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良充气密闭式取物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20-04-23 08:03安元松朱丽英潘晓丹唐旭珍刘丽妹张之江
哈尔滨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肌瘤腹腔腹腔镜

安元松 朱丽英 潘晓丹 唐旭珍 刘丽妹 张之江

(连州市人民医院,广东连州513400)

子宫肌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尚未发现完全根治子宫肌瘤的药物,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是行手术治疗,而腹腔镜微创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现已逐渐取代了传统式开腹手术治疗,成为妇科手术中的首选方式[2]。在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借助旋切器清除病灶,但在手术实际操作中出现较大的包块附件,增加取出难度,同时腹腔内的组织碎块会导致腹腔污染及残留,因此患者在术后易发生并发症。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新改良充气密闭式取物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普通妇科手术住院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0例,改良组年龄 39~53岁,平均年龄(42.5±8.3)岁,超声下肌瘤直径 3.6~7.5cm,平均直径(4.8±1.6)cm,其中单发19例,多发11例;对照组年龄38~57岁,平均年龄(48.6±6.7)岁,超声下肌瘤直径 3.4~7.9cm,平均直径(4.6±1.8)cm,其中单发16例,多发1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根据超声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子宫肌瘤患者;②行诊刮病理检查,均无内膜恶变,且无腹腔手术禁忌证;③患者及患者家属已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专家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障碍者;③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

1.3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检查,且术前禁食8h,均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改良组:术前用8号手套用丝线在袖套周围缝合1周,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上各缝合一针牵引线,将整个手套经穿刺孔放入腹腔,将剔除之肌瘤放入手套内后,扎紧袖套1周的缝合线,然后依次从腹壁4个穿刺孔钳夹手指上的牵引线依次拉出手套手指,在脐部充气,经各个指套放入戳卡,再造一个新的密闭空间,应用旋切器将肌瘤旋切取出,将脐部切口以及左下腹切口对应的两戳卡取下,同时将已取出戳卡的两指端用手术线扎紧、封口,最后从右下腹切口将取物袋取出,结束手术。对照组以常规的手术流程,旋切器直接旋切肌瘤取出,弯分离钳钳夹残留于腹腔的瘤体碎屑,结束手术。

1.4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肌瘤取出时间;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取肌瘤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x±s)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3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n(%)]

2.3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随访发现,改良组仅有1例月经异常,无肌瘤再发、盆腔占位等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月经异常、2例盆腔占位、1例肌瘤再发。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3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3 讨论

组织旋切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等将盆腔组织取出体外的重要的手术步骤之一[3],将切除的子宫体或肌瘤组织通过旋切器粉碎成细小的块状物取出体外时,该过程中可能有肿瘤细胞或瘤体组织脱落于腹腔中造成腹腔污染,若有恶性肿瘤播散导致医源性的恶性肿瘤分期或寄生性子宫肌瘤发生的可能。有文献报道在子宫肌瘤粉碎术后出现过寄生性肌瘤,在手术过程中会增加肌瘤细胞的扩散[4-5]。因此,如何减少组织碎片式细胞脱落于盆腔,研究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是腹腔镜手术医生的关注点。

由于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恢复且美观,受到患者的青睐,成为医生在妇科手术首选方式,但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遇到体积较大的标本,如何安全完整地取出标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但在腹腔镜下的取出标本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标本破裂,如卵巢畸胎瘤破裂囊液溢出导致化学性腹膜炎及腹腔肉芽肿形成[6-8],若从穿刺处直接通过旋切器或者直接将标本取出会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增加腹腔及创面的感染,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采用密封式装置取出完整标本,可降低在手术中残留率及缩短手术时间[9-11]。

本研究采用新改良密闭式取物袋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改良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取出肌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新改良密闭式取物袋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取瘤难度。改良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未造成患者术后不适,新改良密闭式取物袋能完整取出肌瘤的同时降低腹腔感染的机率。根据随访记录发现,改良组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新改良密闭式取物袋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疗效。

综上所述,新改良充气密闭式取物袋在腹腔镜手术中可有效避免肿瘤组织取出时因旋切造成的盆腔肿瘤种植或外溢于腹腔,降低腹腔及切口污染机会,且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在医疗行业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瘤腹腔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