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020-04-25 22:49张吉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小学体育培养

张吉勇

【摘  要】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具体策略展开深入研究。希望本文的浅见能为广大同仁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习惯;身心健康;培养

1.培养小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孩子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加之一些家长对小学生的过分溺爱,生怕体育运动会对孩子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当前的小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不完善的情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虽然家长和教师都意识到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在付诸实践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网络课程的影响下,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对小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对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改善负面情绪和提升身体素质方面均具有正向的影响。

1.2有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

小学生正处于天性贪玩的阶段,很多东西都处于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体育运动习惯也是如此,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锻炼习惯时,意味着他具备了一定的优良品质。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都对竞技性有要求,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感受团队力量的强大。通过团队协作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荣誉感和成就感,提升锻炼信心。实际上,体育锻炼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通过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并将这种体育精神发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形成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力量。

1.3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增强体质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体育教学的目标[1]。实现强身健体的途径很多,不只能从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中实现,但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并熟练应用之后,却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在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中,学生也能从中学习到诸多的运动项目技术,因此,要真正实现强身健体,体育教师应先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始,通过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只有对体育学习产生了兴趣,形成了正确的运动理念,才能让体育运动不再是痛苦的坚持,养成每天运动、随时随地运动的习惯,最终将体育运动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坚持一辈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2]。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质会增强,兴趣会提高,运动习惯也由此养成,使学生的体育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2.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具体策略

2.1从思想上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在过于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学科的受重视程度很低,学生、家长和教师尚未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对体育课程的参与热情不高,甚至很多体育课被取消,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的培养,明确其在学生身心发育方面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摆正体育锻炼的位置,端正态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热情。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开动员大会,先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播放奥运会中夺冠的资料,让学生在观看中对体育健儿产生钦佩之情,在激发爱国情绪的同时产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开展拔河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产生集体荣誉感,在浓厚的体育氛围中,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比赛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做类似的活动。经过几次类似的比赛,学生们就知道时常运动的好处,从被动运动变成主動参与,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2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

小学生天性好玩,对新事物满心好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可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制定与学生身心需求相一致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将体育兴趣转化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如,在跑步训练中,笔者曾组织学生们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提升了体育素质。此外,要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可借助多种教学器材的方式对课堂进行二次编制,还是以“老鹰捉小鸡游戏”为例,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扮演的“老鹰”和“小鸡”的不同角色进行服装饰品的搭配,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到角色中,增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美好体验。在这种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更主要的是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为日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2.3利用个性化指导科学锻炼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体育运动细胞不同,因此,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应遵从个性化发展的新课改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具体包括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项目安排等[3]。通常情况下,晨跑多在早上进行,下午则可安排打球活动,傍晚适合田径运动,具体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锻炼计划和安排,确保正确、适度运动,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特长,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就感。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师只有正视良好运动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因材施教进行多样化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建库.谈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考试周刊,2020(25):114-115.

[2]钟挥云,刘治国.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J].青少年体育,2015(06):132-133.

[3]刘建勇.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4,(1):7-7.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房寺中心校)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小学体育培养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