期实施功能锻炼,能够将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但是,部分四肢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植入后,会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常伴有内固定断裂的情况,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正常恢复,需要实施二次固定植入治疗,这样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创伤,且会增加其经济压力[2]。本研究主要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接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植骨的效果作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100例,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50例/组。纳入标准:a:经X线或CT检查,确诊存骨不连;b:骨折端表征硬化,且存在骨缺损以及骨髓片吸收的情况;c:距上次手术时间6个月-24个月;d:自愿接受本研究者。排除标准:a:难以耐受手术者;b:再次外伤所示骨折位置二次骨折者;c:病理性骨折或多脏器病变等所致骨不连者;d:难以对本研究配合者。

实验组中,年龄19岁-68岁,均值(38.89±4.58)岁,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中,年龄20岁-67岁,均值(39.05±5.01)岁,男32例,女18例,对比2组四肢创伤骨科骨不连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LCP结合植骨,术前,依照患者的骨折状况以及骨折位置,选择适合长度的钢板,实施麻醉后,沿原手术切口,充分显露骨不连的位置,确保全部去除原内固定物,去除断端死骨以及纤维坏死组织,实施生理盐水冲洗后,实施解剖复位,插入LCP,以自攻锁定螺钉固定处理,骨折两端分别进行2枚-3枚的固定,按照骨缺损的具体大小,确定是否增加螺钉的数量,确保固定的可靠性。

实验组LC-DCP结合植骨,麻醉后,沿原手术切口,充分显露骨不连的位置,确保全部去除原内固定物,去除断端死骨以及纤维坏死组织,实施生理盐水冲洗后,实施解剖复位,插入LC-DCP,以自攻锁定螺钉固定处理,骨折两端分别进行2枚-3枚的固定,按照骨缺损的具体大小,确定是否增加螺钉的数量,确保固定的可靠性。实施螺丝固定时,不可通过主要的骨折线,如若不然,则其断端会出现异物刺激,難以愈合。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0分-3分,分数越高越好,即采用Fernadez-esteve量表对骨折端正侧位片进行评价,0分:在患者骨折端,不存在放射学骨痂;1分:骨折端存在云雾状的骨痂;2分:骨折端一侧出现骨痂;3分:骨折端双侧均对骨痂形成)作观察,并分析2组并发症(术后骨折、感染、骨折未愈合、固定松动等)发生以及术前术后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1)、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水平的差异性。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分析

2组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2组IGF-1、FGF-2水平分析

2组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术后4周IGF-1、FGF-2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2组术后4周IGF-1、FGF-2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2组并发症情况分析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 讨论

骨组织有着较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患者在骨折复位后,实施适当的治疗干预,多数患者能较好的愈合,若其骨折不愈合,则为骨不连。骨折部位多数需要持续活动,导致骨不连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感,临床需要为其实施有效治疗干预,防止其骨折处,出现持续性的损害。本研究中,2组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4周IGF-1、FGF-2水平均低于术前;2组术后4周IGF-1、FGF-2水平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00%。表明LC-DCP、LCP结合植骨在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治疗中应用,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LC-DCP的应用,可对并发症的发生控制。IGF-1能够提高软骨基质的合成速度,促进软骨细胞更好的分裂增殖,使得骨合成以及代谢的速度加快,并可对其正常结构功能维持。FGF-2能够加速大量成骨细胞的形成,且能够抑制骨细胞的产生。IGF-1、FGF-2均与患者骨折愈合之间,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林志刚、赵宏、杨威等在《两种钢板结合植骨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观察》[3]中表明,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患者接受LC-DCP、LCP结合植骨,其均可获得较好的X线骨痂评分,且不同方法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小。本研究与林志刚、赵宏、杨威等在《两种钢板结合植骨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观察》中的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且本文进行了IGF-1、FGF-2水平的研究,表明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中,LC-DCP结合植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林志刚、赵宏、杨威等研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加强研究的力度,以此提高研究的价值。

LC-DCP是在DCP(动力加压钢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更加符合生物学内固定的相关原则,螺孔凹面设计,能够更加均匀分布应力,可塑性较好,能使得钢板与骨面之间更加紧密的接触。LC-DCP底面存在凹槽,可降低骨皮质接触钢板的面积,更好保护骨膜下的相关血运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骨皮质坏死、再骨折、骨质疏松等的发生率。

LCP可通过动力加压固定骨折断端,通过锁定装置,使得钢板与螺钉之间形成整体,稳定性较好,且不会对骨骼产生压力,更好保护骨血运功能以及骨膜功能。手术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精准的弯曲,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时间,改善生物学愈合条件,不需要对骨膜过多剥离,有效保护骨折端血供[4]。但是LCP仅能够保持骨折复位,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患者可出现骨吸收的情况,延迟骨折的愈合時间,且会增加骨不连的风险。

综上所述,LC-DCP、LCP结合植骨在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中应用,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LC-DCP的应用,可对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更好改善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太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骨对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948-950.

[2]黄东博.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9):146-148.

[3]林志刚,赵宏,杨威等.两种钢板结合植骨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3):520-521.

[4]张振中,侯瑞青,沈静等.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8):1345-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