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

2020-04-25 20:00贺少中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化自信阅读教学

贺少中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能够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让语文教师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围绕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这一问题,进行积极探索,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洗礼,无数的经典在口耳相传中流传至今,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经久不衰,其作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应该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文化自信。中职学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在语文阅读视野中相对狭窄,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获取文化自信的主要渠道,教师应该深入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融合,从而帮助中职学生提高文化自信。

一、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文化底蕴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阅读教材内的文章内容,还要适当地引入国学经典文章,让学生进行诵读,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作品中文化典故,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底蕴。教师在挑选国学经典时,在内容上选择一些情感比较浓郁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形式上,引导学生以声情并茂的状态去诵读,挑选一些韵律感十足的国学经典文章。

例如,教师在教学《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时,先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并总结其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当所有的内容都讲授完毕之后,教师再引入《论语·发愤进取》的内容,对孔子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展示“发奋进取”这部分的内容,并为其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明确具体表达的内容,再让学生进行诵读。最终两个主题相似的文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愤求进的含义,能够对中职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底蕴。

二、渗透传统文化,深化学生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是渗透文化自信的最好方式,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其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教师可以将其进行挖掘与讲解,直接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华的优秀文化,深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在含有传统节日、古诗词、文言文等内容中,教师便可以直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写作历史背景,洞察当时的社会现状与人生百态,从而让学生的文化意识逐渐身后。

例如,教师在教学《劝学》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全文翻译,然后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提炼出其所蕴含的哲理。有的学生说:“整个文章是引导我们要好好学习。”还有的学生说:“文章内容要求我们学会尊师重道。”此时教师便是赞许,并对“尊师重道”进行详细地解读,让学生了解尊师重道不仅在古代被推崇,在现代也一样始终被提倡,应该进行发扬。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中让学生观察古人的用词用典,使学生了解古人创作的技巧,并体会古人的用詞精巧之处,从而引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叹,并在心目中建立文化自信。

三、联系价值观念,增强学生文化观念

文化自信作为一个现代词汇,与传统文化有些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内容时,可以将传统文化、美德、思想进行现代化解读,联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增强现代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教师如何联系价值观念?首先要立足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关注价值观。其次要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文化自信,并理解为什么会产生文化自信,最终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观念,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爱情诗·致橡树》时,先为学生介绍本首诗的文学地位,其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新时期文化的发轫之作。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这首诗的经典朗读,并让学生进行跟读,了解这首诗的大意。然后与学生一同分析这首诗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呼唤自由与平等,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此时教师便可以借着这首诗,让学生联系现代爱情观念,并让学生举出一些错误的爱情观,如有的人因为分手而导致抑郁、有的人因为爱情被骗取钱财等,然后大家进行分析错误的原因何在?既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也能够让中职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中西对比阅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国家提倡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但是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穿着打扮上的攀比,到心理倾向,部分学生会产生“崇洋媚外”的想法。比如穿衣用品要求是进口,文章阅读要求是国外著作等。但是国内的文化与产品十分丰富,学生应该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对本民族文化有信心,才能够产生文化自信,才能够让中国在世界之林屹立不倒。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中西对比阅读,让学生对比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秀,并产生文化自信。

例如,教师在教学《项链》和《荷花淀》时,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中国的孙犁。此时教师可以文章的用词用句、所阐述的主题、文章结构等多个方向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们表述一下:“你觉得哪一个文章更好?为什么?”此时大部分学生说:“各有各的好,一些故事性更强,一个用词用句非常准确”。由此便可以说明,两个文章各有千秋,并不存在“国外一定比国内好”的现象。紧接着教师便与学生一同讨论“国内外文化的不同”,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同时也能够带给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向上,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减轻负担,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以上是笔者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彭程熙.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J].职业,2020(22):96-97.

[2]赵树清.构建文化自信,重塑灵魂——国学经典走进中职语文课堂[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249.

(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文化自信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