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颈动脉彩超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2020-04-23 08:03朱宏杰闫惠芳
哈尔滨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颈动脉冠脉造影

朱宏杰 闫惠芳 李 丹

(宝丰县中医院经颅多普勒(TCD)室,河南宝丰4674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CHD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CHD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1]。CHD主要依赖于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CHD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接受率低,适应征较狭窄[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各类影像学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超声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常用。有研究指出,可通过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其粥样硬化的程度来尽早干预已达到预防冠心病进展的可能[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20例拟诊为冠心病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颈动脉彩超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65例、55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38±9.36)岁,高血压史者 51例、吸烟者62例、饮酒者47例。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8~13MHz,患者取平卧位,超声探头顺着血管方向进行探查,分别观察和测量两侧颈动脉分叉处的颈总动脉远端及其后颈内动脉、静脉动脉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硬化斑块(AP)形成情况。

1.3 评估方法及标准:IMT正常值≤1.0mm,1.0mm<IMT<1.3mm为IMT增厚;局部IMT>1.3mm或者是IMT的1.5倍,则确认患者颈部有硬化斑块,将AP指数根据斑块程度分为0~3分,0分为无斑块,1分为IMT在1.2~2.0mm或仅有1个硬化斑块,2分为单侧有IMT>2.0mm的斑块或双侧均有IMT<2.0mm的斑块,3分为双侧均有IMT>2.0mm的斑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的狭窄积分×该狭窄部位的基数,所有病变节段的总积分之和为其Gensini评分[4]。

1.4 观察指标: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评估颈动脉彩超参数(IMT、AP)诊断CHD的效能,比较CHD与非CHD患者间IMT、A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MT、AP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n(%)]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脉造影诊断结果:冠脉造影显示120例拟诊为CHD患者中确诊CHD者68例,非CHD者52例。CHD患者中一支病变者29例、两支病变者24例、三支病变者15例。

2.2 颈动脉彩超参数诊断CHD效能:IMT联合AP灵敏度高于IMT、AP单独诊断(P<0.05),IMT联合AP特异度与IMT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 AP 单独诊断(P<0.05),详见表 1。

表1 颈动脉彩超参数诊断CHD效能 (%)

2.3CHD与非CHD患者IMT、AP对比:CHD患者IMT、AP 水平均高于非 CHD(P<0.05),详见表 2。

表2 CHD与非CHD患者IMT、AP对比 (x±s)

2.4 IMT、AP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AP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详见表 3。

表3 IMT、AP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狭窄、心肌血流供应减少,致使心肌缺血是CHD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但由于心肌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早期往往不易发现[5]。早期诊断有利于控制CHD病情进展,并降低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健康意义重大。高传玉等学者指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能为CHD诊治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但其用于CHD诊断受成本、检查时间和患者耐受程度等多种因素限制。而吕信笑等学者的研究显示,CHD患者IMT水平显著高于非IMT患者,超声测定IMT有助于CHD患者诊断及病情进展评估。

本研究结果显示,IMT和AP单独颈动脉彩超参数诊断CHD效能较低,IMT灵敏度和AP特异度仅为60%左右。但数据显示IMT联合AP诊断CHD效能良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各效能指标均在80%以上,说明彩超可通过测定患者IMT和AP达到良好的CHD检出率。同时,本研究数据也显示,CHD患者IMT、A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HD患者,提示冠心病患者有更高的概率出现IMT增厚及颈动脉斑块。

本研究结果显示,IMT、AP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表示患者IMT、AP越高,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IMT、AP的测定在评估CHD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颈动脉位于体表浅部位,体表超声可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形态特征,因此利用超声影像定量测量技术评估其血管壁病变,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所有阶段[6]。同时,由于超声无创、便利、性价比和可重复性高等特点,故超声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更适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筛查。

综上所述,颈动脉彩超可通过定量评估冠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IMT和AP来进行有效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与患者IMT和AP水平呈正相关。

猜你喜欢
颈动脉冠脉造影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