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补土针灸辅助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上肢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4-24 10:22张利娜
淮海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扶正上肢针灸

张利娜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突发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且大多数患者会经历肢体障碍这一后遗症,其中尤以肩手综合征多见[1]。有研究报道[2],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率高达70%,主要表现症状为疼痛、水肿、功能受限等,对患者生活有较大负面影响。对SHSAS的病理机制研究尚未完善,目前观点以患者肩-手泵机制、神经炎性反应、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功能紊乱等为主[3]。西医对于SHSAS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为主。针灸是中医传统的康复手段,有舒筋活脉、调理气血等作用,可促进人体障碍肢体功能恢复[4]。本资料旨在探究扶正补土针灸辅助康复治疗对SHSAS患者肩部疼痛、上肢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SHSAS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诊断符合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5]者。中医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6],患者主症为半身不遂、意识昏沉、口角歪斜、吐字不清。患者次症为头晕头痛、饮水发呛、共济失调,患者具备2个主症或1个主症及2个次症便可确诊。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成年且年龄≤80岁者;(3)首次发病者;(4)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1)晕针者;(2)再次发病,处于急性昏迷期者;(3)存在其他影响肢体功能的疾病者;(4)伴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5)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6)合并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对症处理及康复训练(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强度和时长以患者耐受为宜。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扶正补土针灸,具体措施如下:(1)选穴。针刺选穴主要有曲池穴、肩髃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赵氏雷火灸选穴主要为气海穴、关元穴、脾俞穴、肝俞穴、肾俞穴。(2)操作方法。针刺方法:患者取侧卧位,皮肤常规消毒,治疗人员使用0.30 mm×40 mm毫针(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针刺选中穴位,垂直进针,再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出现所刺穴位酸胀为佳,留针30 min,配合导气法,嘱患者行鼻腔深呼吸至出针,出针后治疗人员使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使其自然封闭,1次/天。赵氏雷火灸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开启灸盒,取2~3 cm雷火灸灸条,点燃灸条后使用大头针将其固定,在将灸盒竖立置于气海穴、关元穴,使用毛巾或其他物品固定灸盒,火焰燃烧至盒口时取出大头针,推出灸条,再次固定继续使用,持续至患者皮肤潮红,以患者感觉温热为佳,每次持续30 min。脾俞穴、肝俞穴、肾俞穴灸法如前,1次/天。上述治疗均持续3个月,治疗过程中持续随访患者。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5 评估标准 (1)肩部疼痛: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VAS分值为0~10分,此方法得分越高,表示患疼痛感越强烈。(2)上肢功能: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8]进行评估,此量表得分为0~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上肢功能越好。(3)心理状况: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9]进行评估,STAI分为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和特质焦虑分量表(T-AI)2部分,共40个条目。S-AI为第1部分,包含1~20项,评分标准为:1分(完全没有)~4分(非常明显),其中有10项为反向计分。T-AI为第2部分,包含21~40项,评分标准为:1分(几乎没有)~4分(几乎总是如此),其中10项为反向计分。本量表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严重。

1.6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肩部疼痛(VAS)、上肢功能(FMA)、心理状况(STAI)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在不良反应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FMA评分比较 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FMA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STAI得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S-AI评分及T-AI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SHSAS康复过程较为漫长,但经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10]。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患者因康复过程过长,导致依从性下降,进而康复效果不甚理想。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高端康复仪器逐渐运用至康复训练中,但由于存在成本较高、操作困难等缺陷,临床应用效果亦不明显。SHSAS在中医认为属于“中风”、“筋病”、“痹症”范畴,据《金匮要略》有载:“夫中风……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又有《针灸甲乙经》记载“偏枯,腕臂发痛,时屈不能伸”。脾脏乃后天之本,属土行,为气血化生之源,气血不足,则筋肉失养,继发疼痛、活动受损等症状。中医认为,SHSAS病机在于患者脏腑阴阳失调、经络阻滞、肾气不足、脾阳有缺。针灸是我国传统康复治疗措施,“扶正补土针灸”是我国陈捷学者独创的针灸疗法,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疗效显著。

本资料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肩部疼痛程度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更大,说明扶正补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内关穴属心经,针刺之可镇静安神起调神止痛之功;针刺通过刺激局部肌肉及组织,释放神经递质,阻断患者机体痛感的传导[11]。此前有研究证实[12],针灸能显著减轻SHSAS患者的疼痛,与本资料结果一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13],反复针刺可兴奋患者大脑中枢神经,促进机体反射弧建立受损部位与对应大脑部位的联系,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另外,本资料对于患者上肢功能的研究结果显示,扶正补土针灸对SHSAS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能原因在于:针灸选择的穴位中,曲池穴、肩髃穴、合谷穴三穴经刺激,起舒经通络、调气血、养上肢经脉之效;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委中穴三穴则起滋养阴经、通阳柔筋、健脾益胃、疏通下肢经络之功;赵氏雷火灸所用诸穴,灸之有补元益气、调气养血、健脾强肾、平衡脏腑、振奋阳气之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此结果与程伟等[14]学者研究一致。

另外,本资料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说明扶正补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有利于SHSAS患者心理恢复。可能与扶正补土针灸对患者肢体恢复效果更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有关。此前有研究证实[15],患者心理状况与病变肢体情况有一定联系。另一方面,本资料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示扶正补土针灸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扶正补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SHSAS患者肩部疼痛控制程度、上肢功能恢复及心理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单纯进行康复治疗,值得推介。

猜你喜欢
扶正上肢针灸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画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