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好“抗击疫情”时期的特殊思政课

2020-04-22 20:29王立洲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击责任感抗疫

王立洲

编者按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抗疫”阻击战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勇敢、关于付出、关于责任和担当……它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鲜活的感人的事例与素材。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这场灾难,可能你想告诉学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责任;也可能你想告诉学生什么是爱、什么是红色的信念与信仰;又或者你想教会他们什么是规则、什么是感恩……但归根到底,思政课教师们都是想要用源于内心的热爱与信仰,来捍卫和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

《陕西教育》高教特别策划:

青春思政之战“疫”有我,邀请高教思政课教师参与讨论如何运用这次疫情中真实鲜活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或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明辨是非,传递战“疫”正能量,引导学生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形成的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肆虐蔓延,全国各地感染人数不断增长,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众多医护人员不计个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线,为我们筑起了一道生命防护墙。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共抗疫情。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既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鲜活感人的事例与素材,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疫情形势,以疫情防控为主题,搜集整理相关素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和反思。要把挖掘典型事迹、凝聚和传播正能量,作为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要注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效,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一要注重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素来在面对任何天灾人祸时,具有不畏困苦、不屈不挠的民族伟力。面对这场影响重大的疫情阻击战时,需要我们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整体利益为重。应当看到,面对疫情,有极少数人缺乏理性和客观态度,有些言行不利于抗疫防疫,对此要有警觉。在国际上,有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和社会大众对中国全民抗击疫情给予积极支持,但也有少数国家为了遏制我国的发展,趁机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人民,企图利用疫情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打压。为此要通过思政课明确地告诉学生,为了赢得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一定要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投入全民抗疫的伟大战争。事实也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形成了巨大的正能量。

二要进行敬畏自然、热爱生命教育。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直面生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这次疫情的反思,探究生命的真谛和价值,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明白活着的意义,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这样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中任何生命都是平等和谐的,大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人类为了自己的贪欲滥杀野生动物,最终会得到惩罚。通过这次疫情暴发,恐惧、绝望、贪婪、自私,人的种种隐藏最深的人性都充分暴露出来。我们这个社会有自私自利的人,但更不乏许多真正的英雄,比如在疫情来临时冲在最前面挽救他人生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生死,迎难而上,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感恩他们,就要珍爱自我生命,做好自我防护,不给第一线防疫的医务人员添麻烦,这既是对自我生命的爱护,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三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疫情当前,正因为有了钟南山等科学家以及大批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医务工作者们,才使得我们对打赢这场战役更加自信。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抗击疫情的生动事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坚定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并在社会实践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此,首先要加强理论引导,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前提,逐渐形成责任意识。其他专业课程也要通过课程思政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其次要注重实践养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提升品质、培养情感,深化社会责任意识。近期,各高校引导学生通过微信推送和班级微信群等平台,表达“为武汉加油、为湖北加油、为中国加油”的心声,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

四要积极培养规则意识。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而人们活动的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因而让受教育者形成规则意识,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点。疫情蔓延以来,不断更新的数字,不断变化的疫情实况,考验着人们的规则意识与理性。在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有的人无知无畏、心存侥幸,不加防护、不听劝阻;有的人无视规则、毫无理性、造谣传谣;有人无视规定,招摇过市参与聚会,给社会抗疫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规则意识和理性成熟的公民,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做无视规则、失去理性的事情。为此,按照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和通知要求,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规定,比如要求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教师要做好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等规定。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并引导学生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保持理性、分清是非,成为具有规则意识和理性的新时代公民。

五要强化爱与感恩教育。在今年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看到社会大爱,看到面对这次灾难,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逆向而行,尽心尽责,全力救治病患,体现了最伟大的人道精神和职业品格,看到这个国家、政党和民族的凝聚力与行动力。“感恩”是一种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并铭记在心,付以爱的回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好情感,更是一种品德。与此同时,感恩也是一种爱,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要通过思政课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中,有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单位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又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我们要从社会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要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感恩之心能稀释我们心中的狭隘,会使我们已有的人生资源变得更加深厚,使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要学会“感恩”。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从而自己也要爱别人、帮助别人。在艰难时刻,要用宽容、善良和感恩的心,认识和理解我们身边的一切。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从而保持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

总之,在这个特殊时期,社会舆情和人们的思想状况极其复杂,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作用,把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形成的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優势充分转化为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抗击责任感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