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痰祛瘀法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0-04-24 10:22张瑞超
淮海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炎性

张瑞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特征在于气流受限却呈现不可逆转表现,临床表现为咳痰、气短等[1]。伴随疾病的发展,可导致患者肺功能呈持续性减退,其中呼吸衰竭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针对该类患者多采取无创通气治疗,无需建立人功气道,操作简单快捷,但仍存在诸多弊端,如无法解决痰液引流、误吸等,故受一定限制。相关资料显示,AECOPD发病原因多与肺阴亏损有关,进而累及机体多个脏器受损,痰浊、血瘀及水饮等多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疾病,故需以温补肾阳、利湿化痰及活血化瘀为主,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2]。为此,本资料针对53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温阳化瘀祛痰法治疗,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49~70(63.55±4.21)岁;急性加重时间2.5~6(3.68±0.43)d。观察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52~72(64.74±4.40)岁;急性加重时间3~6(3.79±0.52)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3]中对AECOPD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4]中对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对肺肾阳虚证的诊断标准;治疗前2周内均未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消化道出血及严重心、肺、肾等脏器疾病者;伴有肌肉神经疾病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严重意识障碍者、沟通困难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西药常规治疗,如扩张血管、强心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对照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用呼吸机(RWSMD VPAP Ⅲ ST-A型)通过口鼻面罩机械进行通气,先将通气模式设置为ST模式,氧气流控制为5~8 L/min,呼吸频率保持在12~20次/分钟,并调整呼吸正压。在正压通气期间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气压值,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每天2~4 h通气时间,每天2次,若患者病情严重,可实行24 h通气,在治疗期间需指导患者多次饮水,并给予翻身叩背,可使痰液顺利排出。观察组:应用温阳化痰祛瘀法治疗,其中药配方由:紫英石30 g、白芍18 g、丹参18 g、钟乳石18 g、杏仁10 g、蜜紫菀10 g、款冬花10 g、五灵脂10 g、人参6 g、五味子6 g、降香6 g,以温水煎服,1剂/天,分别于早晚2次服用。2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选用丹麦雷度米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ABL80型号血气分析仪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及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进行记录。(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患者空腹静脉处采血10 mL,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其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pH、PaCO2、Pa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pH及PaO2较对照组高,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2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IL-10、IL-18、TNF-α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IL-10高于对照组,IL-18及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呼吸衰竭导致AECOPD患者住院致死率可达10%左右,已逐渐成为导致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6]。呼吸衰竭是因多种因素诱发肺通气或换气发生障碍,多以气流不可逆转为主要特征,促使患者产生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机体生理功能或代谢絮乱等综合症。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众多,但临床效果均未达到理想化,需进一步研究以缓解该类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其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属于“喘证”、“肺胀”、“喘脱”等范畴,故需以温补肾阳、活血化瘀、利湿化瘀为主进行治疗[7]。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pH及PaO2、IL-10较对照组高,PaCO2、IL-18及TNF-α较对照组低,由此证实,针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温阳化痰祛瘀法,可有效提高其肺功能恢复,改善炎性反应,促进其尽快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温阳化痰祛瘀法中药方中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及补肾宁心的功效,人参具有益气固脱及健脾益肺的功效,两者药物共奏可起到肺肾双补及养阴固脱的效果,可为君药;紫菀、款冬花及行人具有润肺化痰、降气止咳的效果,三者共奏可起到化痰肃肺的效果,可为臣药;紫英石及钟乳石具有降逆气及温肺的效果,两者共奏起到重镇纳气,可为佐药;桂枝助阳化气;降香活血化瘀;白芍止痛止汗;丹参及五灵脂可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上述药物可为使药。诸药共奏标本兼治,可起到利湿化痰、温补肾阳及活血化瘀的效果。另在现代药理中,五味子及紫菀具有镇咳、祛痰及平喘的效果;人参可提高缺氧能力及改善膈肌收缩能力;款冬花及降香具有抗炎、祛痰及镇咳的效果;杏仁及丹参起到抗血栓、抗凝的效果;紫石英对神经应激能力起到抑制效果,具有镇静、解痉挛的效果;白芍可起到免疫调节的效果。故温阳化痰祛瘀法最大作用在于抗炎、祛痰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8]。

综上所述,针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温阳化痰祛瘀法,可有效提高其肺功能恢复,改善炎性反应,促进其尽快恢复。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