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来 杏 花 开

2020-04-23 08:46○文/牧
绿色天府 2020年3期
关键词:世俗杏花春雨

○文 /牧 云

“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静落犹和蒂,繁开正蔽条。澹然闲赏久,无以破妖娆。”唐朝诗人温宪这样描述杏花的盛开和凋落,盛开的杏花一朵朵一簇簇、活泼泼俏生生地站在枝头,有的深红,有的浅红,有的粉白,在绿叶间,在阳光下,在微风中,在细雨里,她们笑意盈盈、轻声细语、低吟浅唱,把春天的碧空映衬得辽远而宁静。春雨润物无声,春风轻浅细抚,杏花的清香随风潜入客店,杏花落在村院的地上,整个村院的地面上都是一片缤纷的雪白。静落的杏花并着花蒂,盛开的杏花密密挨挨挤在一起,把整个枝条都遮掩得看不见了。我站在杏花树下安静地看了很久,觉得没有比杏花和杏花点缀的村落更妖娆、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了。

恒古不败的杏花盛开在诗词里,盛开在画家笔下,她们充满了春雨江南的韵致,从岁月的深处盛开到现在,从古老的诗经里盛开到农家小院,她们是骨子里透着脱俗的骄傲和古典的清高吗?不,她们没有。她们自顾安静地盛开在农家的前庭后院,雀鸟啁啾往来其间,把普通的农舍点缀得活色生香、春意盎然。扎着羊角小辫、穿着红衣绿裤、粉色背心的乡下小丫头,拉着弟弟仰着头看那杏花,看杏花一天天变成小肚脐眼似的青绿的果,流着口水等着等着。等到杏黄,便爬上树枝摇落一颗,又摇落一颗。乡下孩子的零食就这样揣在小小的口袋里和书包的夹层里,你一颗我一颗,酸甜的童年、酸甜的往事都留在唇齿之间,余味久远。

爱极了《杏花春色》《杏花春雨》之类的江南系列水墨画,青山含翠,杏花绽放,杏花或浓或淡地开在水边田间、房前屋后、山前山后,是那样诗情画意、清雅恬静。有杏花的画无一例外地都充满着人间的勃勃生机和尘世独有的安宁和愉悦,有一种饱含着热爱的对人间和生命的深情包容。不做作不清高,不孤傲不自恋,不玩弄深沉,不故作玄虚,这是杏花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态度。随着年岁见长,随着阅历丰厚,随着对世界越来越清晰的体会和认识、对世俗越来越认真的热爱和理解,我越来越喜欢杏花,越来越喜欢有着杏花的乡村,它充满了世俗烟火的热闹安宁,充满了田园炊烟的悠远意境,充满了红尘俗世独有的亲切味道。杏花烂漫,让岁月恒久。

世间多的是如花的女子,有的幽静如兰,有的孤傲如梅,有的富贵如牡丹,有的自恋自尊如水仙,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杏花一般的女子,她们没有桃之夭夭的如火烂漫,没有海棠盛开的柔软绚丽,她们大多是长在我们身边的平民女儿,有着羞涩的女儿情怀,有着蓬勃的世俗热爱。她们努力擎出阳光、吮吸雨露,在该盛放的时候盛放,在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有着明艳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生活信念,她们不那么超凡,不那么优雅,她们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形状和颜色,有着随遇而安的恬美和开到荼蘼的心甘,无论朝来寒雨、晚来春风。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其实杏花是可以在庭院中成列种植的植物,杏花酒是可以让人宿醉一场的佳酿,杏花村更是无数中国人的梦里故乡。一枝红杏是春日里曼妙浪漫的写意,杏花万朵是人世间如火如霞的深情。

猜你喜欢
世俗杏花春雨
杏花树下
论仪式剧与世俗剧杂糅的阳戏
春雨
春雨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杏花
杏花弦外雨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