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观察

2020-04-24 10:22陈文玉
淮海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围术宫颈复发率

陈文玉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种癌前病变,且其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1]。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CIN有利于阻断其病情进展过程,使患者恢复健康。CIN Ⅱ级和Ⅲ级是公认的宫颈癌前病变,治疗CIN Ⅲ级目前主要采用的手术方法有宫颈锥切术和子宫全切术[2]。宫颈锥切术由于创伤小、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在CIN患者中应用率较高。冷刀宫颈锥切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术式,该术式手术范围较大,对病灶组织的切除比较充分,切除的病灶组织比较完整,可提供明确的诊断[3]。而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操作简便、出血少,也是治疗CIN的有效手段[4]。但目前对于2种术式的疗效优劣、病灶残留、术后复发等问题,仍存在较多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4例CIN患者临床资料,以探究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的效果,及治疗CIN的理想术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CI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年龄27~54(32.66±10.96)岁,CIN分级:Ⅱ级24例、Ⅲ级16例,绝经患者2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25例。对照组:年龄25~56(32.11±11.79)岁,CIN分级:Ⅱ级28例、Ⅲ级16例,绝经患者2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28例。纳入标准:均经病理活检确诊CIN者;年龄>18岁者;CIN Ⅱ级~Ⅲ级者;术前未接受放化疗者;患者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审核通过。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妇科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急性炎症者;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利普刀宫颈锥切术:于患者经期后3~7d进行手术,行局部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使用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宫颈钳钳夹宫颈,以1%碘染色标记病变范围;利普刀功率30~40 W,于碘不着色区外3~5 mm处进行环切,深度5~10 mm,斜向宫颈内口锥形切除宫颈锥高15~25 mm,边切除病灶边进行创面电凝止血,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患者均行全麻,取膀胱截石位,病变组织切除后切口缝扎,碘染纱布填塞压迫止血。

1.3 评估方法 手术疗效分为治愈(术后6个月内无CIN病变存在)、病变残留(术后6个月内发现细胞学异常,且组织学证实存在CIN病变)和复发(术后6个月内细胞学检查阴性,6个月后组织学证实存在CIN病变)3种[5]。术前、术后3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ELISA)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手术疗效,评估2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评估术前、术后3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L-6、IL-1β),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治愈率、病变残留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围手术期状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围手术期状况比较

2.3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术后3 d,2组患者IL-6、IL-1β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血、感染、宫颈粘连、痛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CIN是癌前病变过程,宫颈锥切术要彻底切除病变范围,抑制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进而阻止CIN发展成宫颈癌。有学者的研究显示,利普刀治疗效果与冷刀宫颈锥切术相当,但利普刀术式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CIN治疗应首选利普刀[6]。但也研究指出,利普刀术式尽管创伤小,但环形锥切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切除范围,如宫颈周围有严重的感染、粘膜增生或萎缩,将增加切除难度,术后病灶残留和切缘阳性率增加[7]。宫颈锥切术疗效主要观察病变的残留和复发,而术后病变残留及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切缘阳性[8]。因此,利普刀是否存在由于切除范围不足,而造成复发率高的问题目前尚不能确定,故本研究探讨利普刀术式的治疗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愈率稍低,复发率稍高,两组病变残留率相近,但2组治愈率、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利普刀宫颈锥切除术能达到与冷刀术式相近的疗效,并未明显增加患者6个月复发率。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围术期状况可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普刀术式创伤较小,能使患者获得更良好的围术期状况。利普刀是经由电极尖端产生3.8 MHz的高频电波,与身体接触后,由于组织本身阻抗,吸收此高频电波而瞬间产生高热,达到将病变组织切除的目的[9]。由于利普刀切除迅速,同时能实现电凝止血,因此患者手术出血明显降低,且创伤较小。利普刀术式不要求患者全麻,本研究中均对CIN患者进行局麻,对机体影响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进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大大减少,缩短患者治疗进程。对比两组围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也可发现,观察组术后IL-6、IL-1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示观察组CIN患者的手术组织损伤小、创伤恢复情况更佳。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未发现出血及感染的病例,同时宫颈粘连、痛经发生率也略低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仍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能达到与冷刀术式相近的疗效,且能使患者围术期状况更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但在临床实际中,不同术式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术后复发病例。周丹丹等[10]学者的研究显示,术后2年内,利普刀术后复发率在5%~15%。因此,术后定期随访仍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高级别CIN患者。

综上所述,利普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效果良好,较冷刀术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状况和恢复情况。

猜你喜欢
围术宫颈复发率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