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要素的长文短教新思路

2020-04-22 20:37刘良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语文要素统编教材

刘良英

[摘要]长文短教是一个老话题在统编教材全面使用的背景下,长文短教应该立足于语文要素,精准确定教学的核心价值、人文价值和基础价值,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列小标题、感受人物形象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共进、整体落实,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统编教材;语文要素;长文短教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0-0005-03

所谓“长文”,泛指文字多、篇幅长、容量大的文章。具体到小学阶段,凡中年级800字、高年级1000字以上的课文,一般称为“长文”。由此观之,统编教材的长文还真不少,像三年级的《漏》、四年级的《陀螺》、五年级的《父爱之舟》、六年级的《竹节人》等,皆在此列。因此,探索语文要素背景下的统编教材长文短教,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语文要素:长文短教的目标指向

一篇课文可教的内容实在太多,课堂又是一个常量,两者的矛盾决定了课文教学必须确立一个核心价值,以避免面面俱到现象的出现。语文要素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向。

《小英雄雨来(节选)》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段教学要求。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并非本单元首次出现。四年级上册已安排过两次:一是第四单元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第七单元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将三者联系起来就能发现,它们存在着许多不同。一是要求不同。“文章”与“长文章”是有区别的,因为文章长、内容多、容量大,概括主要内容就不像一般文章那么容易了,在具体的路径、策略上必有差异。二是方法不同。“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而“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自然不可完全套用这两种方法。三是适用对象不同。“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适用于写一件事的文本,“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适用于两三件事的文本,长文章一般由多人、多事、多个部分构成,应有相应的把握方法。因此,我们明白:“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既是四年级上册两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的延续与提高,又自带“首次”属性。既然是首次,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需要时间的充裕保证,需要训练的过程展开,还要允许学生出错。

至于什么才是“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要到课后练习和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去寻找答案。不论是《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后练习的第2题,还是《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都清楚表明,列小标题就是“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对此,教师要进行重点训练。至此,“借助列小标题的方法,学习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的核心教学目标已水落石出,清晰可见。

二、价值整合:长文短教的应然取向

语文要素虽然统领着整个单元,但并不意味着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唯一目标。这从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处可见一斑。

先看课后练习。练习第1题,有下面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这是关于故事情节的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感受的问题。二是“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是指向阅读策略方面。“带着问题默读”学生在三年级练习过,但“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是新的要求,又放在首要位置提出,自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定位在“尝试”上,不可拔高要求,只要学生对“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有一定的感知和体验即可。这样,为五年级上册“阅读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做了过渡、打好基础。练习第2题的重点是列小标题,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所在。但是,如果只是这样,那是远远不够的。这里还有个如何操作、如何落实的问题:一是如何列小标题,二是如何在小标题的基础上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前者,课文中小泡泡的话——“读完这部分后,我要停下来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和“李大叔是谁?前面好像提到过,我再看看前面的内容”,提供了读中理解的具体方法;而“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的小标题范例提供了列小标题的真实样本。教学时,抓住了这两个拐杖,学习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应该就顺当多了。练习第3题涉及环境描写及其表达作用的问题。全文描写还乡河的景色的语句有三处,分别是第一部分的首段、第五部分的首段和第六部分的中间。

再看《语文园地》的内容。“交流平台”总结梳理了“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一个与本文有关的比喻句练习——“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再照样子改写后两个句子。”教学时,可结合课文阅读完成。

综合上面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核心价值:借助列小标题的方法,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人文价值:通过课文阅读,理解雨来成为小英雄的原因,感受雨来充满乐趣和斗争精神的童年生活,学习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宁死不屈的优秀品质。

3.基础价值。(1)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能随文读准“刨、黝”等字。(2)尝试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学习“看完部分内容停下来想一想”“忘了前面内容可返回看看”的长文阅读方法。(3)品读环境描写和比喻修饰的语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分击合进:长文短教的策略导向

篇幅長、内容多,最易教得琐碎、繁杂,造成教学的碎片化。因此,要整合教学内容,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各自项目推进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共进、整体落实。《小英雄雨来(节选)》的教学可设计四项任务,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任务一:带着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1.设置悬念。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年纪不大,人们却称他为“英雄”。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任务出示。(1)带着“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这个问题,试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做个记号,但不要停下来,等读完课文后再回过头读一读、认一认。

3.初读检查。一生字词掌握情况;二自由交流对故事的大致了解,对小雨来的初步印象;三了解自然隔行分段,每部分序号标示的文章结构特点。

任务二:列小标题,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1.聚焦重点。学生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第一、二部分,每读完一个部分,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尝试列出小标题。

2.范例引路。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一、游泳本领高;二、上夜校读书”,引导学生将它和自己的概括进行比较,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初步认识小标题的特点以及列小标题的基本方法。

3.自主练习。学生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余下的四个部分,学着给每个部分列小标题。

4.反馈评价。学生汇报自己列出的小标题,师生一起点评、完善。小标题可以自己归纳,也可以引用课文的原话。自己概括的,如: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智斗目军官、宁死不屈服、跳水中逃生;引用课文的:“望着妈妈笑”“我们爱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5.串联讲述。学生先自由选择六个小标题中的一个,说说相应部分的内容大意;再用自己的话完整地串联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6.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先读懂内容,再根据内容拟定小标题一根据小标题,说这部分的内容大意一用自己的话串联,把握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列小标题要用词准确、简洁,串联时要前后衔接、连贯。

任务三:细读品味,感受小雨来的英雄形象

1.问题思考。试着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些语句告诉我们雨来是个小英雄?画出这些语句,在旁边写上批注。”

2.细读深化。自由交流,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重点语句,归类品读理解。

重点语句一:

(1)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3)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指导要点:

A.发现三句话的共同点:都是雨来回答日本军官的话,每句话都出现了“没看见”三个字。

B.发现“没看见”的不同点:第一次是“嘟嘟囔囔地”,第二次是“摇摇头”,第三次是“咬着牙”并用上感叹号。

C.联系上下文,说说雨来的回答为什么不同。这样,让学生知道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雨来不仅不说出交通员的下落,而且越来越勇敢。

D.朗读这三句话,体会“没看见”反复出现的好处。

E.反复句的延伸阅读。出示“往河沿跑!往河沿跑!”“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等语句,学生交流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重点语句二:

(1)雨来疼得直咧嘴。 (2)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3)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指导要点:

A.发现表达特点:通过雨来的动作、神情表现雨来的勇敢,分别通过嘴、脸、后脑勺和肚子等身体部位来写出雨来被打得越来越重。

B.把这三句话带入语段,结合描写日本扁鼻子军官的语句,进一步感受雨来的坚强不屈。

C.联系上下文,交流、体会雨来如此宁死不屈的原因。

D.读好这三句话所在的语段,读出敌人的残暴狠毒、雨来的宁死不屈。

重点语句三:

(1)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2)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指导要点: A.读读这两句话,说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表现在哪里。

B.讨论雨来能够在敌人的枪口下死里逃生的原因。

C.品读第一句,说说课文为什么要把雨来比作小鸭子,感受雨来机智灵活、调皮可爱的形象。

D.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体会体会这样比喻的好处。如,“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表现了敌人的心狠手辣;“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段,以环境描写反衬人们失去雨来的悲痛心情。

任务四:畅说英雄,拓展整本书阅读

1.讨论如下问题。(l)从小雨来身上,你发现一个英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2)你还从电视、电影或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英雄人物或英雄故事?他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英雄虽然会因时代、条件、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但为人民谋福利、毫无私心杂念的精神都是一样的。

2.阅读延伸。雨来的英雄行为还有哪些呢?在他身上,还发生过哪些故事呢?小说《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的。出示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封面,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活动拓展。开展“讲英雄故事,读英雄诗篇,唱英雄赞歌,找身边英雄”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增强革命文化教育,发扬英雄主義精神,实现人文情感熏陶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目标。

(责编 韦雄)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课题“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用点选用研究”(编号:GZS1801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语文要素统编教材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