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独特魅力

2020-04-22 20:35杨立忠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杨立忠

【摘要】“统计和概率”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的数据分析观念,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和领域,今后还将继续发扬光大,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也为高年段学生数学学习预备了一把“金钥匙”。数据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应重视数据分析这个内容,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课堂上。这将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据分析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42-02

引言

在学习“统计”这个版块时,学生们将对题目要求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一个与事件相似的可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推断分析能力。数据的分析要从需求出发,其次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挖掘出数据下的更多可能性,要不断深入探索,最后要灵活地看待数据,数据不是一堆呆板冰冷的数据,而是运动变化着的。由此可见,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提高自身数学素养。

一、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观念。数据分析就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模型他们是很难理解的。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扩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应该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不断地过渡转变。而这个过渡的桥梁就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一方面可以协调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另一方面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不断提高,逻辑能力不断强化。数据分析观念不仅仅是运用在中高年级,是整个阶段它都会有体现。[1]

(一)应用数据分析便于凸显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应用题中会出现很多的数据,出现数据的同时又会出现一些混淆视野的信息,学生们如果不是很熟练这些题目的话,很容易就会被一些非关键的数据所扰乱,从而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采用数据分析的话就可以将各种数据信息有效地排列出来,可以分析出哪些是关键重要的信息,而哪些只是扰乱分析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凸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应用数据分析便于扩展思维

如之前说到的,数据分析策略是学生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过渡桥梁,这个桥梁的作用让学生的两个思维协调运用,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做一些题目的时候思维不会那么死板,在一些方面还会有惊人的创造性的体现。[2]

(三)应用数据分析便于突破解题关键性

数据分析策略可以借助一些数据而得出一个事件的真相,数学中的一些知识是可以从一些数据中得出来的,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知识之间的一个连贯。看似繁琐的数据,但是找到他们的规律后就可以找到问题所在,这对于解决问题是非常方便的。

二、目前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遇到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忽视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思维

教师没有重视起数据分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

(二)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比较被动

在一些数学课堂上,老师在开展统计与概率这个内容时,便会让同学们对一些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同学们在整理数据时遇到的问题并不大。但对于数据分析的问题意识就比较被动。因为在数据整理好后的问题都是教师提问的,例如这些问题,哪一个量在整个数据中是最大的,哪一个量的变化最大。教师设计数据分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而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但这些问题太过于主动和浅显,学生在这些数据面前是非常被动的,他们没有一种问题意识,这些数据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就是一种形式,而非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提高统计意识,不利于学生对数据分析形成一个正常的需要。只有学生对数据有一个正常的需要和主动的问题,那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才是有意义的。[3]

三、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枯燥的,认为数学比较抽象,在学习起来的时候不如其他学科那样直白,偶尔遇到一些难题时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就会对他们学习数学造成很大的兴趣阻礙。

在学习“统计”这个版块时,大多数小学生可能是第一次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很多概念和方法并不了解,对这方面的学习兴趣可能会受到打击,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概念讲授清楚,对那些理解不是很到位的同学要多花一些时间帮助他们理解。其次要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到数据分析中,只有亲身体验,才会对学习内容有兴趣。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一方面是灵活的,例如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需要灵活地运用知识,调动自己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它又是“死板”的,因为在一些数学知识的概念或者公式,学生都只能去死记这些内容,这些概念和公式都是固定的。由于这种死记硬背, 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可能只是流于表面而没有去深入地理解。例如,当题目出现变化的时候,可能学生就不会做题了,因为他不会举一反三。这种填鸭式,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目标将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上,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中,分析其中的数据,找到规律。

(三)提高深入思考的能力

数据分析锻炼的是人的思考能力,学生们一开始看问题比较简单,那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从更深层次去看问题。

以统计阅读书籍数量为例,学生在收集完数据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不同班级的阅读数量比较情况怎么样,本班的阅读水平是什么样的水平,个人还需要阅读多少书籍才能达到标准水平等,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不仅仅停留在数据大小的比较上,而能够从更高层次去思考问题。

(四)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

学生是需要鼓励和表扬的,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好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老师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上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表示肯定。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四、结论

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据分析的重视,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在紧紧围绕“统计和概率”的基础上,教师要将数据分析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向忠.浅析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4):177.

[2]张寿兰.浅谈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37-38.

[3]张晶.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三个阶段[J].教学与管理,2017(23):41-43.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